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要打好“组合拳”

0
分享至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习总书记对立德教育的重要论述,既给立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又强调了立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以抓好中小学生立德教育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祖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一、面对现实,正视问题,用勾拳梳理当前中小学生在立德教育的短板缺陷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兴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长都认识到,立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学前班抓起,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当前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不尽人意,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陷,具体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日常生活中。

一是娇生惯养。2016年以前国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基本国策,无可厚非。但因其政策的独特性,而诱发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只准生一个孩子,因父母生育少,使孩子变得娇贵,因而出现了一种“溺爱”的社会风气,即独生子女不仅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且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使之成为“公主”和“小皇帝”,生活在养尊处优的溺爱环境中,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思想。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独生子女都有一种要强的个性,在家里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在幼儿园、学校和社会上喜欢逞强好胜,有时为了一个玩具、一包零食和小朋友争、与伙伴抢,还有耍横撒泼,蛮不讲理,大闹“天宫”,即使这样,父母和长辈也舍不得体罚孩子,使一些孩子养成了娇生惯养和唯我独尊的性格,造成独生子女的品德修养与人们的期待有较大落差。

二是礼节缺失。礼节礼貌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当今的孩子由于教育不到位,不懂得礼节礼貌。主要表现在,有时对长辈不够尊重,对邻居不爱喊叫,遇见亲朋好友不爱打招呼。特别是对残疾人、乡下人、弱势群体缺少尊重不够礼貌,甚至还有反感失礼行为。还有的孩子对别人的关爱不会感恩,视为理所当然。还有的独生子女遇到棘手大事和难事不会处理,也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更不会交流沟通,而是抱怨发脾气说脏话甚至动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今年6月发生在唐山市烧烤店的打人事件,就是德育缺失的一个缩影,这给我们如何培养祖国下一代敲响了警钟,带来了反思。

三是沉迷游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学生沉迷于手机中的虚拟世界,不愿上学,不愿做功课,一心扑在手机上,寸步不离, 甚至走在路上、坐在家里也玩个不停。还有的孩子晚上不睡觉,抱着手机玩到凌晨, 不听父母劝告,我行我素,造成睡眠不足, 精神恍惚,影响学习和生活。还有些孩子因长时间玩手机, 深陷网络游戏之中,导致情绪发生变化, 当被别人打断玩游戏时,会失去理智,不由自主地吼叫发脾气。还有的孩子由于受网络暴力影响,产生一定的暴力倾向,对不顺从的同学或小伙伴施以拳脚,更有甚者,对同学伙伴进行敲诈勒索。网络游戏的诱惑,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产生严重的“网瘾” ,而且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

四是心态失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中的不良风气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行为偏差。有的因受社会拜金主义风气影响,一些中小学生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经常在衣食住行上比好坏,在家庭上比富有,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严重的自私和嫉妒心理,稍有不慎,有的孩子就会抱怨父母,责怪亲人,沉浸在无趣的怨恨之中。还有的孩子在学校成绩跟不上,受到老师批评,不能正确对待,而是厌学躲避,在外寻找刺激,沾染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经受不住人生挫折考验,因考试受挫或犯了错误以及受到伤害,不去反思自己,寻找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钻牛角尖、走死胡同,逃避现实,破罐子破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伤痛。

二、查找原因,剖析根源,用直拳直面当前中小学生立德教育的误区诱因

中小学时期是孩子思想品德的启蒙阶段和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人生中思想最为纯洁的阶段。而因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当下的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对这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要从“立德树人”这个高度来认识它、正视它,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诱因,而后再对症下药,综合治理,解决问题,还孩子一个洁净的成长环境。当前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方相互依赖是德育缺陷的核心。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不能只依靠家长,又不能只托付给学校老师,而是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当下大多数家长都忙于工作,只管孩子吃穿和健康,把立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全部托付给学校和老师。还有些家长则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而有些老师则存在错误地认为老师的职责是教书,以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育人的责任应该由家长承担。而有些学校也错误地认为,学校的本质是搞好应试教育,因此,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管理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上,而弱化了立德教育,使立德教育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由于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依赖,相互推脱,使孩子的立德教育形成“真空”,造成了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道德素质低的问题。

