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是第十四个节气,“出”表示离开,因此“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但是,今年的“处暑”是8月23日(农历七月廿六),“出伏”还要过两天,要到8月25日(农历七月廿八)还未出伏,刚好契合了那句老话。
今年的“出伏”在“处暑”后的两天,是巧合还是天命使然?由于每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不一样,因此每年入末伏的时间都不一样,而每年处暑时节都是固定的8月22号~24号,这就会导致出伏的时间要么在“处暑”之前,要么在“处暑”之后。今年8月23号处暑,很明显今年是“处暑在出伏前”,也就是“处暑不出伏”。
我们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老百姓指望着靠天吃饭,因此也总结了很多农谚,从字面上来看,如果当年到了“处暑”节气还没有“出伏”(也就是说处暑出现在三伏天里)说明当年粮食收成不好。“处暑不出伏”也就是说处暑在出伏之前,意味着伏天结束后,处暑节气会更早的结束。“处暑”节气要持续15天,如果“处暑不出伏”,也就说明伏天和处暑重叠,缩短了炎热的天气,凉爽的天气会来得早一些。
对于近期饱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川渝两地老百姓而言,都盼望着凉快来得早一点,8月7日“立秋”后就一直是在超40℃以上的高温里煎熬,为啥,缩短炎热天气,凉爽天气来得早一些反而对农作物不利呢?在民间有句老话叫“处暑凉飕飕,有籽也难鼓”,意思是说处暑节气天气凉飕飕的,不利于作物的灌浆,因为处暑前后正是玉米灌浆时期,阴雨寡照确实不利于籽粒灌浆,这样就会造成秕粒、千粒重下降的情况。
至于这句老话有没有道理?小编不敢妄自断言,不过,反常规的气候应该引起所有人足够的重视,“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这句话能够流传下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警示世人多留意节气的变化”,毕竟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靠天吃饭,节气是指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这也体现了老祖宗对农业的重视。
多留意节气的变化就好比如今的我们多留意天气预报一样,这样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来源:首城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