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地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痕迹和社会变迁。从文化学角度看,它既有一个时代文化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彰显一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对一个地域的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蒙城是皖北文化的缩影,蒙城地名研究是蒙城地域形象重要识别元素。蒙城文明可上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地名类型大致分为十种。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为姓氏、地理、民间、宗教类命名,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以经济种类、政治新貌等命名。蒙城地名文化如实反映了蒙城的历史进程、区域经济、多教信仰、家族血亲等地域特色。
关键词:蒙城;皖北;文化内涵;多教信仰;区域经济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与社会文化有着不能割弃的关系。地名不仅是用语言符号组织的结构,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也反映了区域性的物理、心理、血缘、宗教等特征,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密切。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的地名,常是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所涉猎的对象。
蒙城位于皖北中南部,地处淮北平原。蒙城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是皖北文化的缩影,历史悠久。蒙城的地名忠实反映了蒙城地域的历史、经济、血亲、宗教等多重特色。
蒙城文明可上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夏氏族在淝河流域繁衍生息。
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据《太平寰宇记》卷12亳州蒙城县:“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唐因以名县。
蒙城地名之由来,向有二说。其一:商为北冢,“北”与“冢”上下合而为蒙焉。其二,古名漆园,为庄周故里,原旧城东北建有庄周祠、庄周梦蝶楼。《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北宋王安石《蒙城清燕堂》诗云:“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故名蒙城者,寓有怀念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开蒙教化之意也。
一、蒙城地名类型
蒙城县划分11区、1场、1镇分辖49个乡、2镇(乡级)、4个办事处,56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725个村民小组。由此可见,蒙城的区域划分较为精细,地名也相对繁多,现根据蒙城县、村、镇地名之来历,大略可分以下十类:
(一)因不同类型防御设施而得名
城,本指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墙垣,一般有两重,内称城,外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郭。”一般是政权机关设防之地。如:蒙城、坛城、红城。
堡,土筑的小城,现泛指军事上的防御建筑,在蒙城境内多为古代报警的烽台旧址。如:五里堡、十里堡。
寨,防卫所用的木栅,引申为军营。宋代设置在边区的军事行政单位,隶属州或县。系简易城堡,四周挖壕、筑墙,出入口设吊桥、寨门,昼开而夜闭。如:许寨。
圩,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土堤。除无围墙外,略同于寨。如:马圩、王圩。
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在蒙城地名中多指周埋树枝(鹿柴),代替圩壕、寨墙。炮楼,瞭望防守之堡垒。刘长营、杂木营等。
寨、圩、营、炮楼均属民间自卫之设施。蒙城、坛城、红城、纪堡、许寨、王圩、张营、炮楼等大量地名,是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社会动乱、刀兵滚滚、盗贼蜂起的历史见证。
(二)以主要物产命名
梨园、白果、丁苇坑、槐树行、谢松林、古漆园及古山桑等。
(三)以多数居民姓氏命名
赵集、张老庄、郭店、李圩、王寨、何湖等。
(四)以有名的农副业命名
王窑、张油坊、李染坊、戴槽坊、许香店、旋庄、杈子行等。
(五)祈愿吉祥或民间传说
乐土、和平、上天梯、长安街、青云街、扁担王、太平桥、刘海井、九龙口、凤凰沟等。
(六)以主要人工建筑及庵、观、寺、庙等命名
如:王楼、李瓦房、丁土楼、篱笆集、龙王庙、观音寺、奶奶庙等。
(七)以主要城镇距离命名的
