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简称《方案》)、2020年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印发通知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各地积极推进。《方案》指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其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功能拉近了大众与国家文化公园的距离,是人们与其文化内涵的情感链接。深入挖掘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旅游转化,让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在旅游休闲活动中代代相传,是近年来各地高质量建好国家文化公园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之一。那么,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如何体现旅游属性,各地通过哪些方式吸引大众走进这些空间——
河南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河北发布2022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山东公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当前,各省区市不断抓规划、抓项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通过一个个公共属性极强的开放空间呈现长征、长城等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引导人们通过旅游休闲的方式走进承载中华文化的独特空间,传承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
与时俱进的文化空间
在江西赣州,每个县区都能找到长征遗址、都有长征故事。“走一段长征步道,吃一碗红米饭南瓜汤”是很多到信丰县旅游的人们的出游目的。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信丰县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长征文物“活”起来,全面、立体、生动地讲好长征故事。
瑞金市云石山乡正在打造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重点展示园,目前已经着手准备兵器博物馆的布展。该展示园以中央红军出发准备为主题,通过旧址内部展陈提升和互动性、体验性展览设施建设,提升展陈能力,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副馆长杨艳华说,展示园将通过增设智能讲解员、AR导览系统等展陈方式,切实增强红色历史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教育力。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来这里旅游像是追寻信仰的脚步,重温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来自山东的李姓大学生在他的游记中这样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于都长征学院、长征历史步道、夜渡于都河剧院等项目开放后,一定能让人更加沉浸式地体验长征历史,于都县也将会成为长征旅游标志性地区。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年为观众提供普及运河文化、展示运河精神的服务,展厅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陈列,包括“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等展厅,全方位展示运河文化。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介绍,今年暑假期间,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手工体验、研学等活动,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其中,“运河十二时辰·运河十二人生”研学活动借助馆内藏品、展陈,设计12个发生在运河边的故事,以集开放式、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为一体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沿着运河前往京城体验殿试,一路上,他们能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史、学习漕运过斛相关知识、认识运河沿线遗产点、体验猜灯谜和投壶游戏。“这种活动主题新颖、形式活泼,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深受家长和青少年喜爱,名额一开放就‘秒没’。”叶艳萍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截至目前,今年暑假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接待观众约6.5万人次。
串点成线的路线规划
日前,江苏省宿迁市开展“喜迎二十大 看宿颜迁变”学习体验活动,发布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宿迁段)线路等6条旅游路线,路线包括皂河龙运城、运河湾公园、运河祈福园等与运河文化相关的景区景点,吸引市民游客走近运河文化、了解运河历史。
近年来,各地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深挖当地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发布精品旅游路线、推荐游玩方式等,促进各国家文化公园的文旅融合区建设,让长征、长城、大运河等文化“活”在当下。
此前,为传承好长征独特的红色基因,助力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湖南编制发布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自驾游地图》,该地图以“传承红军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展示了湖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核心红色旅游资源和交通信息,为游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长征红色旅游指南。地图描绘了中央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路线,直观呈现出湖南省长征文化影响区,并标注了沿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展示点和相关红色旅游节点。同时,地图还规划了“不忘初心”“湘西火种”“英勇之师”“神奇湘东”4条红色自驾游路线,为游客提供红色旅游路线参考。
北京去年发布了10条长城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包含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八达岭水关长城等长城沿线景区。据介绍,长城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对长城文化的输出进行细化,结合游客需求细分为四季休闲之旅、文化传承之旅、生态文明之旅、红色信念之旅及艺术陶冶之旅,涵盖历史沉淀、非遗技艺、冬季冰雪、亲子乐园等,通过鲜明的主题与特色达到“在体验中热爱、在热爱中传承”的长城文旅资源开发目的。