二是网络误导是德育缺陷的“雷区”。当今是信息网络多元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网络既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又给正在发育成长的中小学生带来了思想冲击,给他们人生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有些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误导了孩子,给他们灌输走捷径、图享受的错误思想,把青少年引入歧途。当下校园盛行的“奶头乐”,已成为一些青少年的追求和向往。“奶头乐”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只要有奶喝,就会变得十分满足。“奶头乐”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他们乐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追求安逸的生活状态,造成学习不积极,整天混日子,得过且过,甚至产生人生迷茫,出现逃课、辍学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错误思潮正在悄无声息地毒害着孩子的心灵。

三是多种错误倾向是德育缺陷的症结。首先是德育简单应酬的倾向,有些学校和老师过于注重书本教育,不注重品德主体的养成和拓展创新,使立德教育画地为牢,传统守旧,导致效果不佳。其次是德育在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倾向,有些学校和老师习惯自上而下地发号施令,忽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改进提高,结果是德育低效、道德冷漠等问题日益显现。再是德育评价上的主观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以主观片面认识代替客观事实,以一两件孩子的小错定结论,出现评价不准,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造成思想消极,甚至对立德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最后是一些学校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导致立德教育和学生品德修养的建立形成“两张皮”。

三、立足现实,多措并举,用组合拳打造未来中小学生立德教育的精神高地

德育的目的是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不容忽视,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好祖国下一代,我们责无旁贷。中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的启蒙和形成阶段,是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为此,我们要坚持“优先育德,德才兼备”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贯穿到各项课程中去,使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全新提升。

一是教育工作者要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我们应该懂得“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道理。为此,教育部早在2017年就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明确要求: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要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特点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把立德教育盘活,为中小学生的成长注入精神营养、提供道德规范,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中华民族的德育文明传承光大。

二是学校老师家长三方对立德教育要形成合力。中小学生的立德教育得不到重视是多方因素,不是家长、学校、教师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老师是教书育人的引路人,家长是养育孩子的启蒙人,三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缺一不可,只有三位一体,合力共进,才是解决“立德树人”的根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知道衡量孩子优秀与否不仅在于成绩,更在于孩子优良的品德。孩子的举止表现大多数都是模仿家长的,孩子德育表现与父母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引导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老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生的教育是职责所系,在抓好智德教育的同时,要不定期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促进老师家长共同发力,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校领导要懂得立德教育比学生成绩更重要,时刻用“有德才有才、无德是废才” 的忠告警醒自己,立足于促进学生道德基准的建立和养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确保孩子不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

三是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在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确立 “学生为本”、“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核心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及诚实守信的作风。为此,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把教书育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 得到拓展,让学生走进大千世界,融入社会,去亲历、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在开放的德育环境中产生免疫力,形成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去看望老人和弱势群体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接触,培养尊老爱幼意识和爱心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修养,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四是中小学生的德育要在爱国的大环境下培养。当下未成年的学生面临一些“成长之烦恼”,如何教育引导,教育工作者要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要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结合起来,为中小学生打造新的道德精神高地,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要借助“七一、八一、国庆等传统节庆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 等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不忘初心使命教育和历史教育。同时,还可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等教育活动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团队意识和荣誉意识” ,渐进塑造青少年人格和品德修养,为个人成长筑牢坚实的人生底座,使中小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一代新人,让未来的青春之花绽放在华夏大地。

(作者系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湛碧清。湛碧清,男,1963年10月出生,湖北孝感人。从教41年,现任教小学高段科学,曾在《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杂志2022年第50期发表文章《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接着在该刊物的第51期上发表文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编审:孔冠蔚
责编:陈 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龙纹传媒
龙纹传媒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46文章数 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