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文进
王晋卿(1894-1960)现代藏书家、古籍版本学家。本名王文进,号榗青,别号梦庄居士。河北任丘人。
11岁入乡塾,后因贫困辍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北京从事古书经营,于1925年创办文禄堂书店,寄迹树林,一生从事古籍流通商贸,经手珍秘之本颇多,并多有研究,遂精通目录版本之学。与当时各藏书家交流颇多,与缪荃孙、、陈清华、姚华、邢之襄、周叔弢、秦更年、郑振铎、傅增湘、赵万里等著名藏书家往来频繁,遂开始收藏古籍,并刊行古籍和名人著述多种。与通学斋主人孙耀卿一起,同为书商界知名的版本目录学家。
学者兼藏书家伦明曾赞扬这两位书商:“书目谁云出郘亭,书场老辈自编成。后来屈指胜蓝者,孙耀卿同王晋卿。”收藏有明抄宋本《履巉岩本草》、宋本亦有多种,他对裱书和识别版本极有研究。 徐乃昌称其“留意版本之学、嗜古成癖,积三十年之力,勤苦搜访,所获实多。”历年积存宋元精本残篇,约400余页,择其精要,辑印为《文录堂书影》行世,辑有《毛氏写本书目》。晚年无子,所藏精品出让给北京大学图书馆。著《文禄堂访书记》,收录书750余种;《明代刊书总目》20卷,《宋元以来刊刻年表》4册等。
嗜书如命
董授经先生撰序云:“任邱王晋卿今之钱听默陶五柳也。隐居闹康,三十年不易肆,访求书籍,穷极区宇,履蔡所逮,北至并,东至鲁豫,南至江淮吴越,故家世族精刊秘籍,经其目睹而手购者无虑数万种,蜚声当世。近撮录其平生经眼珍本,辑为《文禄堂访书记》……综其所刊四部书七百五十余种,去取精慎,考核翔实,一书之官私刊本,雕造区域。及名人钞校流传源委,皆记及跋语与收藏图记。细如行格字数,刊工姓氏靡弗备纪,其用力可谓勤矣。此书虽为贩鬻之偶得,而发潜阐幽,粼订同异,津逮学林,当与莫邵亭 (《邵亭知见传本书目》、邵位西《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同其功用。”
二、王孝慈
王孝慈 (民国藏书家) 原名立承,字孝慈,号鸣晦庐主人,河北通县人(现北京通州),监生,广西法政学堂毕业,度支部主事,检查纸币清理财政处帮办,大总统秘书,政事堂机要局佥事,国务院秘书厅佥事,授五等嘉禾章。
鸣晦庐主人随着当官的父亲到过河南、广西、江西,民国建立后才落脚故乡北京通县。
王孝慈除了喜爱京剧以外,也是一位藏书家,尤其珍藏古代版画。明崇祯十七年刊本《十竹斋笺谱》留传世间的仅一两部,连鲁迅先生都没见过原本,难得的是王孝慈藏有一部,并慨然借与鲁迅、郑振铎重新翻印。
1934 年2 月9 日鲁迅致郑振铎信中说他“先前未见过《十竹斋笺谱》原本,故无从比较,仅就翻本看来,亦颇有趣”。当时郑振铎曾向鲁迅建议,拟请北京的王孝慈、马隅卿也担任该书的编辑,鲁迅于1934 年5 月16 日回信说——加入王、马两位为编辑及作序,我极赞同,且以为在每书之首叶上,可记明原本之所从来,如《四部丛刊》例,庶几不至掠美。《十竹斋笺谱》刻成印一二批后,以板赠王君,我也赞成的,但此非繁销书,印售若干后,销路恐未必再能怎么盛大,王君又非商人,不善经营,则得之亦何异于骏骨。其实何妨在印售时,即每本增价壹二成,作为原本主人之报酬,买者所费不多,而一面反较有实益也。至于版,则当然仍然赠与耳。
从这封信里,人们可以看到鲁迅多么尊重原本藏主,不仅待人宽厚,想得周到,也是尊重文化的一种表现。
王孝慈喜欢搜集古代版画不是偶然的,这同他一生喜爱艺术当然有关系。他在《闻歌述忆》中谈到,他自小喜爱泥制儿童玩具,“购置年以千计”“弗吝也”, “每展纸描其容度至夜分无倦容”,“稍长则购石印画谱与名人相”。又因他出身书香门第,家藏《无双谱》等版画古籍也不少,为他后来的搜集工作打下了基础。在这方面,他是郑振铎的一大对手,如郑颇重视的明代版画刻工姓氏录一书便为王先得。图近三百余幅的明本《瑞世良英》,也为王购得。郑在王孝慈家见到明刻《程氏墨苑》,不禁雀跃,赞曰:“此书于版刻史、美术史大有关系,国宝也!”