“循着河北发布的‘金色长城——中华文化展示体验之旅’,我和朋友从北京出发,一路上欣赏了长城沿线的戍边军城镇边城、鸡鸣驿城等,体验沿线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打树花等,在感受大好河山的同时了解不同风格的古城古堡建筑和防御体系。”北京游客杨飞说,关注到河北发布的12条长城旅游精品路线后,他和朋友利用一个周末,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长城文化游,感受到了不同于“到此一游”的沉浸式深度游,对长城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形式多样的创意表达
近年来,各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省区市加大对五大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不少地方加大研究力度、转化研究成果,遵循创意化、生活化、IP化、智慧化、共享化原则,将长征、长城等背后的历史故事及精神文明以沉浸式演艺、光影秀、数字化等方式呈现给游客。
陕西黄河文化公园建设相关规划提出,要依托延安革命旧址群,深刻阐释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等旧址蕴含的历史价值,活化展示黄河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开发“圣地延安”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和研学旅行线路。依托《延安 延安》《延安保育院》等红色演艺产品,打造“圣地延安”品牌演艺体系和红色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黄河颂》等融入各大景区。
赣州于都长征源合唱团去年完成了第500场《长征组歌》巡演,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沉浸式观演体验,在气势辉煌的旋律中将游客带入革命年代、传唱长征精神。据介绍,目前,赣州市正在加强长征文化的研究和创作,重新排练的《长征组歌》也将于今年10月与游客见面,营造浓厚的长征文化氛围。
秦皇岛山海关古城联合东罗城沉浸式演艺公园、孟姜女爱情小镇、沉浸光影剧《长城》等,建成集参观游览、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海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区。其中,《长城》包含复活、出征、离乡、筑城、天下、光明6个篇幅,体现了“江山永固,长城不老”的主题。据介绍,该剧根据剧场建筑特点,以长城为主角,使用机械、升降、威亚、风雪、投影等舞台技术,打造立体式舞台,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成为游客了解山海关的一把钥匙。
“在江苏扬州东关街‘千秋粉黛’剧场听一曲扬州清曲《悠悠运河柳》,在品味扬州园林之美的同时,感受扬州人文风情,特别惬意。”江西游客戴女士对去年扬州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在园林中进行的演出。她介绍,“千秋粉黛”将扬州曲艺与非遗糅合在一起,在展现扬州运河名城特质的同时,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江南情趣。
沿着红军足迹感悟长征精神
易 明
▲ 四渡赤水纪念馆 受访者供图
“1935年1月至3月,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滇黔边境地区,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在赤水河上来回四渡,以不足4万之师,摆脱了国民党40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暑期的一天,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内,一群孩子津津有味地围着讲解员听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之一。
趁着暑假,家住遵义的刘先生带着孩子开启了周边游。“孩子小时候,我主要带他避暑休闲、爬山玩水,现在孩子10岁了,我开始带他参观游览人文历史类的景点。遵义流传着很多红军故事,孩子对军事感兴趣,红军的长征精神对他的成长有很大激励作用。”刘先生说。
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吕相璇介绍,为了让文物“活”起来,纪念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说话”,撰写了《红军买药的中华苏维埃纸币》等文物故事,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精准施策的总体思路,科学地保护利用和展示革命文物。
刘先生和孩子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的上一站是土城古镇,接下来他们将去往女红军纪念馆。他们的路线正是习水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毛泽东与四渡赤水陈列室—朱德与四渡赤水陈列室—耿飚长征陈列室—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
习水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的县之一,也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其中第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留下了众多遗址遗迹。土城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一渡渡口的主战场。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在此打响了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如今,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土城镇成为热门的红色旅游“打卡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
土城古镇历史上曾因川盐入黔而兴盛,后因红军四渡赤水而驰名。在土城老街,小青瓦、石板街、黔北民居古朴悠然,盐码头、船帮、茶馆及古酒窖写满沧桑,毛泽东住居、朱德住居、耿飙纪念馆、红一军团司令部驻地等旧址……长征文化、商埠文化、茶馆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为传承女红军精神,发掘土城的红色文化,习水县在土城古镇建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展出无数女红军中最具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的事迹,包括蔡畅、贺子珍、康克清等,用图片、文字、实物展示了女红军忠诚、正直的赤子情怀,展示出她们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习水发起青杠坡战役,进行了长达62天的转战,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有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群、战地医院遗址等。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据介绍,未来几年,习水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围绕习水县长征红色场馆群文物保护及陈列、习水县土城红色民宿客栈群、四渡赤水沉浸式体验剧等项目展开,大批优质的红色旅游产品将吸引更多游客沿着红军的足迹,感悟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
沉浸式体验千年运河文化
张莹莹
▲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供图
