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曾翔的大名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因为他的字写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而是因为他的胆大妄为、恶搞书法行径。当代书坛说白了就是个名利场,是名利场就得制造话题,消停了一段时间的曾翔,又推出惊人之作。这次不是书法了,而是书法的姊妹艺术中国画,同样是惊世骇俗。
曾翔教授
这展示的几幅所谓的意象绘画大同小异,都是在画面中画了些毫无意义的线条,墨色稍微加了点儿浓淡、枯湿变化,也谈不上传统中国画讲究的墨分五色。只有线条和简单的墨色变化,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就这样的作品虽然使用了毛笔、宣纸和墨汁,但不属于中国画,充其量只能算是抽象画或者涂鸦。
曾翔画作
不是能写毛笔字就可以画画,当然在传统书画圈是这样,写到一定程度,功夫到了很容易就能转到中国画上。自古以来,在传统书画界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既然书法和国画是同一个源头,那么在源头用功夫实际上练字的同时也是在练画,反过来也一样,练画的时候也是在练字,两者在根本之处是相通的。
曾翔画作
由于两者都通过中国独有的毛笔来完成作品,因此书法和中国画都以用笔为基础,唐代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段画极其简练地论述了中国画最基本的:象物、形状、气韵,这些东西都来自于用笔,这个用笔就是中国画和书法共通的东西,在这方面下功夫自然而然可以触类旁通,知书而善画,能画而善书。
张彦远语
这是传统书法和中国画之间有这样的内在联系,但是当代书法早已被一些主张西洋美术化的泰斗、名家给割裂了。他们只注重古人所说的形,因此才有了与西洋美术接轨的形式创新,至于用笔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无论是主张象西洋抽象画一样“形式即内容”的沈鹏也好;还是主张“书法已经脱离了实用”,潜台词是可以不写汉字的王镛也好,包括公开质疑中书协查错字的曾翔,都把毛笔用成了拖把,在纸上横涂竖抹。
曾翔画作
更有甚者,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的王镛先生,自信心十足地宣称:毛笔要用到笔根,才能有更丰富的表现效果。并表示他这是受到李可染先生画中国画的启发。如果李可染先生写书法也是这样用笔,根本就写不出骨力十足、韵味无穷的字来。恐怕这位齐白石的得意弟子,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会被自己的学生碰瓷。当然学生不同于徒弟,再怎么说也无损于李可染先生的成就。
曾翔画作
如果用笔真象创新书法家所说的这么简单,张旭用不着见担夫争道才悟了笔法,怀素也用不着夜闻嘉陵江水声悟笔法了,都去看拖地打扫卫生就行了。论这方面,清洁工最有发言权,一天到晚用拖把,一用几十年,技法早已烂熟于心。有这么方便的取法对象,用不着到处去求。古人强调用笔千古不易,早就应该发明这些横涂竖抹的笔法了,不用等着几千年后,让这些创新书法家去发明。
曾翔表演书法
笔法的根本性颠覆,一方面导致书法向绘画靠拢,尤其与西洋的抽象画接上轨了。另一方面,也割裂了书法同中国画的天然联系,看似形式趋同了,实际的精神、韵味却背道而驰。即使到了较高层次,也无法做到两者自由切换了,不会再出现书画俱佳的大家。曾翔的这些所谓的意想绘画,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在书法上名声很大,但是并不能像历史上金农、吴昌硕等一些大书法家一样,在书法和中国画之间自由切换。
曾翔表演书法
作为一位书法名人,曾翔又开始画中国画,可能他自己觉得有书法基础,再画画如探囊取物。实际上,对传统书法家来说是这样,而像曾翔这样的创新书法家,由于受西洋美术思想影响太重了,要想画中国画和从头儿开始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作品既没有中国画的形式也毫无美感。
您认为曾翔的画有美感吗?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阐明丑书根源,抨击书画乱象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