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4日中国贸易报。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1.90%和2.30%。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接近750亿元,约为发行量的3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向《中国贸易报》记者介绍,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可以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带动境内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与此同时,央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也将有助于回收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提高离岸市场的拆借资金利率,提高境外资本做空人民币成本,进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郑后成认为,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对宏观经济增速形成支撑。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低位区间,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升值。在“俄乌冲突”叠加欧元区经济疲弱的背景下,部分资金从欧元区流动至我国。这些因素共同支撑起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记者查询相关公告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在香港发行8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合计850亿元。郑后成表示,从已有的信息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自2018年开始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自2019年5月,央行票据的发行时间被固定在每个季度的后两个月。从2019年至2021年的情况看,每年发行央行票据12期。从2021年开始,央行票据每个季度2次发行3期总金额为300亿元。2022年2月至8月,央行发行央行票据850亿元,频率和规模与2021年同期完全相同。这些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的经验逐渐丰富,机制日趋成熟与稳定。
“今年1月至7月,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值为1239.2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高出232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新高。按照美元计算,1月至7月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1.5%,远高于9.19%的历史均值。以上二者均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长。”郑后成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表示,一方面,央行票据常态化发行代表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央行票据多倍认购代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越来越看好的信心。中国经济越来越被证明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保持在30%。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大的韧性,中国经济的增长在未来更加可期。这既来自于欧美分化的货币政策,也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实力。
刘英说,在高通胀频加息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当前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引发的全球加息潮,令不少国家的消费、投资等都受到了抑制。面对全球多数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中国采取了相反的独立对策,不是收紧而是降准降息,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我国正在持续推进的各项产业政策和其他宏微观层面的政策选择,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稳健增长。
“中央反复强调,要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安全。目前来看,这项工作正在显现出积极的成效,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中国也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靓丽风景线。”刘英告诉记者,不少国家都在为高企的国内通货膨胀率而苦恼。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这些国家带来较高的债务风险,令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与之相比,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依然总体可控。中国经济也更加稳健,具有更大的可回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其他国家会对我国发行的央行票据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原因。
“这种原因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正在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刘英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