河南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至今还保存着通济渠(洛阳段)、含嘉仓、回洛仓、常平仓、子罗仓、新潭、漕渠、天津桥、月陂、南市、南关码头、隋唐洛阳城等运河遗址遗迹。如今,古老的大运河“遗珠”在洛阳正重新焕发活力。这从暑假期间备受游客欢迎的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里可见一斑。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2.2亿元,占地面积750亩,除建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还将建设隋唐大运河桥坊公园、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体验廊等。游客在此不仅能参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欣赏隋唐大运河情景展示,还能畅游码头、亲水游玩、休闲放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丰富的展品、现代化的展陈技术等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使该馆迅速成为洛阳市文旅“打卡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曹琥介绍,该馆自今年5月18日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观众35万人次,暑假期间还成为很多学生的研学基地,每天5000个预约名额时常被一抢而空。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整体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设计理念,充分展示大运河遗产的文化内涵。据介绍,该馆展厅共有3层,展出了从大运河相关文物中精选的近400件(套)文物精品,包括隋代石狮子、西周回字纹青铜鼎、唐三彩天王俑等。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试图将隋唐大运河整体“搬”进展厅,让观众更具沉浸式体验。比如,在一层展厅中,在展示大运河调节水位的“连通器”原理时配备了模型,方便观众理解;在二层展厅中,观众可以走进从原洛阳棉纺织厂厂址整体搬迁来的隋唐时期粮食仓窖遗址,通过搭造的新潭码头、南市等场景,“穿越”回隋唐时期,感受隋唐大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还能跟着墙上的古汴河河道剖面,观赏来自不同年代的沉积物,感受大运河历史变迁的“时间密码”。在三层展厅中,“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讲述了一粒米从征收、运输至到达的全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多媒体形式充分展示了运河漕运的巨大作用和功能,观众可沿着脚下的“运河”走向,逐步了解漕运征收、运输、抵达3个不同场景的故事。最后,观众可以观看“城与运”沉浸式环幕影片作为尾声,将隋唐大运河沿线的一个个城市串联起来,生动展现城市与运河的千年邂逅。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认为,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流淌的文化,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将“流淌的文化”具象化,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们在赏析、休闲、体验、健身、旅游的过程中,增强文化的存在感、传播力及影响力。洛阳作为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提升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地位、改善商业服务环境与功能的重要载体。
到济南领略齐长城风采
苏 锐
▲ 齐长城锦阳关遗址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刚过去的暑假,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的客流较去年有大幅增长。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沿线涌现出一批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的景点,成为吸引群众体验游览的生力军。
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宏大的文物古迹之一。齐长城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起源,一路向东经7个市共17个县(市、区),直至青岛西海岸新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全长641.32公里。
其中,齐长城济南段现存遗迹共有108段218公里,约占山东段总长度的1/3,沿线有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三大关口和天门关、胡家庄关等13个小关,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锦阳关和青石关。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对于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进行了整体调研和规划,今年4月,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沿线的锦阳关提升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北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齐长城步道工程、齐长城绿道工程、锦阳关齐长城遗址博物馆、非遗博物馆、齐鲁古道商业街、生态民宿、运粮河景观提升等项目,形成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如今,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沿线仅民宿就超过100家。
济南游客钱冰梅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她表示,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沿线的景色非常秀丽。今年暑期,她与几位朋友根据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出游手册,游览了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的3座山头。当地的历史遗迹、人文民俗都是彰显济南地域文化的载体,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
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青石关村党支部书记焦玉强介绍,青石关村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文化要素密集。但是,这些文化遗产毁坏严重,抢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当地应通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转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济南市提出,未来将拓展创新齐长城文旅产品和业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齐长城本体保护、服务管理、产品开发、旅游体验等方面的赋能应用,开发云演艺、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云剧场等线上文旅新业态;充分利用沿线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资源,加快推进齐长城乡村旅游带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省级旅游重点村、民宿集聚区等建设,积极打造“长城人家”民宿品牌,健全完善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标识系统。
2022年8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走,去国家文化公园打卡》
责编:陈晓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