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周的北方和西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游牧部族。他们长于乘骑,流动性大。在殷商时代,他们就不断向东南发展,其中以鬼方和猃狁部最为强大。文王时,曾于击破西戎后建国。武王灭商,定都镐京,接近戎狄。
1、犬戎攻入镐京的路线
犬戎 根据地在今青海的一些地区,大部渗进陕西凤翔府所属各县境内,势力最大。
大戎 分布于今陕西延安地区。
小戎 根据地原在今甘肃敦埠,大都移居今陕西洛川县境内。
骊戎 分布于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康王二十五年,周为清除鬼方部族的侵扰,曾与鬼方发生一次大规模战争。鬼方大败,被俘去酋长4人,兵马1.3万多人。穆王时犬戎日益强大。懿王为着避免犬戎威胁,曾一度迁居槐里,宣王指定秦仲专讨西戎。周朝历代统治者,都密切注视戎狄对京畿的威胁,防御戎狄侵扰,成为周朝国防上的大事。
犬戎盘据凤翔以北山地、占有乘骑快速突击的优势。岐山之起伏山峦,汧陇之丘陵地带,渭河之水深流速,都限制不了戎骑驰突。镐京西北,周朝没有建立强有力的防御屏障,这就形成了犬戎以汧陇地区为基地,通过易于徒涉的渭河,作为侵入镐京的进军路线,向镐京进行突然袭击。
2、申侯与犬戎勾结
幽王继位后,政治上倒行逆施,引起王室内部两种势力的斗争。
郑伯友等人用诗的形式进谏,并未使幽王改弦易撤,周朝政愈加混乱。郑伯友感到这样下去,有亡国丧身的危险,说:“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他接受太史伯的建议,请求把封地改封于“独洛之东,河济之南”,积蓄力量,以备大局有变,能够继续为周政权的支柱。
申侯善于奉迎、专嗜私利、又与握有重权的虢石父等相勾结,狼狈为奸。申侯原为宣王中兴时代的重臣,当幽王在虢石父等包围下做了许多坏事,弄得上下交怨、危机四伏时,申侯未曾进一言。可是当太子宜臼被废黜,自己由侯爵降为伯爵,私人利益受到损失时,他竟丧心病狂,勾引犬戎入侵,犯下滔天罪行。
犬戎盘踞汧陇地区,经常得到树墩域方面西戎人畜等的补充,势力比其他戎狄部落强大。
它虽然也不断向外扩张掠夺,但其目的仅在于抢劫财物。同时,它慑于周朝的强大,对周朝统治中心镐京,本不敢贸然进犯。但在申侯勾引下,犬戎立即发动对镐京的进攻。申侯还出动申国部队,协同犬戎作战。
3、镐京沦陷
经过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缯侯招引犬戎大举入侵,镐京西北方向,竟无阻止敌军前进的任何设施,王室直接统率的主力“六军”,也未力战,致使戎兵长驱直达京郊地区,镐京被围。
幽王把解围的希望寄托于诸侯的勤王部队,但因曾举烽火戏诸使,而引起诸侯愤慨。因此,在镐京被围急需救兵勤王之时,诸侯认为又是王后的娱乐消遣,没有一路勤王之师来解救镐京。
镐京被围日久,勤王援军到达无期,幽王派负责军政全责的虢石父,指挥六军中百余辆战车出城,作试探性的攻击,希望获得胜利,振奋军民士气。虢石父率兵出城,与犬戎一经接战,戎将指挥戎兵,杀震天,发动潮涌似的猛攻,很快就冲散周军的阵势,虢石父本非能战之将,被戎兵杀死。犬戎和申兵见周军溃散,又无人指挥,乘胜紧追猛打,蜂拥而进,翻越城墙,冲进城内。
戎兵进城后,大肆野蛮屠杀无辜人民,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并放火烧毁宫殿和民宅。武王时期开始兴建的周朝政权中心镐京,历250余年后,被犬戎野蛮破坏,化为一片焦土。后人凭吊这个被毁战火的一代名城,不禁感慨地说:
“瞻彼黍于故宫,而离离可叹,鞠茂草于周道,而踧踧堪嗟”。
犬戎冲进城内,幽王惊慌失措,司徒郑伯友于危急中,指挥所属将士奋勇力战,多次击退戎兵对宫廷的攻击,终因戎兵愈聚愈众,郑伯友感到已无力退敌挽回危局,乃王宫前点起火炬,吸引戎兵,另于宫后冲开一条通路,乘夜保护幽王、王后由北门突围而出。
原拟到骊山行宫稍事休整,东奔郑国以图再举。到达骊山后令举骊山烽火,烽火台虽烟冲云霄,仍然没有一路诸侯之师前来援救,遂整队继续东进。终以老弱妇孺等非战斗人员过多,行动迟缓,被犬戎兵追及,层层包围、郑伯友率部左冲右突,刺死戎将戎兵多人。
郑伯友的英勇善战,连犬戎主也敬佩畏惧,不敢轻易接战,下令戎兵发箭射击。最后郑伯友在乱箭猛射之下中箭阵亡,幽王等被犬戎捕杀于戏水之上,王后褒姒被俘。
4、诸侯勤王会师
犬戎入侵,京都危急,再举烽火,诸侯仍认为幽王在行乐消遣,谁也不出师勤王;及至镐京陷落、司徒郑伯友战死、幽王被杀,诸侯们才知道烽火不再是游戏,乃起而积极地组织勤王之师。
