大学毕业后,杨子琦的人生忽然换了个方向,和同学们选择进公司、考研、考公不同,杨子琦离开城市,进了村里,成了一名乡村振兴协理员。
仅北京市门头沟区,和杨子琦一起受聘成为“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就有40多位应届毕业生。他们走出校园,踏入乡村和田野,进入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从最基础的村务开始,了解村庄、熟悉村民,接触乡村振兴中的所有工作,从事着最烦琐的事务,也思考和设计着村庄未来的模样。
门头沟区乡村振兴协理员杨子琦。受访者供图
大学毕业后他们回到了乡村
2020年7月,杨子琦大学毕业,原本准备考研的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乡村振兴协理员的招聘消息,他想试试,当成一次社会实践,或者一段难忘的经历。
同年毕业的吕佳瑞,也抱着类似的想法。她出生于门头沟深山中,小时候全家搬出大山,毕业后,却又回到了乡村。
“这是一份离家近的职业。”吕佳瑞的家在三家店村,每天早晨,开几公里的山间公路,就到了工作的龙泉务村。杨子琦上班也不太远,他住在门头沟城区,到工作的色树坟村,不过20公里左右,大部分都是畅通无阻的山间公路。
吕佳瑞。受访者供图
正式上岗前,除了招聘过程中的笔试、面试外,他们还要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他们熟悉日常工作流程。乡村工作并不仅仅在村里,还包括建设、发展、规划等,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杨子琦介绍,“我们轮流分到区里、镇里的各部门实习,了解工作流程。比如村里有一段墙要修,需要动用公益资金,我们必须了解怎么写项目议题,向谁申请,需要谁批准等。”
乡村工作的复杂性,是许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想到的,尽管在村里长大,但在村里生活,和干乡村工作是完全不同的经历。“在村里生活的时候,就是日常的社交,甚至因为要外出上学,普通社交也不多,更没有接触过乡村工作。”吕佳瑞告诉记者,对他们来说,回到乡村,其实是一段全新的经历。
从琐碎的工作开始 重新认识乡村
早晨8点,杨子琦就到了色树坟村委会,打开电脑,一天的工作蜂拥而来,汇总数据、绘制表格、汇集信息、整理报表……
在入职之初,大部分乡村协理员都要承担大量电脑上的工作,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乡村工作需要借助电脑,但年纪普遍较大的村干部,并不擅长用电脑。从小就伴随电脑长大的大学生们,显然更加适合。
杨子琦并不觉得这些工作和想象中的乡村振兴不同,但他也发现,乡村的工作,确实非常琐碎,“小时候也住在村里,知道村里的事情,大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但真正干起来,还是轻视了这份工作的复杂和烦琐。”
村庄,是局外人眼里的诗和远方,但对于真正进入村庄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首先要从无数细碎烦琐的工作中,一点点去了解真正的乡村,了解村里人的交流方式以及工作模式。“在公司里,一件事情制定好规则,往下执行就可以了。但在村里,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真正把工作做下去。”吕佳瑞说,工作之前的她,性格内敛,并不太擅长和人沟通,但在村里,这是必备的技能,“和村里人交流,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才能让工作落地。”
大学生进入村庄 带村民网上直播
乡村振兴协理员们进入乡村,不仅拓宽了自身的就业空间,也在一点点改变着乡村。
龙泉务是一个大村,全村1800多人,也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香杏园。龙泉务的香杏园有500多亩,是村里的龙头产业。近两年来,门头沟区人力社保局带领包括吕佳瑞在内的村内骨干,学习直播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使用方法,培训制作直播脚本、撰写短文、拍摄微视频,帮助乡村振兴协理员们接轨网络新媒体,探索直播带货新路径。“我是村里长大的,也希望村里的人们,可以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赶上发展的潮流。”吕佳瑞说。
协助村干部的日常工作,是“乡村振兴协理员”们的主要工作之一,这看起来像是“村长助理”,但事实上,这远不是他们的全部任务。
2020年10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乡村振兴协理员职责为:协助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智力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引导高校毕业生报考乡村振兴协理员,一方面是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强化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村基层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乡村振兴做贡献。”门头沟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民宿到民俗 如何变成发展资源
据门头沟区人力社保局的数据显示,到目前,该区共有81名大学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人社部门每年会对乡村振兴协理员进行培训,而进入乡村的大学生们,也在不断适应着新的工作和生活。“现在基本上可以融入乡村的风土人情中,了解支农工作的技巧和要领了。”杨子琦说。
从陌生到熟悉,年轻的乡村振兴协理员们,也在思考村庄的未来。杨子琦告诉记者,色树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狭长村庄,空间不足、产业不多,限制了村庄的发展。但同样的,这里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身后山高林密,面前河水长流,村里还有很多闲置的民居。“这些年门头沟区一直在推动‘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的发展,色树坟村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资源。”他说。
吕佳瑞更多思考的,是怎样把村里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变成发展的资源,“我大学的专业和会展、设计等有关,所以也更多关注这方面的资源。”这一年多来,逐渐熟悉村庄工作的吕佳瑞,也设计了不少小型的民俗活动。她想着,如果有更多的民俗活动,不仅能把乡村的传统文化展示给更多人看,也能让村里变得更热闹,让村庄发展得更快。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