在旧书肆上每遇佳本,郑氏虽与王君竞争而“竟不能夺之”。四十年代,郑氏编撰《中国版画史》时回忆:“与余有同好者,在沪有鲁迅、周越然、周子竟诸氏;在平有王孝慈、马隅卿、徐森玉、赵斐云诸氏,搜访探讨,兴皆甚豪。有得必以相视,或一见奇书,获一秘籍,则皆大喜。孝慈竟因书发痫死。”郑振铎还为王孝慈殁后的藏书哀叹,如那部原版《十竹斋笺谱》:“孝慈家事极窘迫,不能不尽去所藏以谋葬事。笺谱遂归北平图书馆。余知孝慈书出售事,尝致北平诸友,欲得其笺谱,但余时亦在奇穷之乡,虽曰欲之,而实则一钱莫名,并借贷之途亦绝。”遗憾的是《十竹斋笺谱》印制过程延续了七年,到1941 年方始完成,而鲁迅、王孝慈两位先生“均不及见其成矣”。
王孝慈在北洋政府的官运平常,他多年的积蓄大部都用来收藏古籍版画了,所以落得身后窘迫异常,家人不得不靠卖他的书来办理丧葬事宜。王孝慈故于1936 年2 月,鲁迅先生恐怕没有同他见过面和通信,1934 年11 月8 日鲁迅给郑振铎的信中说:“王君生病,不惟可怜,且亦可惜,好像老实人是容易发疯的。”话虽不多,却对王君充满了同情。这位被鲁迅誉为“老实人”的王孝慈,生于1883 年,死时才五十三岁。
因书发痫死
当王孝慈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要去天津任河北省政府秘书。北京的住房是租来的。因为藏书较多,一时难以携带,就在北京找一个朋友。将书暂存朋友那里。事后哪里料到,人心不测,这个朋友看到这么多的珍贵宝贝,就把珍籍侵吞己有。一再拖延,不肯归还。你想,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怎么能忍受这种巨大打击,王孝慈竟为失书而精神失常。据说,大约得了一年多的病,除精神病外,后来又兼有其他的病,经医治无效,终于在家乡离开人世,年仅五十三岁。难怪鲁迅先生为他的死惋惜不已。”
三、邢之襄
邢之襄(1880~1972)字赞廷,一作赞亭,一作詹亭。直隶南宫(今河北邢台南宫市)西唐苏村人,现代藏书家。早年受业于保定莲池书院,后到日 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法律。归国后曾任保定优级师范学堂监督(院长)、司法 部参事、安徽督办、全国烟酒事务总署总务厅厅长、天津市政府秘书长、保定莲池学院副院长、北平最高法院顾问等职。
邢詹亭还是一位实业家,他信奉实业救国的理念,曾于京、津、唐等地经营多处实业,其股份绝大部分为共产党党产。曾任“德顺隆新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唐山第六瓷厂的前身)董事长, 同时经营生生工厂和生生银号。1949年初,他作为著名社会贤达,参加了北平和平解放小组,往返于解放军和傅作义将军之间,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邢先生擅长文史研究,嗜好收藏古版书籍,尤善宋版。作为著名无党派爱国人士,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法学家、红色实业家、文史专家、藏书家,解放后曾任北京文史馆首任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其二弟邢宇清,系中国第一批航空学系的学生。三弟邢西萍(徐冰)为我党高级干部,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
1952年,邢之襄将自己平生收藏图书437种共3640 册全部捐献给国家。
平生喜收藏古籍图书,以购珍本称于故都。经常到北京隆福寺等旧书市收购古籍,所藏甚富,有江都秦氏刻《扬子法言》祖本,又有蜀本李长吉等人诗文集,解放后任北京文史馆馆员。曾将多种善本赠与北京图书馆。其藏书之名与张元济、傅增湘齐名,与傅增湘为同学,彼此借观藏书甚多,关系弥笃,傅增湘在《双鉴楼藏书题记》中多次提及其购藏书跋。他不仅喜藏书,更乐于刻书,编校刊印古籍甚多,《吉金文录》(全二册)、《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吴评史记》、《唐诗鼓吹》、《吴门弟子集》、《桐城吴先生日记》、《南宫县志》等。
1972年6月4日病故,终年92岁。著有《求己斋诗集》等。
支持弟弟闹革命
邢之襄三弟邢西萍,为我党著名的地下工作者(后化名徐冰,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多次被捕入狱,都是邢之襄费巨资将其救出,曾经化身为李太太的邓颖超到北平看病时,也是经邢之襄统筹安排,到西郊平民疗养院疗养恢复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