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加省 资深国资国企研究专家
拥有18年以上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企业高级管理工作经验,常年活跃在国企改革一线,深度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执行咨询项目超过200个
在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工资牵扯到所有员工的利益。薪酬改革也因此备受关注,成为焦点之一。
在实际的薪酬改革中,涨工资似乎没问题,降工资那肯定是争议很大。在当前疫情影响下,有些行业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明显的下降,公司也出现了降薪的情况,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讨论。
有些国有企业存在着基层员工工作压力大、工资低、内部收入差距大等各种问题,降工资处理不当更容易引起问题。
薪酬显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涨工资就一定是对的吗?对所有人都涨工资真的就是好的吗?考虑涨工资和降工资,不能只从员工和企业单方面看问题。工资涨了,企业死了,这没有意义;企业好了,员工降工资,这显然不对。当然,问题比这还复杂。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部分配方式,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薪酬改革跟单纯的涨工资、降工资不能划等号。
01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要改什么?显然,传统上国有企业的薪酬存在着大锅饭、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差等问题,从根本上有两大问题:
第一,大锅饭现象比较突出。国有企业的工资有时候表现为工资水平低,但更多时候表现为员工工资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工资跟员工的付出、表现不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也差不多,自然企业发展也就缺乏员工的内生动力。
第二,工资决定要素的固化。国有企业传统的工资主要跟四大要素挂钩:职务、学历、职称、工龄,这就构成了员工拿工资的核心要素。显然,这样的工资分配方式,体现的是官本位,体现的是能力与素质,跟工作好坏也关系不大,缺少激励性。
该如何改革?具体操作起来有很多种方法。但从方向上讲,薪酬改革要坚持两个方向:工资多少与企业效益高低要挂钩;工资多少与个人贡献要挂钩,旱涝保收不行,干好干坏一个样更不行,将企业发展与员工激励结合起来,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从官本位的工资体系向岗位本位的激励体系转型。传统的官本位薪酬体系,显然是职位越高,工资越高,体现的是职务高低,而不是贡献大小。所以涨工资的最主要依据就是职务高低。
薪酬改革要将薪酬的核心点从身份转到岗位上,打破身份决定工资的模式,以岗位为核心就是打破职位高低的限制,看岗位价值大小。所以,职务可能不高,但岗位价值可能很大,薪酬也就很高,这就打破了薪酬的职务层级制,给一线员工、专业人员以更多的机会。
第二,从大锅饭的工资体系向价值为核心的绩效工资体系转型。传统的内部分配体系,工资很少浮动、工资也基本不跟贡献挂钩,所以看似公平,但既不公平,也没有激励性,保障的是公平者,伤害的是奋斗者,难以激发优秀员工的积极性。
薪酬改革,要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绩效工资制,建立岗位价值、个人能力素质和个人的业绩表现三个维度的分配维度。同时,逐步改变工资的固浮比,增加浮动工资部分,将浮动工资与员工的个人表现与价值密切挂钩,合理设置薪酬调整机制,真正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第三,从单一工资为主的激励体系向多维度的工资体系转型。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基本是以工资为主,辅以各种补贴、津贴、专项奖金,这种分配方式,模式单一,以短期激励,缺乏中长期激励手段。
薪酬改革,要允许企业根据本企业特点,采取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其他分配形式。工资形式可以更灵活,并且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中长期激励方式,如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充分灵活利用各种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02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要点是什么?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单纯涨工资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实是,很多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的根本问题不在整体的薪酬水平上。薪酬改革总体上要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其核心应该是在薪酬结构调整上。
从实践中看,国有企业薪酬结构性改革有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以岗位为核心的结构调整。以岗位为核心调整薪酬体系,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及任职标准,充分评估岗位的价值,建立差异化的一岗一薪模式,岗位之间匹配不同的宽带薪酬等级,岗位调整薪酬随之调整。
岗位工资部分应该将工资总额中的部分补贴、津贴纳入岗位工资,提高岗位工资的比重。同时降低固定工资占员工工资收入的比重,提高与企业效益和员工实际贡献挂钩的浮动工资比重,不断优化固浮比,增强激励性。
第二,以业务为核心的结构调整。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管理类部门、人员的分配占比过多,一线业务部门、人员的分配占比过少。从薪酬水平上看也是,出现结构失衡现象。
以业务为核心调整工资结构,从企业本身看,有限的薪酬应该向一线业务、生产岗位倾斜。因此,应该结合定岗定编工作,加大对一线业务、生产、服务等人员的激励水平,提高一线人员的薪酬竞争力。
第三,以子公司为核心的结构性调整。对于集团化发展的国有企业来说,子公司众多,业务多元化,各家子公司薪酬水平各不相同。
集团要建立统分结合的集团化薪酬模式。集团应该根据子公司的功能定位、业务阶段、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通过工资总额等管理方式调控子公司的薪酬,鼓励子公司加快发展。
03
薪酬改革要与组织变革、绩效管理联动
只做薪酬改革,国有企业就能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实现快速发展吗?
显然不能。仅从薪酬改革来说,要想实现薪酬改革的目的,就要从组织变革、绩效管理、竞争淘汰机制等几个方面联动考虑才有可能。
第一,薪酬改革的基础是组织变革。要想实现薪酬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真正将内部分配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变革必不可少。
国有企业必须要以企业战略和业务为核心重塑企业组织架构,精简内设部门、严格控制三定,精简各类职能部门,企业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职数的设定,合理确定劳动生产率标准,减员增效,建立合理的职位职级体系,明确岗位任职标准。
第二,薪酬改革的保障是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不到位、绩效考核不公平或者流于形式,就无法真正评估员工的贡献,会让绩效考核带来新的大锅饭,让来之不易的薪酬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因此,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极为必要。绩效管理分解落实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通过绩效指标设计、工作辅导与监控、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建立闭环,科学、公平评价员工贡献。
第三,薪酬改革要与员工的竞争淘汰机制结合起来。三项制度改革要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重奖重罚。
因此,薪酬体系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竞争淘汰机制,实现末位淘汰,明确员工不胜任工作的退出、调岗等机制,不仅打破铁工资,还要打破铁交椅,真正建立内外、上下人员的流动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