如:一里白、二里张、三里葛、四里、五里房、六里王、七里许、八里蔡、九里冯、十里井等。
(八)因位于交通要道而得名
如:骑路李、李旮旯、路南张、孔渡口等。
(九)因农副产品集散地而得名
如:赵集、罗集、双涧集、移村集、新大兴集等。
骑路李、曹店、姜饭棚、移村集等地名,系伴着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增加,而逐渐形成。又因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变化,某些集镇逐步演化为死集,如田集、阎集、老集、陈桥等。
(十)以特定自然实体命名
石山、小山王家、桂古堆、马港湾、河头庄、小涧、界沟、古北冢、古涡阳、古淝水城等。
二、蒙城地名成因
(一)历史因素
地名随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因而我们从地名的历史能更好地探究文化、语言的历史变迁。
蒙城悠久历史。新石器时期,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是“龙山文化”的繁荣地。商时,奴隶主为巩固其统治,建城筑堡。蒙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境内北冢山,高54∙5米,故首先在此筑城,名“北冢”(旧址坛城)。罗泌《路史》:“庚帝(前1339)自奄迁于北冢,曰殷虚。”故坛城是最早的县治中心,又有“殷虚”之说。
蒙城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宋。因涡河流域经济的开发及南御强楚的国防需要,故县治中心南迁四十里,新建漆园城(旧址城北约三里,庄周曾为吏)。楚孝烈王(前262年-238年)向北扩张,废漆园,屯兵北冢,改称北地。“北地”一名,反映楚国争霸中原,北部边陲重镇之意。
秦灭六国后,蒙城改属砀郡。西汉分县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坛城)。“山桑”一名,反映了当时农桑丝织业的发展。东汉光武(32年-56年)名将王常,封地于此,为山桑侯。三国曹魏(220年-265年)复置山桑县。
宋泰始三年(467年),后魏南侵,取宋淮北四州。为防御南朝北进,县治从山桑南迁四十里,屯兵建城,设涡阳县(城北刘寨)。涡阳一名,乃涡河北岸之意。
隋文帝杨坚(581年-600年)统一中国,废涡阳,改设淝水县。县治中心北移三十里(今芮集)。隋大业中(611年),复改为山桑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为适应新的形势,故废山桑,又一次南迁,改设亳州蒙城县,沿用1238年迄今。究其源,唐以后虽历经战乱,蒙城因地处宋、元、明各王朝之腹地,始终是本境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故县治地名未变。
限于篇幅,以下本文以新中国为分野观察蒙城辖域内地名成因。
1.新中国成立前
从建国前历史来观察蒙城的地名成因,主要命名因素如下:
(1)地理因素命名
一个地名就像一片化石,记录着人们对自然地理现象、人文现象事物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全部过程。以自然环境决定地名,往往最为常见。蒙城早期地名的命名多属此类。
蒙城属华北冲积平原,略呈长方形,南北长而东西短,西北高而东南低。县城海拔25.8米。蒙城自身的地理特征决定蒙城地名,有些地名直接由地理特征演变而来。
如:位于县城东的石山,因清代时候,开采山石,打制成石磙、石条、石碑或者其它石器出售而得名;狼山,现在狼已久绝,而古代则系豺狼栖身出没之地。
县城内的主要天然河有:从西北流经县境的北淝河、涡河、茨河。解放后开挖的人工河有:阜蒙新河和茨淮新河。一般来说,以山河等自然实体为命名者,时间较为久远。如涡河,古又称过水,最早见《水经注》记载:“阴沟始,乱荡荡终,别於沙,而过水出焉。”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黄河大堤南侧,为淮河流域一大支流。正是涡河之水养育了千千万万蒙城人民,它是孕育蒙城的摇篮。其它还有薛湖、小涧、孙沟、界沟、古北冢、古淝水城等。这类地名较多,占蒙城地名分类中的比例大。这些地名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蒙城境内山河、土地的形成特征。
(2)民间文化命名
蒙城不仅记录了几千年的历史任务和事件,而且蕴涵了众多的歌谣、优美的传说、文学典故、独特的地理,是这片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缩影。蒙城有许多地名,展示了蒙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蒙城民间文化以地名、山川景物传说见多,可以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民间文化的发祥地。
陈仙桥,城南23公里,横跨茨河,三孔石桥。桥南沟塘呈“人”字形,传说是陈抟老祖睡此800年的“巨人迹”,因建陈仙桥。张果老骑驴过桥,桥摇晃不止,张果老遂用两根柳枝插入桥北土堆,把桥縻牢,此土堆故名“縻桥桩”,桥面石板有两个凹坑,传说是张果老所骑之驴的蹄印。
上天梯,相传古时候童养媳林英在此开店,有年腊月大雪,八个乞丐投宿,林英烧水做饭招待。婆婆回来知道后怒打林英。八个乞丐前来相救,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他们点石成金赎出林英。八仙刚走,黄金又成石头,林英随着八仙升天了,由此得名上天梯。
