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文化与旧伦理剧烈碰撞,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剧烈交锋。
以反对包办婚姻为名,许多“大家”和“才子”,都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鲁迅之于朱安,徐志摩之于张幼仪,郭沫若之于张琼华,曹禺之于郑秀,不一而足。
这其中,却有一个罕见的例外,那就是胡适与他的妻子江冬秀。胡适是民国时期少有的终身仍与包办婚姻原配一起生活的人,张爱玲甚至称“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一)
胡适父亲早逝,靠母亲冯顺弟把他们兄弟拉扯成人。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是由胡适母亲冯顺弟一手包办的。
早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胡适随同父异母的哥哥胡振之到上海梅溪学堂读书,临行前母亲冯顺弟为他与江冬秀订了婚。
江冬秀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家的千金小姐,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影响下,江冬秀少时缠足,并没有读书识字,却也聪慧过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5年)7月,已在上海“作新民”的胡适写信给母亲,拒绝回家完婚,语气悲愤。然而,胡适对这门婚姻,本来一百个不情愿,但怯于母亲“不完婚不得出洋就学”的威胁,不得不允诺。
从订婚到结婚的15年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见过面,但有通信。胡适在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里徘徊,虽然一直怏怏不乐,但最终因为“不忍伤几个人的心”,不敢推翻这门婚事。1916年,胡适回家省亲的时候曾想登门去看看江冬秀长什么样,岂知未婚妻拒不相见,胡适只落得白跑一趟。
(二)
1917年夏,胡适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并受聘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一时可谓风头无两。1917年12月30日,胡适硬着头皮回家,与江冬秀在家乡以西式婚礼结婚。
新婚之夜,胡适揭去新娘头盖,见此女温文可人,颇觉欣慰,但对此前遭拒见仍耿耿于怀。
胡适想“羞辱”江冬秀以消消气,因信口念出《如梦令》半截曰“天上风吹云破,月照我们两个。问汝去年时?为甚闭门相躲?”新妇不假思索,应声答道:“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
胡适闻之,十分钦佩,忿忿之情顿失。江冬秀虽然大字不识几个,那是因为没有受教育的原因,可才思却称得上敏捷。
(三)
婚后的江冬秀显露出她彪悍的一面,很快把胡适吃得死死的。后来,引领新文化运动的胡适很快总结了他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话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胡适并非没有犯过男人的错误。早在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礼上,胡适就对当时的伴娘曹诚英一见钟情。后来,胡适到杭州养病,正好曹诚英也在杭州读书,两人品茗对弈,谈诗论文,可谓你侬我侬,郎情妾意。
好事之徒徐志摩顿时奔走相告,誓要成就胡适和曹诚英这对“新人”。江冬秀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当胡适回到北平,正式向她提出离婚时,她怒不可遏地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向胡适掷去。不仅如此,后来又到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拖着两个儿子,放狠话说:“既然你不要我们了,那我就先杀了两个儿子,再自杀!”
胡适只能缴械投降。就这样,没有文化的江冬秀靠着一把菜刀,守住了这段婚姻。
(四)
后来,李敖曾经在台湾见过江冬秀,李敖“调皮”地说:见过江冬秀,才知道胡适的伟大。
其实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见过胡适,才知道江冬秀的伟大。
胡适去世以后,江冬秀的回忆录被李敖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回忆录,“老太太回忆录”,事无巨细,无所不包,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最真实的胡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