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带给世界以重大影响。“礼是郑学”。在“礼”的推广发展过程中,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郑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22年8月21日上午,一场“继先贤遗风 承儒家血脉”冠笄礼活动在郑玄故乡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郑公街道隆重举办。30多名峡山籍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高三毕业生参加活动,“成长、感恩、责任”,在古乐之中,他(她)们行冠(笄)之礼,传千年礼仪,植成人责任;谒郑玄之祠,继先贤遗风,承儒家文脉。
潍坊学院郑玄研究院院长王宪明在仪式上指出,郑玄先生是东汉末年著名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遍注群经,所著《三礼目录》一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礼仪体系,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理论基础,郑玄因此成为孔子之后的礼学“不祧之祖”、百代礼宗。《后汉书》评价是“玄定义乖,孔书遂明”,古人云“郑公一出,礼仪乃明”,孔子三十二世孙、唐朝大学者孔颖达也说“礼是郑学”,关于礼仪的学问皆是郑玄之学问。郑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学术的许多领域之影响至深至巨至今,“礼仪之邦”的礼仪,正因为郑玄才能发扬光大,延续至今。
峡山区党工委委员、峡山水库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侯振祥说,峡山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地方,这里潍水文化、郑玄文化、獬豸文化源远流长,大禹曾来治水,韩信在此将兵,成就了以少胜多的潍水之战。这里是经学大师郑玄的出生地,因其遍注群经,方使中华文脉、礼仪文明得以传承。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峡山,注定是文旅名城。
今年以来,峡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出台扶持政策,有序推进“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农家书屋补充更新等工作,送戏、送电影1100余场。开展省级文保单位岞山火车站旧址修缮、郑玄墓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大大提升了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举办了庆“七·一”喜迎党的二十大百姓大舞台民间文艺演出、2022峡山首届光影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参观游客达12万余人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峡山更是一座教育名城。2022年,峡山区被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潍坊市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实验区。中考、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高考本科上线首次过千人,峡山学子有了更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长自己的机会。希望学子们珍惜当下,不负韶华,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郑公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军表示,峡山区2022级大学新生“冠笄礼”的举行,对郑公街道全面打造“峡山区礼仪之乡先行示范镇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郑公街道“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青年一代心中留下知书达礼的火种。郑公街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建设“生态、开放、活力、幸福”山水名城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和“峡山区礼仪之乡先行示范镇街”为目标,发挥历史文化和生态产业两者的拉动作用,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实践,趟出一条生态文化旅游致富之路。
据了解,此次峡山区“冠笄礼”是基于郑玄所著《三礼记》中《仪礼·士官礼》和“程朱理学”中南宋理学家朱熹沿用《书仪》之礼而著的《朱子家礼》所述而行。仪式以周礼为本,沿用北宋司马光所著《书仪》中简化之仪典而行,故服化造均采用宋制。此次仪典以“冠笄礼”为名,是为《书仪》中述,男子十二至二十岁可行冠礼,故为高考新生行此礼,立其成人之名。
峡山区将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大儒郑玄、朱熹等历史文人的深厚造诣,以郑玄故里及朱熹讲学地为中心进一步打造峡山区文化礼仪氛围,同时以龙且冢、凉台遗址为载体进一步打造以“潍水之战”为中心的旅游项目。同时以两个中心扩散,开发文创产品和文旅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另据了解,本次活动为峡山区对郑玄“礼”文化传承的首次探索,后将在郑玄故里进一步加大对礼学的探索,融入更多“礼”文化元素,扩大典礼规模和形式,弘扬中华礼学,助力峡山区“礼仪之乡”打造,助推环湖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