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告别迟暮衰朽的课堂,是我们自我救赎的路径之一

0
分享至

看点随着新课标出台,语文学科地位越来越高,可语文教育的困境依然明显。长久以来,语文学科因为停留在文字层面、作为应试工具而存在,竟让孩子畏惧母语、畏惧经典。如何追求理想中的语文教育?外滩君专访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教师王君。她的“青春语文”课堂,以心灵素养和幸福素养为目标,打通语文的活法和教法,让经典文本与孩子的生命相融合,可谓别开生面。

文丨柯察金 编丨Jennifer

今年春天抛出的新课标,就要在秋天落地实施。语文科目的总课时增至20%~22%,妥妥占据“C位”。无怪乎许多人都说,语文越来越重要了。

语文的地位提高,当然是好事:孩子学好语文,不单是为从容应对考试,也是获得真正受用一生的财富——语文是门特别的学科,入眼、入脑,也入心。一次精彩的课堂,往往会给孩子的灵魂留下经久不衰的震荡与回响。

可也恰是心灵小路,最为“曲径通幽”:语文教育的上限太高了!名篇常有,好课难求。

更多时候,我们困惑于传世经典何以未能化作精神养料,反倒变成孩子被动接受的课业负担?孩子何以畏惧阅读,畏惧写作,畏惧“周树人”,畏惧自己的母语?……

而在语文的第一线,有这样一位老师: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张亲切的娃娃脸,把每一次教学现场,都变成春风化雨的生命现场

她坚信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孩子;她的课堂有深度有广度,也有浓浓的思辨和满满的幸福;她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终点,必须得更进一步,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探索生命幸福之道……

近日,外滩君拜访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教师王君,切身感受到名师的风范与智慧。

王君:

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

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

北京大学等全国多所大学

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

三尺讲台,耕耘三十载:90年代下乡到重庆的乡镇中学,王君凭借出众的教学能力和一级一级的赛课,从农村一路到市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再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到现在的清澜山。教过的学校涵盖所有类型,教过的学段覆盖小、初、高到研究生……

透过王君老师对多年教学经验与心得的分享,我们也寻到了语文教育的另一番样貌、另一重高度。

打通活法和教法,

让文本为孩子而服务

王君老师的课,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青春洋溢——师者有神,学生有光,整个课堂像是一泉活水。

实际上,她曾对自己的教学有过一个著名的提炼和概括,正是“青春语文”四字。“青春语文”不是某种理论,而是一种追求,是对理想中语文教学生命状态的直觉。

为什么孩子会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语文?王君认为,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和学习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然而语文“教学”其实没有意思。

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是在教语文知识、应对考试,但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工具,还是思维工具,情感工具——一定要把语文“教学”变成语文“教育”,一定要让孩子觉得,眼前的文本与他们息息相关,或者说就是为他们而服务的。

王君老师公开课

以王君老师的一堂经典课为例——这堂课正是她下意识地达到心灵素养和幸福素养的目标——要打通语文的活法和教法。

她敏锐注意到,现在的孩子对于语言暴力缺乏自觉的认知,很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接收者、传递者以及受害者。暴力系于语言,亦解于语言,一节真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熏陶情感和教孩子为人的群文阅读课《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便应运而生。

王君老师巧妙选取了《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出自《城南旧事》)三篇极其经典的文本,借以分别阐释亲人之间的语言暴力,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以及大人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而让孩子与文本联结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王君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循循善诱,给孩子创设语言暴力的实情实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代入角色中,深入体会人物的形象。

比如让学生扮演胡屠夫(小说里范进的丈人):

王君:(描述过胡屠夫的职业后)要演绎这段话,请问你表情是现在这样温润如玉吗?

学生:不是。

王君:那应该是什么表情比较合适呢?

学生:气愤,愤怒的表情。

王君:对的,气愤的感觉,你会气愤吗?

学生:会。

王君:我再问你,你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范进和你对话,你在教训他,速度是快还是慢?

学生:速度快一点好。

王君:你的感觉是完全正确的,那语调高好还是低好?

学生:哦,语调应该下沉一些。

王君:(笑)看来你还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一般骂人都是吼叫,音调高……

这种有趣的课堂互动,真正做到入情入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拥抱文本、亲吻词句,切身体味不同形式的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孩子们也感受到,冷冰冰的铅字似乎一下子活起来、立体起来,同自己生活和生活经验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王君与青春语文》王君著

王君老师强调,唯有让文本与孩子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老师与学生之间、语文与孩子之间,才不会“隔着”。

说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二者之间到底有无主次之分?在王君看来,这两者之间的争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如果任何一堂语文课只强调工具性,或者干脆把工具性丢掉只谈人文性,都是大有问题的一堂课。

“出现这种犹豫与争论,一定是因为我们的老师仍不够成熟。但凡一堂好课,一定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情感,语言和审美之间的自然融合、自然平衡,而不是互相‘打架’。”

语文教育,

应追求“空明之境”

