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 “双碳”绿色发展战略,8月25日,由广州市散装水泥与建筑节能管理中心指导、广州市混凝土行业协会主办的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线上培训在广州举行。培训邀请多位专家学者,纵论“双碳”背景下混凝土行业的现状、发展方向、法律法规、技术讲解等内容。
培训主会场
在2020年,我国就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就目前而言,我国仍处于高速推进基础建设的进程当中,建筑业碳排放占比较高,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建筑材料碳排放在建筑业当中占比28%。由此可见,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当中的重要材料,决定了其在建筑领域需要发生从减排脱碳到产业链更为深层次的变革。
据广州市散装水泥与建筑节能管理中心主任邢华伟介绍,目前,混凝土行业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能过剩现象逐渐显现。2021年,广州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约1.4亿立方米,实际生产量只占设计产能的40%左右,产能过剩现象值得关注。二是绿色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持续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特别是国家公布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计划后,预拌混凝土行业作为资源应用下游产业和高耗能行业,将面临“能耗双控”的严峻考验。三是诚信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行政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
培训分会场
近年来,在混凝土行业有一个流行词,即“低碳水泥、低碳高性能混凝土”,这正是在混凝土的生产、施工方式、废弃物循环等各环节当中做到全阶段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原料方面尽可能利用各种废弃物;生产方面要提质增效、减量发展;流通方面,散装比袋装节能减排显著,电动汽车替代传统车辆,比烧油车辆更加节能减排;深加工方面,预拌混凝土正在向装配式建筑需要的专用混凝土性能要求方向发展。
随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逐渐兴起和发展,这一可以使得碳排放减少30%的新型建造方式是混凝土发展绿色之路的有效转型方式。此外,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牵头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建筑废弃物有效回收利用政策,也同样有助于混凝土行业减少碳排放。
目前,广东省正积极推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混凝土企业要把绿色生产作为常态化工作来管理。广州市混凝土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胜文在会上介绍,截止目前,广州市已通过绿色生产达标并正常生产的混凝土企业有99家。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当中,混凝土企业往往成为降碳环保痛点之一,水污染、噪音、固体废物等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凸显。但随着省、市一级相关法律条例的逐渐完善,相信该情况也将逐步得到规范。
混凝土行业未来的绿色发展之路怎么走?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钟开红指出,除技术创新外,在管理上进行创新也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双碳目标”放在政治高度引领企业发展,做到绿色生产常态化;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设备转型升级,提升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思维创新。
邢华伟提出,要用长远眼光谋划提升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行业还应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2.0版升级。通过建立企业用能用碳统计制度等,探索低碳混凝土发展路径,积极参与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固废消纳。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向生产预制装配式部品部件转型,或与大型砂石生产企业建立全链条一体化生产基地,向混凝土衍生领域发力,不断推动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出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同时,管理要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大家要勇于创新,加大精细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资源投入,探索绿色智能厂房,积极参与建材集中采购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协作平台建设,串联生产、建设和运营各阶段,实现全过程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不断推动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建设报记者/姜兴贵
8月10日,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协会由陈光会长带队,组织会员代表参加了以“绿色低碳,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22广州国际混凝土与砂浆展暨绿色发展大会”,此次大会由广东省砂石协会、广州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东莞、深圳、中山等行业协会协办。
协会还组织会员代表参观了混凝土上下游产品展,包括混凝土搅拌设备、检测设备、ERP智能设备、砂石分离设备、矿山机械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干粉砂浆生产设备、环保设备、混凝土外加剂等,同时还参加了“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产业延伸推广论坛”,听取了《双碳环境下混凝土/砂浆行业发展探讨》《建筑干混砂浆应用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绿色砂浆建材生产工艺与设备技术》等行业的主题报告。
协会表示,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却受益匪浅,不仅让会员代表们领略了行业展览盛会,还近距离感受了行业科技创新的力量。
(姜兴贵)
考纳斯之家
考纳斯之家是带地下室的两层建筑,它的构成保持了考纳斯现代主义的精神,混凝土面层上设计的圆形窗户给建筑带来了现代主义的印象。由两个体量组合成的钢筋混凝土住宅被嵌入一个颇具表现力的下降地形中,因此建筑本身只会进一步突出地块的坡度。
这个矩形的地块被景观丰富了起来,而垂直的镂空混凝土栅栏为人行道引入了较小的尺度。
建筑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混凝土立面示人,展现其自然之美,而其粗糙的工业纹理被玻璃软化,与玻璃的轻盈和脆弱形成鲜明对比。这座建筑以其干净、原始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旦经由建筑物的玻璃部分进入建筑物,内部空间就会打开—— 透过玻璃可见的内院和露台,增强了体量的悬浮印感。露台另外设计有矩形混凝土支撑,和立面上重复的圆形开口。
(据建筑设计)
◎ 编审:朱启同
◎ 美编:彭一哲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