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8月11日晚,第17期企业史读书会在线上如期举行,阅读书目为彼得·德鲁克的代表作《公司的概念》。本期读书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另第18期读书会将于9月1日晚上19:30召开,阅读书目为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的《组织》,敬请关注!
本期读书会由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李玉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中山大学、大阪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学者、硕博士生及企业界人士参与其中。
在主讲环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程诚同学简要介绍了德鲁克的学术背景,并从成熟背景、主要内容、德鲁克与斯隆的争论、德鲁克作品学术史、德鲁克的思想根源与德鲁克对当代的影响六个方面进行论述。他认为《公司的概念》是德鲁克作品中的承上启下之作,在此之前,德鲁克主要从事社会与政治学研究,自在本书研究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德鲁克开始寻找理论的实践基础,开创了组织管理学的新领域。德鲁克在书中强调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管理是企业的器官,主张企业要实现所处社会的信仰与承诺,发挥社会功能,并指出分权制的自由企业制度是美国实现“一国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德鲁克与通用掌门人斯隆的最大争论点。此外,他还认为德鲁克的思想根源于他长期从事企业咨询的实践经验、个人的新教伦理、政治与社会学的学术积累、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对于德鲁克作品的现实价值,他认为管理学应该不再痴迷于话语体系,要回归现场,服务当代企业的实践。
在点评环节,大阪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梦园认为,《公司的概念》是对德鲁克前著《工业人的未来》中所涉及的理想社会之初步尝试,形成了社会制度性的企业观。这也是德鲁克此后管理与企业研究的框架,德鲁克在书中提到了新的中间阶级,这与之后的“知识劳动者”的提出一脉相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张静宜认为德鲁克与泰勒的研究值得深入比较。她从人、管理层以及理论侧重点三方面比较了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并分享了该书对自己研究企业史的启示。德鲁克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从实践中进行企业史研究,注意收集非官方资料与实地考察。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小培认为,德鲁克的前三部作品《经济人的末日》《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反映了德鲁克思想的演变过程,指出德鲁克的思想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同时德鲁克始终在思考组织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他无愧于管理哲学家这一身份。
在提问环节,北京大学武亚军老师、太原科技大学段志鹏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后曲冠青、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吴风妹与曹宁等分别对“当下管理学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技术型、工具型的管理方法?”和“德鲁克管理思想对日本经营史形成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总结环节,高超群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德鲁克自传类作品《旁观者》,该书是研究德鲁克的重要参考书,从这本书可以看到德鲁克对其交往人际关系的评价。
林立强老师指出,管理学的阅读要注意作者身份,可分为学术界、企业家与管理咨询界三种类型,其表达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德鲁克有较强的管理咨询色彩,总结了公司的实践经验,推出了不少实用理论,深得企业家群体的欢迎。但其所处的经验主义学派也有不足,如《管理理论丛林》作者孔茨所言,没有企业经验的人们就较难了解他们的学说。
兰日旭老师认为德鲁克的作品是一个成熟的研究报告,问题意识很强。其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使用了大量社会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的方法,把理论的背景交代清楚,遵循此理论的准则,与所研究的问题相结合,解决了史料与理论的两层皮的问题。读书目的在于读懂,要把握思想轨迹才能读懂。
李玉教授最后指出,德鲁克的作品是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背景。中国近代有实业救国、公司救国的想法,与德鲁克的定义相比,存在民族人与社会人、经济人的差异;还要注意关注企业办社会与社会办企业,中国近代公司发展的原动力是儒家文化还是资本主义,注意公司的理想与理想的公司之比较。
本次读书会历时三个半小时,现场气氛热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