(3)历史名人
地名文化中不仅包含着神话传说,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名人的踪迹。蒙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当地历代知名人物颇多,历史上,战国时曾任当地县令的著名思想家庄周,又有“庄周梦蝶”、“死灰复燃”、“千里送鹅毛”;近代有晚清张乐行的捻军,为反封建写下壮丽的篇章;“五四”以后,过家和、杨子仪等革命先驱,为传播真理英勇献身。新四军挥师北上,浴血奋战迎来了蒙城的解放。
嵇康亭,相传晋初,“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愤世嫉俗,仰慕庄子,隐此著书,为世所珍,故名“嵇山”,后人在此建亭纪念,曰“嵇康亭”。
立仓,因宋初女英雄、齐山公主刘金定征南唐,曾在此“立枪”过夜而得名,后人演化为“立仓”。
拉马沟,因传说刘金定常在此跑马演武,一日战马受惊狂奔,缰绳拖地,拉成一条沟得名。
借刘金定得名的还有饮马泉,说刘为了战马饮水,率兵凿成而得名。
岳坊,相传岳飞大败金兵于附近之驼涧。后人思其功,建岳王庙于此,俗称岳坊寺,简称岳坊······还有圣人殿、王常墓、高琼墓等。
革命战争时期,蒙城的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于是也产生了一些与革命烈士相关的地名,如为了纪念新四军第四师侦察科长罗会廉烈士,1944年建成了罗会廉烈士墓。
所有这些生在蒙城的古今人物,为谱写蒙城的历史而名垂于世,为彰显蒙城的传统地名文化而流芳千古。
(4)祈愿祝福
人民对美好幸福总是充满向往之情,加之历史上长年战乱,祈愿祝福类地名大多都反映了人们思安的意愿,人们祈望安居乐业、福寿康泰、和平昌盛。如:
乐土,因此处地势两头高耸,中部驼陷,形若驼背,故名骆驼铺,后人为祈求太平吉祥改名为乐土。
和平、上天梯、长安街、太平桥、九龙口、凤凰沟等,都有吉祥之意,表达了人民向往平和安定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2.新中国成立后
蒙城在新中国建设中,本着尊重历史,挽救地方文化的目的,恢复了许多原有地名。而且随着新建设的加快,蒙城还涌现大批新地名。工业方面如:轮船站、水泥厂、化肥厂等。科技方面如电灌站、地震台、雷达站等。水利方面如:蒙城闸、大兴河、新庄等新地名。文教方面如一中、影剧院、广播站等。这些反映了蒙城解放后工业、农业、科技、水利、交通、文教卫生等事业逐步迈向新的阶段。
(1)街道命名
明末清初,县城仅有两街一巷(南北大街、县前街及米芾巷)。城内沟塘约占四分之一。清中叶后,街巷日增,号称9街18巷72胡同。建国后原有的街道先后改造拓宽,街道的拓宽成为县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对县城街道命名上也做了调整:
①弘扬地方文化
如老城街道,基本上仍恢复原名。“青云街”,文革时期更名为“援越街”,现已恢复“青云街”。解放后,为了纪念古哲庄周,在城南八里蔡,新建庄周公社。1980年底,又把通往庄周公社的南关街更名为“庄周路”。近年来,又修建了庄子像,成为蒙城最典型的标志。
②反映新貌
如黉巷口至银行大楼的街道,解放后新建,高楼林立,现已发展为闹市中心,原名“东风路”,含义太虚,更名为“新城路”。
③自然实体
如涡河路、淝河路、茨河路等。
④方位命名
如东城路、西城路、南大街、北大街等。
(2)特色命名
建国后,蒙城人民利用自身区域的特点,走出了一条特色经济的道路,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就形成了区域性的特色生产。这在地名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蒙城的区域生产与地名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些地名直接与特色生产联系,如以主要物产命名的:梨园、柿园、菜园、水园、白果、杨花园、拘桔园、王枣园、丁檄坑、槐树行、谢松林、李竹竿园等。还有的是以经营较有名的农副业命名的:王窑、张油坊、李染坊、戴槽坊、许香店、旋庄、杈子行、张包锅、糖坊李庄、蒲包李家、王豆芽店等。地名也象征着新时期生产的显著变化。
(二)方言影响命名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名的变迁,与当地的特殊的语言符号密不可分的。地名属于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从方言地名,我们可以看到地方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许多特点,同样,就方言来对蒙城地名作分析,也能看出方言对蒙城地名命名的影响。
蒙城方言历史悠久,曾见于《漆园志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4000年以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漆园即为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漆园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毫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
