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
《 入门篇:全面吃透高血压诊疗 》
讲师: 潘俊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高血压已经是我国最 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且近年来已经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知晓正常血压范围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
那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到底是多少呢?不同时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又有哪些变化呢?为此,小界特意邀请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的潘俊杰老师制作了本期课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怎样制定和变化的》,带我们一起了解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迁。
想要直接的看课的小伙伴
话不多说,扫码免费观看哦~
一、血压的测定和血压计的发展
1、人类最早测定血压
1733年首次测定马的血压→1886年脉搏腕式血压计→1896年意大利人希皮奥内·里瓦罗奇发明了水银式血压计(无创式血压计)→1906年Korotkoff改进了水银血压计→1973年日本人发明了电子血压计。
2、水银血压计vs电子血压计
水银有挥发性,需要经常校准,否则不准;水银为重金属,有毒,而且只被人或动物吸收。
而电子血压计经40多年以来反复改进,性能稳定。最新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明确提出今后将逐渐淘汰水银血压计。
二、血压的认识和高血压标准的初步设定
1、高血压危害的发现
首先发现高血压危害的并不是医生、护士,而是保险公司。
当时美国保险公司对人群寿命值的评估做了统计:血压值在140/90 mmHg的人在20年后的死亡率比血压值在120/80mmHg的人大约高1倍,血压值在160/95 mmHg的人比血压值在120/80 mmHg的人死亡率大约高2.5倍。所以,保险公司针对高血压人群进行了保费上浮 。
然而当时主流观点还是认为:血压升高是随着年龄增长的一种代偿表现。
1946年,美国经典心脏病教科书将高血压标准定为210/100mmHg,并指出“没有症状不要治疗”。这种错误观点,二战时期仍然被广泛接受……
直至1945年,美国罗斯福总统死于高血压,死前最高血压320/190mmHg。Framningham研究因此拉开序幕。
三、第一个现代高血压标准的设定
1、Framningham研究
Framningham研究始于1948年9月29日,共纳入了5000多人,在1957年报道了第一个重要的发现:血压超过160/95mmHg时,冠心病发生率升高近3倍,脑卒中增加2倍多。但是,这还是无法转换大众乃至医生们的认识。
人们还是认为:对于年龄≥70岁的人群而言,可接受的收缩压上限为210mmHg,舒张压上限为120mmHg。
不过,Framningham 研究却让医学家们的着眼点从疾病的治疗转移到了疾病的预防。经过反复争论,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应该对高血压进行治疗。
2、美国现代第一个高血压标准设定
1978年,美国第一部高血压诊疗指南(JNC1)制定的高血压标准:血压≥160/95mmHg 为高血压。
3、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140/90 mmHg定义为正常血压;
≥160/95 mmHg为高血压;
140/90~159/94 mmHg为临界高血压;
一般非药物治疗观察3~6个月,只要不达到160/95mmHg的“高血压标准”就不用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