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开幕。今年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五个单元,9月14日至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大戏、好戏、首演戏轮番上演
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五个单元,开幕大戏是根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冯骥才先生原著改编的话剧《俗世奇人》。
相关负责人介绍,话剧《红高粱家族》、《惊梦》、《北京人》、曲剧《我这一辈子》等大戏、好戏、首演戏将轮番上演,根据列夫·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将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
梨园百花单元则安排了具有文本性、民族性、创新性的戏曲,如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昆曲《牡丹亭》、北京京剧院《马前泼水》和北方昆剧院的《望江亭中秋切鲙》等;国际视野单元以高清放映的方式播放英国国家剧院《哈姆雷特》、韩国剧工坊魔方阵话剧《骆驼祥子》等海外精品名剧;后浪新声则关注戏剧新锐人才和作品,包括《威廉与我》《象棋的故事》《吉他男》等。
专业论坛亮明行业观点
今年老舍戏剧节期间将举办3场大型主题论坛,通过开放式座谈研讨的方式,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
与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合作的"文学作品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论坛,邀请业内资深专业戏剧家、理论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著名编剧,以及亲历改编舞台剧作品的导演等人,共同展开讨论,将从学术角度出发贡献行业智慧。
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时代的戏剧观"论坛,将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健康戏剧生态。
而"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将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西城,讲述老舍与西城的不解之缘,重温彼时的西城人与事。
不断探索戏剧节新生态
"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本届老舍戏剧节的愿景。据悉,9月14日至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
剧组和演员们在展现戏剧艺术多彩魅力的同时,还会深入会馆、社区、胡同,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大众普及戏剧知识,推广戏剧文化。
与此同时,本届老舍戏剧节将整合剧目展演、剧本孵化、剧目制作等演艺要素资源,运用数字藏品、新媒体直播等一系列创新手段,联动戏剧全产业链,促进戏剧生态健康发展。
老舍戏剧节发起人张海君接受采访时谈到,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活动将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剧目展演、戏剧论坛、主题活动和戏剧之夜,今年的亮点在于,将有百余场活动与百姓见面,将戏剧带到北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戏剧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商报记者郑蕊韩昕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