语文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涉猎极广、发散性极高。但一节语文课,是否真能如“野马脱缰”?这也是王君在给年轻教师们做培训或讲座时,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聚焦”

小的层面看,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大的层面看,人的生命有涯。以有涯随无涯,唯一的办法是聚焦:从日常生活开始,就要聚焦;在课堂上,一定要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去把它搞透。

“一堂课最怕的,就是啥都讲,但啥都蜻蜓点水没讲明白——所有不好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聚焦。

王君老师公开课

那么,怎么聚焦?聚焦和发散什么关系?王君老师讲苏轼的课堂案例,或许足以解此疑惑。

《记承天寺夜游》,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篇;苏东坡,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士。这样的文、这样的人,可延展、可发散都太多太多——王君老师如何切入,又如何将其讲得出彩?

全文百余字,王君老师独拎出两个字——“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就这么一个词,一个支点,撬动了整堂课、整篇文。课之伊始,她便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月是空明之月,人是...之人?

学生们开动脑筋,答“悠闲之人”、“寂寞之人”、“乐观之人”、“豁达之人”……并给出论据。王君老师一一点评,或提出问题,或加以赞许,并在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月是空明之月,人是空明之人。

王君将上课比作“烹菜”,一百来字的课文,要怎么烹调才好吃?拿苏轼这堂课来说,最妙即是抓住“空明”——“空”字容易被理解作“什么都没有”,但其实在说文解字里,“空”是承担,有所承担,才能进入一种渺远空灵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苏东坡眼前的月是空明之月?那是因为他这个人是空明之人!

有了这个“空明”,整堂课的立意一下子支撑住了,思路鲜活了。而在此基础上的发散,也变得驾轻就熟。在聚焦的基础上,王君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拓展:要怎样看苏轼这个人?

她提供了一个条理清晰的思路,研究一个男人,就是看他跟世界的四个关系:

首先看他怎样对待女人,这决定着一个男人的质地;

其次,看他如何对待父母、兄弟,经营大家庭;

再次,看他在职场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同事;

最后,关键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心理学上有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用这样一棵思维之树加以串联,孩子们更了解苏轼这个人,也更体会到苏轼之“空明”,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再只是字词句段,而是境界高好几层。

王君老师说,语文的状态最好的是苏轼赏月的状态:空明之境,空明之友,空明之眼,空明之心……慢慢地稳稳地,中庭信步,深夜不倦、不惑。

“课,一清如水;人,明心见性。”

让老文本出新意,

贴近孩子的生命发展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语文难,古文尤其难。提起经典,我们动辄言“浩如烟海”,但在孩子看来,或许是种隔着千年的陌生感和疏离感。

王君老师很多精彩的课堂,都是在讲古老的文本,但在她的课上,孩子们却同样是津津有味、讨论热烈。

比如讲韩愈的课文,《马说》《师说》等等,已被讲过千遍万遍,王君老师却另辟蹊径。

她联想到近几年很火的“吐槽大会”,灵光一现:

韩愈不就是史上最强的“吐槽者”么?韩昌黎最有力的创作,不都是对他当时政治文化强有力的思辨么?这些实际上就是在吐槽,高级的吐槽!

于是便设计《向韩昌黎学“高级吐槽”》的写作型文本课程:从“吐得巧妙,构思新”“吐得精准,逻辑严”“吐得酣畅,表达爽”“吐得成功,结果好”四个层面,引导孩子沉入文本,再一次打通文本与现实。

又比如讲刘禹锡,王君老师取了个惊为天人的主题叫:《这么爽的人生,你敢不敢要?》,看似“雷人”,但上完课后孩子们会发现,老师的点拨实则一针见血,把刘禹锡其人其诗归结得恰到好处:

刘禹锡少年成名,19岁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22岁进士及第,后来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王君带学生梳理了刘禹锡一生的诗路,诵读他最经典的14首诗歌——一品再品,刘禹锡过得确实很爽啊!一是身体好,二是才华高,三是价值观坚定。一辈子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

但“爽”完以后,王君老师接着展示了刘禹锡人生境遇的另一面:屡遭贬谪,连带家人颠沛流离……如此的活法,赞同么?想要么?

在孩子们但议论纷纷中,她继续补充:刘禹锡这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怎么忍。然而连《清平乐》中的宋仁宗都是要忍的。不忍的一面是活得很开心,但另一面,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顺着刘禹锡,王君老师接着延伸,谈到刘的“铁哥们”柳宗元。如果说是刘禹锡的一生是首酣畅的进行曲,那么柳宗元几乎算是抑郁症患者。主题陡然一转——《这么“不爽”的人生,我们敢不敢悟?》

王君以三步,让孩子快速品味柳宗元的代表作:

展示几首《江雪》的英文翻译,看哪首译得最妙;

播放几支唱《江雪》的歌,看哪支唱得最好;

又拿出几幅画《江雪》的图,看那幅最贴近诗人心境……

咀之嚼之,孩子们直观地进入到柳宗元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他与自然相互对峙而非融合的孤独姿态。这时候回过头再看苏轼的“空明”,也愈发能理解人生的“另一种段位”——旷达

王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总是巧妙赋予文本一个较高的主旨,让经典文字旧貌焕新颜,极快地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贴近孩子的生命发展。

如此丰富的素材,如此深入浅出的思考,到底是怎么办到的?王君老师表示,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不是找不找得到,而是用不用心找。

即便课堂之外,她也始终保持着以语文思维看待世界,时刻把生活中的事物与经典文本结合起来。她有两句深刻的话:“优质的文本自身就是一种教学法”;“万事万物皆是文本”。

《更美语文课》王君著

我们的语文教师,

到底还差在哪些方面?