1956年后,蒙城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之历年大学毕业生分配到蒙城,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知青下放到蒙城,蒙城方言逐步融入普通话要素。蒙城方言属于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方言土语群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如:涡河有两种读法,一读“wo(55)”指漩涡;一读“guo(55)”只用于地名。
1. 声韵母因素影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yao(51)”蒙城话读“yue(214)”。县西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sh”改换成“f”。如“书”、“水”普通话读“shu(55)”、“shui(214)”,县西北境读“fu(55)”“fei(35)”,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f”读作“h”如“风”,县东南境内读为“hong(214)”。“z”、“c”、“s”常与韵母“i”拼写。如“zi(51)”(集)、“ci(51)”(齐)、“si(51)”(夕)。
蒙城的地名受方言影响很大,也就影响了当地人的地名发音。
如:乐土,原名为骆驼,因地形似骆驼“luo(51)”“tuo(35)”得名,后改为乐土le(53)tu(44),在命名上也是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又有吉祥的寓意,一语双关。
2.声调因素影响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是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蒙城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蒙城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55)、中升调(35)、降升调(214)、全降调(51)。而蒙城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44)、中升调(24)、降升调(212)、全降调(53)发声时,硬重低沉。
综上所述,一里白的“白bai(35)”读作一里北“bei(44)”。岳坊的岳“yue(51)”,也在方言中发生了变化,读“yao(53)”。庄周“zhuang(55)zhou(55)”读作“zhuang(212)zhou(212)”小涧“xiao(214)jian(51)”读作“xiao(24)jian(53)”······
(三)姓氏因素
姓氏为一种纽带,把一部分家庭、人群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谋生的凝聚力,这是小农经济生产阶段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姓氏地名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中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蒙城因姓氏而命名的地名,有“赵集、张老庄、郭店、李圩”等。《百家姓》中记录的常见姓氏大多能在蒙城地名中找到。由血缘和家族决定,蒙城同姓居民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区域性命名。椐1980年地名普查统计,蒙城有236姓。单姓聚族世居者有179姓。如,李、张、王、刘、陈等,如:李圩、二里张、刘寨、二里王、陈桥等。
从现在蒙城姓氏地名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
1.姓氏+通名;
如:赵集、张老庄、郭店、李圩、王寨、何湖等。这种形式通名多为“庄”、“寨”、“圩”等。
2.空间距离+姓氏
如:一里白、二里张、三里葛、四里吴、五里房、六里王、七里许、八里蔡、九里冯、十里井等。
这些命名中含有与主要市镇相距距离,往往也只有远距市镇的周边地区才有此命名方式。
3.姓氏+产业类型
如:王窑、张油坊、李染坊、戴槽坊、许香店、旋庄、杈子行、张包锅、糖坊李庄、蒲包李家、王豆芽店等。这种是生产经营的区域特色。
(四)信仰因素
信仰影响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蒙城地名也是如此。从地名来看,有传统的儒释道因素,还有外来的伊斯兰教。
1.儒家因素
儒家因素类地名有圣人殿、文庙、圣井等。儒家讲究文治、教化作用,重视“仁、义、礼、智、信”,从这圣人殿、文庙、圣井等地名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些观念的推崇。其中,文庙又称孔庙,始建于公元1284年,是封建时代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这是蒙城最典型的儒家地名文化的标志。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以上待建),大成门和大成殿,灵星门正对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接乡贤祠。大成殿前两侧有东西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文昌阁,西院是明伦堂。大成殿,原名先帅殿,又称圣人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
