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葛剑雄教授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0
分享至

  老舒说事(160)

  对葛剑雄教授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01全球化是否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基础?

  我们曾批判说全球化不是西方化、不是美国化。而且我们这些年提全球化的时候,经常有意加上“经济”两个字——经济全球化,从而避免谈“全球化”。

  那么我的问题是:我们所讲的“全球化”是不是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如果需要这是什么?

  02“相向而行”

  我们经常提中美两国要相向而行,也提议我们跟欧洲、跟其他国家要相向而行,请问有没有这个“向”?

  如果有的话,难道这个“向”仅仅是一个利益的平衡点吗?这个“向”是不是包括我们在价值观念上面,要取得一个基本的或者说最大的公约数?

  答: 全球化的共同价值观或最大公约数应该是共同为人类谋福祉,让各自的人民安居乐业、互惠互利、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承认各自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治理国家的模式,而不是一定要把对方纳入自己认可的路径或模式。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强加于对方,允许全世界各个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03“利益共同体” OR “命运共同体”?

  我们提出了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前面已经提了要建设利益共同体,那么“利益共同体”跟“命运共同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只是利益的共同,最后是否就能够自然地发展到命运共同体?

  答: 利益共同体就是国家利益之间大家有共同的基础,比如:铁路轨道标准的统一、手机充电接口标准的统一,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的发展与良性竞争,避免双重征税等,还包括产业的互补性也是利益共同体,比如:美国需要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中国需要学习美国的技术、教育和高科技产品,这是相互取长补短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主要是体现在经济、科技、教育、交通、艺术等方面。

  而事关人类生存与安全的问题,就是命运共同体。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就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安全合理使用核能,不发动核战争,不研制化学武器,不制造和发动生物战争,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等,这就是命运共同体。

  广义的命运共同体还包括认同和尊重各个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等,允许各行其是、各自安好!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共处、繁荣发展!

  04反思“虚伪性”与“双标”

  我们经常在批披露美国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的虚伪性、双标,这是事实。

  但是他们的双标有没有对他们自己的真实的标准?他们虚伪性的背后,有没有他们真实的价值观念?

  难道这些一两百年前或者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的他们的观念全部是虚伪的吗?难道他们的观念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来欺骗中国人民、欺骗世界人民的吗?

  答: 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在对外方面暴露无遗,对内有真实的价值观,这就是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但是具体贯彻落实过程中并没有百分之百的一视同仁,比如美国的种族歧视至今还没有解决,所谓平等和人权就是可能在局部地区局部人群中实现了!并不是全部始终如一的一视同仁的认同和贯彻执行的。

  当然,普世价值本身就不应该分东方与西方,也不必分国内和国外。但是,这几百年的人类社会历史证实,完全统一、始终如一、言行一致的价值观念是不存在的,每个国家或多或少在价值观上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只是不同时期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而已。

  比如:美国的价值观公开声称要捍卫公平正义,反对侵略,但是美国在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时期,却还一直出售能源和其他战略物资给日本,间接支持和纵容日本的侵略行径,但是对于美国国内这是符合他们国家利益的。所以,国内国际两者之间本身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统一和言行一致的价值观。

  05“文明互鉴”了吗?

  2006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概念,而且以后在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场合,他多次重申了这个概念,表明中国对这个概念的引领和倡导。

  那么,根据正常的逻辑。这句话意味着现在世界上所存在的所有的、重大的文明都应该互鉴。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文明都存在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习主席提出这个概念已经十几年了,如果再往前追溯,费孝通先生在几十年以前就倡导对待世界的文化、对待不同的文明,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那么,近几十年来,至少近十几年来。我们的宣传部门、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有关的专家学者,包括我们自己有没有认真研究过?比如,西方文明以及美国文明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 美国当然有不少好的先进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们的科学家不会拿一年必须写多少论文,在什么等级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来打分,中国这样做就是本末倒置,不可能真正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是逼良为娼导致抄袭和粗制滥造。这样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的颠覆性和原创性成果。

  在教育界用考分统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吃苦耐劳精神在中小学大学生中已经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在被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代替了!这些里面要学习美国素质教育培育天性,向往创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素质。但是美国文化不好的我们应该避免和抵御,现在和平演变已经深入我们社会方方面面,中医中药也深受其害。

  美国社会讲究规则和法治,这个应该值得好好学习。中国人有时候自由散漫,怎么方便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这个不好,应该大家要共同遵守基本的社会规矩和法律法规,而不是削减脑袋钻空子。中国人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还是极其欠缺的,这个也应该学习美国。不要就想随大流小富即安。