而郑伯友封地的郑国,举国上下义愤填膺,行动最快,大军很快开到镐京地区。
郑军在世子掘突指挥下,推进到镐京近郊。掘突激于君父战死的仇恨,不待其他诸侯到达,即向盘踞于镐京的犬戎进攻。由于兵力悬殊,战斗失利,不得不撤退。正在这时,卫军到达镐京以东地区,晋秦两军也分别到达。
此时,镐京地区各诸侯国军队和统率军队的诸侯如下:
卫军 卫武公姬和。
晋军 晋文侯姬仇。
秦军 秦襄公赢父。
郑军 郑世子掘突。
诸侯勤王部队虽云集镐京周围,但由于周王室瘫痪,没有统一指挥各路诸侯的统帅,不但无法协同一致地对犬戎作战,且有被犬戎各个击破的危险。在此情况下,后经掘突的建议并得到晋、秦同意,致推举资深望重的卫武公充当统帅,指挥收复镐京的战争。
5、收复镐京的作战
诸侯联军统帅卫武公姬和以及秦、晋、郑等国侯伯,鉴于犬戎历次侵扰的目的都在掠夺子女金帛,他们攻陷镐京抢到大量金银财宝,必得意忘形。决定利用夜间,分兵进攻镐京东、南、北三门,独留西门不攻,开放一条通路,另派兵埋伏于犬戎西窜必经道路的两侧,以期彻底歼灭犬戎于逃窜的路上,联军的兵力部署是:
由卫、晋、秦军担任对镐京东南北三门攻击:郑军担任伏击西窜犬戎的任务。
诸侯军利用日暮,分别进入攻击发起位置,乘黑夜攻进城内与犬戎兵交战。卫、晋两军奋勇作战,但比较秦军则有逊色。
秦襄公指挥的秦军,习惯于对戎战斗,因而给犬戎兵杀伤最大。最后犬戎兵在城内被诸侯军击败,乃由西门出城逃窜。但因掘突指挥的郑军兵力有限,加上兵车行动笨拙,缺乏机动灵活性,以致没能堵住西窜的犬戎。犬戎主和他的几个将领漏网,逃回汧陇,略事休整后,继续窜扰丰镐,危害王畿。镐京遭受战火,已残破不堪,失去了中兴时期都城盛景。这一仗虽取得了收复镐京的胜利,但由于没有歼灭犬戎的基本兵力,所以并未全部达到战略目的。
6、战后重大举措
镐京收复,城垣残破,汧陇犬戎仍经常骚扰。面对这样的现实,周朝统治阶层对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发生了争议。
以新任王室司徒卫武公姬和为首的一批大臣和诸侯反对东迁洛阳。姬和指责申侯的借兵犬戎为“开门揖盗”。认为在京都残破之际,应当励志自强,节约爱民,练兵训民,俘彼戎主,湔雪前仇。
“若隐忍避仇,弃此适彼,我退一尺,敌进一丈,恐蚕食之忧,不止岐丰”。
姬和还强调说:
“镐京左崤函、右陇蜀,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洛阳虽居天下之中,其地平坦,四面受敌。弃镐京迁洛阳,恐王室自是衰弱”。
以王室大臣太宰周公喧为首的一批官僚赞成东迁洛阳。周公喧批驳姬和的说法“乃安常之论,非变通之见”。他说“宫阙焚毁,营建不易,劳民伤财,西戎乘隙,何以御之”。强调:“犬戎长驱,民心瓦解,误国之罪,谁能任之”。
被废黜的王子宜臼,于王室内部矛盾冲突斗争和镐京两次战争期间,都在申国避难,对申侯招引犬戎入侵的战争场面没有丝毫感受,及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杀与镐京收复后,被迎接即位,是为平王。
他由申国回到战后的镐京,看见残破首都已非战前的豪华壮丽盛景,根本没有在艰苦环境中恢复创伤、重整王业的雄心壮志。而是畏难苟安,贪图享受,同意周公喧等人迁都洛阳的建议,姬和的有政治远见的意见竞被否决。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室决定放弃镐京,把统治中心东迁洛阳。这是在周朝统治时期内形成前后两个完全不同阶段的重大事变,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西周镐京之战的失败,在军事上的主要原因:
一是没有对北方和西北方分封得力重臣,作为京师的屏障,加之有申侯和缯侯的部队作为内应,致使犬戎长驱直入;
二是作为周天子的基本武装力量的所谓“西六师”,由于多年朝政的混乱,军无斗志,经犬戎一击,迅即溃散;
三是周幽王把调兵遣将的烽火,作为取悦于宠妃的儿戏,失去了在紧急情况下作为调集军事力量的基本手段,这就使得犬戎轻易取得了夺占镐京的胜利。
在诸侯勤王反攻收复镐京阶段,各国诸侯虽也推举了卫武公姬和为联军统帅,但实际上姬和并未直接统率各路诸侯军队,因而诸军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军。
更为失策的是担任伏击歼敌任务的郑国军队,兵力单薄,反应迟钝,既没有歼灭犬戎的主力,也没有擒杀犬戎的主要将领,使其基本上保全了有生力量,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