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逝者为大”。不管一个人这一生做了什么,只要这一条生命逝去,我们就应该给他尽可能的尊重。因此,对于逝者的丧葬处理,大家也非常重视。在之前的发展中,我们安葬逝者的主要方式便是土葬,认为只有逝者下葬入土,家人才能安心,逝者才能方得其所。
但现阶段火葬盛行,土葬方式遭到各地反对。那么,土葬和火葬哪个更好?事实上,早在晋朝时期,人们就讲究入土为安,认为人死后形与神、魂与魄都将分离,而火葬是对死者的不敬重。
当然也有人选择火葬,并且选择火葬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在宋朝时期,国内火葬率高达3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启动移风易俗的改革,丧葬文化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动。当时,殡葬文化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火葬的推行和土葬的限制上,同时反对葬礼的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行为。
虽然现如今火葬在国内已经非常流行,但很多人仍然认为土葬是对逝者最敬重的处理方式。这与迷信无关,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因此,尽管人们的思想逐渐放开,但坚持土葬的人数仍高达70%。
既如此,我国为何还要推行火葬?
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人口激增,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耕地越来越稀缺。大量的“坟头”对土地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一旦耕地资源被浪费,我国的农业产量就会减少,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粮食供应和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土葬劳民伤财,浪费金钱时间以及人力物力。
而且,去世的人不经处理直接埋在地下,过一段时间就会腐烂,污染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会对周边地区的人们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土葬也不利于国家土地事业的推进。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在朝着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坟头”的阻碍导致机械无法正常作用。
但火葬不一样。首先,火葬节约土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前一百多斤的身体,火化后留下的骨灰平均只有2.4公斤。很明显,骨灰盒比棺材要小很多。墓地短缺问题对我们来说或许感受不深,但是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墓地空间不足的问题是非常紧迫的。
在荷兰,墓地是出租的,一般只有20-30年,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一旦期限届满,大部分墓地和墓碑都会被清理掉。在伦敦,为了解决墓地稀缺的问题,甚至提出采用“双层墓葬”。一旦墓地原主人的使用年限届满,遗体将被挖出并重新埋葬到墓地更深的地方,而其正上方将迎来新的“墓地租户”。虽然我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某些城市的天价墓地,都预示着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推行占用土地更少的火葬。
其实,火葬除了节约土地外,形式也较为简单。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变成骨灰,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此外,火葬不会污染土地,可以防止病毒再次传播。遗体火化后,剩下的只有属于无机物的骨灰。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到底是土葬还是火葬,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然而,近日有市场媒体报道,我国知名大学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应该恢复土葬。那么他为何支持恢复土葬呢?看完这几点原因,你就懂了。
首先,他认为土葬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所谓入土为安,只有将死者的遗体埋入地下,他们才能够安息。对于这种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提倡,而不是摒弃。其次,这名北大教授还认为,即使取消土葬,也不会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由于一些迷信思想的影响,没有人愿意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盖楼或发展其他产业。
最后一点,考虑到人文关怀问题,与火葬相比,土葬更能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在执行火葬后,那些工作人员把尸体直接推入火炉,烧成一把灰,让逝者在人间的痕迹逐步磨灭,这不符合大家对于生命的尊重理念。
土葬真的会被恢复吗?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主要是在人口稀少、耕地广阔、交通不便的地区,可以进行土葬。但在允许埋葬的地区,政府应当将公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由此可以看出,想要全面开放土葬这一丧葬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确实会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也会污染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在后续发展中,为了平衡土葬的意义和弊端,我国很可能会提出其他新的丧葬方式,如冰葬、海葬等等。这些埋葬方式既避免了土葬带来的不利影响,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逝者的尊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流行的主要丧葬方式。
那么,大家对土葬和火葬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