2.道家因素
道家对蒙城的影响最深。最重要的影响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司马迁在作《史记》时有这样的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蒙城被誉为“庄周故里”,与“老子故里”的涡阳毗邻,形成了道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圈。蒙城人推崇庄周,不少地方以庄周命名。
蒙城东关原建有庄周祠,庄周梦蝶楼。祠前有碑曰:“庄周故里”。“庄周梦蝶”是蒙城八大景点之一。另外道教庙宇而得名的街巷地名也非常丰富,道教的建筑一般称观、庙、宫、堂、阁。例如:庆贞观、崇仁观、城隍庙、海蟾祠等。这些地名表现的是“玄、妙、清、虚、真”之类的道教教义,它同时也是人们推崇的一种生活境界。
3.佛家因素
唐时,佛教传入蒙城,佛教庙宇地名比较常见。蒙城佛教建筑多称寺、庵、堂、庙。如慈氏寺、清凉寺、当阳寺、兴化寺、龙泉寺、奶奶庙等,观音在民间极受敬仰。
蒙城最典型的佛家建筑是万佛塔,又名宝塔,插花塔、兴化塔、慈氏塔。此塔底周24.8米,平面八角形,密檐下莲瓣、斗拱与花窗、拱门,错落相间。里外上下,遍嵌彩釉陶佛八千余尊,故名“万佛塔”。它也就成为蒙城历史悠久和古老文明的象征,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资料已编入《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以上地名可见蒙城百姓信仰内容宽泛丰富,不拘于一家一说。仙道神佛,帝王将相,名人大家,甚至动物,只要有值得尊崇、令人信服之处就可作为信奉的对象。人们供奉各种神仙,信仰成为人与周围环境求得和谐的精神途径。
三、结语
从以上对蒙城地名命名方式的分析说明,蒙城地名成因与蒙城特有的地理特征、民间传说、名人轶事、祈愿祝福、方音特征、宗族姻亲、信仰倾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城地名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为群众自发命名。新时期开始后,蒙城地名的命名开始由自发转向自觉。不仅开始保护传统地名,以弘扬地方文化,还有意识地反映地方的新发展新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蒙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蒙城地名的历史变迁和命名特点可以看出,文化一旦产生,就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积淀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社会生活起着种种外显的或潜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作为文化现象之一的地名文化,不仅反映地方文化特质,折射着人们内心的各种情感、心理,也深深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烙印。
本文以蒙城地名作为分析对象。从文化学角度看,蒙城地名具有时代文化特征,彰显了蒙城的历史信息,对蒙城的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从地域形象学角度看,蒙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不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还有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力。从蒙城地名的命名可以看出蒙城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特色。
以蒙城地名的分析也可以证明,地名研究是一个地域整体形象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研究或设计一个地区形象,离不开这个地区的地名。不同地域的地名多是当地民俗文化反映。对地名进行语词分析,研究地名的民俗语言风格、语源、语音、含义、字形及其演变,有助于地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区域的民风民俗。探索地名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实现地名标准化,保护地名品牌,并通过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发展科学、文化、经济建设可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也有助于塑造独具文化魅力的区域文化形象。
作者:陈红燕,曹杨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选稿:甄艺涵
编辑:吴雪菲
校对:洪珊
审定:张纯瑜
责编:罗舒平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