  柏杨和鲁迅说中国人的文化缺陷的确很多:窝里斗、明哲保身、好走极端、谈事情非此即彼、智叟文化(自己不做还喜欢说三道四)、小富即安、听话有余出头提意见不足、团队合作不够独来独往比较多、缺乏甘愿奉献做铺路石的精神、总是提防别人会占了自己便宜等。

  对于良性竞争的“你好我要比你更好”的氛围还很不够,有人喜欢比差:“你好要让你比我更差”。拍马屁阿谀奉承的人太多,独立人格坚守良知的人太少,好大喜功虚架子很多,实际为老百姓做事太少,许多事情流于形式没有价值,却劳民伤财,如无休止的各类检查,还事先打招呼,到时听汇报和下级表功,很少随机抽查和暗访,相互扯皮推诿,官僚主义,做事处处要雁过拔毛,设置重重障碍,要么就是磨洋工,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等。

  中国人不足之处就是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这方面做得好的地方。

  有些是体制问题,有些是文化问题,如:某团体来一个领导的亲属,就有人会争相主动要把各种资源安排给他,这就是奴性文化,人家没有要你们安排就主动示好,马匹文化真的是祸害无穷。这也是阶层固化的根源之一。所以,文化改变更难,更需要向西方国家的文化学习和借鉴。

  2022-7-23,8-18

  附上采访葛剑雄对话原文:

  葛剑雄:我们讨论全球化,有没有考虑价值观的问题,还是有意无意在回避?

  學人Scholar2022-07-10 18:44发表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复育智库,作者葛剑雄 https://mp.weixin.qq.com/s/nLX8yRaBkWJNOPy1hDrsWg

  复育智库.

  专注于中国企业高管培训的企业智库

  葛剑雄在书房

  2022年6月,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教授在全球化智库(CCG)

  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出以下问题:

  全球化除了经济全球化,包不包括价值观问题?

  中国与美国有没有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批判的西方人的虚伪,这些虚伪背后有没有真实的价值观,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来形成的观念是为了欺骗全世界吗?

  从利益共同体,如何走向命运共同体?

  西方文明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是否刻意回避了价值观问题?

  本文由复育智库编辑根据葛剑雄教授演讲视频整理,未经教授本人审阅。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全球化”有没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

  是否已经找到答案,我自己没有把握。所以今天我提出来向各位请教:

  全球化智库CCG

  ,赞387

  01

  全球化是否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念基础?

  我们曾批判说全球化不是西方化、不是美国化。而且我们这些年提全球化的时候,经常有意加上“经济”两个字——经济全球化,从而避免谈“全球化”。

  那么我的问题是:我们所讲的“全球化”是不是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如果需要这是什么?

  02

  “相向而行”

  我们经常提中美两国要相向而行,也提议我们跟欧洲、跟其他国家要相向而行,请问有没有这个“向”?

  如果有的话,难道这个“向”仅仅是一个利益的平衡点吗?这个“向”是不是包括我们在价值观念上面,要取得一个基本的或者说最大的公约数?

  03

  “利益共同体” OR “命运共同体”?

  我们提出了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前面已经提了要建设利益共同体,那么“利益共同体”跟“命运共同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只是利益的共同,最后是否就能够自然地发展到命运共同体?

  04

  反思“虚伪性”与“双标”

  我们经常在批披露美国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的虚伪性、双标,这是事实。

  但是他们的双标有没有对他们自己的真实的标准?他们虚伪性的背后,有没有他们真实的价值观念?

  难道这些一两百年前或者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的他们的观念全部是虚伪的吗?难道他们的观念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来欺骗中国人民、欺骗世界人民的吗?

  05

  “文明互鉴”了吗?

  2006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概念,而且以后在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场合,他多次重申了这个概念,表明中国对这个概念的引领和倡导。

  那么,根据正常的逻辑。这句话意味着现在世界上所存在的所有的、重大的文明都应该互鉴。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文明都存在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习主席提出这个概念已经十几年了,如果再往前追溯,费孝通先生在几十年以前就倡导对待世界的文化、对待不同的文明,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那么,近几十年来,至少近十几年来。我们的宣传部门、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有关的专家学者,包括我们自己有没有认真研究过?比如,西方文明以及美国文明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地考虑、解决,那么对全球化我自己信心并不足。我们现在在讨论这个全球化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到价值观的问题,还是我们有意无意地在回避?

  谢谢,我就讲这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老舒说事
老舒说事
探索有深度思考用事实和逻辑
185文章数 3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