对于新课改,王君老师表示欢欣鼓舞,因为这其实也是多年来,她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所一直倡导与践行的。但改革的信号枪往往跑得比现实快,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已经准备好前行?

提及语文教师队伍,王君老师谈了四点肺腑之言:

第一,大部分老师的视野与格局尚未放开。

60、70乃至80后出来的老师,“都是被应试教育绑着的一批人”,而且自己意识不到被绑着。思维方式,备课方式,讲课方式,都还延续着以前那一套,难以实现自我解放,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文化积淀不够。

“包括我自己,越教到后面,越觉得我们的文化积淀,语文学科本位的素养都是不够的——作为语文老师,真的是必须让自己成为一条大江大河,而且是永不枯竭的大江大河。

语文老师是最需要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一个职业。她坦言自己如果哪天没读书,就会觉得自己这一天都白过了。

王君老师

文化积淀不够,将是致命的短板:无法在文本中看出东西,找出新意,遑论让文本走进孩子的心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三,太保守。

有些老师固执地要捍卫所谓“语文学科的本体”,比如不要丢掉传统的文字书写,不要干扰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这些都没问题,但不要把大千世界拒之门外。应该坦荡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师教书的方式也一定要和孩子未来面对世界的方式、未来的生存方式同步。

王君一直有个理念,叫“素养打通,素材打通”:语文课堂的素养不光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历史素养,心理学素养,政治素养,甚至数理化素养,即多学科联合、多素养联通;

至于素材,只要是能够为语文所用,不论音乐、视频、网站……都可以拿来,把教室的墙“推开”,让课堂开放。要让学生以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去学习语文。“如果你看到的永远只是语文课本那点字,真的就是‘画地为牢’了。”

第四,老师自己活得不够丰富。

王君老师强调,作为老师,要在自己的条件之内,尽可能地活得无限丰富。“如果语文老师自己活得不够精彩,那么他的语文课也很难真正精彩。”

她最自豪的事情便是通过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和改变了很多师生,“共同倡议,建立了一种活法,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方式。”

她是个长跑爱好者,每天不管多忙,至少都要跑5公里。在学校,课间短短的10分钟,跟学生们一起在走廊练习深蹲;工作之余节假日,也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跑步,一起健身。

王君老师生活照

此外,这么多年来,王君老师笔耕不辍,把写作当成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迄今已出版过24本专著,在杂志、媒体上的刊文从未间断……她也鼓励身边的老师一起读书写作,有十多位老师在她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在她眼里中,一个老师怎么活,他就会怎么教。活得青春灿烂,就教得青春灿烂;活得老气横秋,也就教得老气横秋。生命的状态即是课堂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与年纪无关。有白发苍苍的“青年”,也有青春洋溢的“老人”。

“课堂的迟暮衰朽,已经让长期身处一线的我们自己都忍无可忍了,追求‘青春’的课堂,也许是我们自我救赎的路径之一。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明年是蛇年,双春闰月加青蛇,这四种人要穿红,万万不可忽视

明年是蛇年,双春闰月加青蛇,这四种人要穿红,万万不可忽视

灿烂夏天
2024-11-18 22:16:18
从商业传奇到被执行3.5亿,史玉柱跌落神坛,脑白金也救不了

从商业传奇到被执行3.5亿,史玉柱跌落神坛,脑白金也救不了

乐观的清风拂柳
2024-11-18 21:43:05
为何小区里,有越来越多的房子“宁空不租”,过来人说出大实话!

为何小区里,有越来越多的房子“宁空不租”,过来人说出大实话!

装修秀
2024-11-19 11:30:03
悄悄升西部第一,刷新NBA纪录!你们要这么打,西部可失去悬念了

悄悄升西部第一,刷新NBA纪录!你们要这么打,西部可失去悬念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4-11-19 00:12:44
小鹏汽车季报图解:营收破百亿,交付46533辆,净亏18.1亿

小鹏汽车季报图解:营收破百亿,交付46533辆,净亏18.1亿

雷递
2024-11-19 20:24:20
勇士最菜之人露原形!三项命中率39%+20%+66%,没交易掉他亏大了

勇士最菜之人露原形!三项命中率39%+20%+66%,没交易掉他亏大了

老王大话体育
2024-11-19 19:53:40
该摆烂保选秀权了?76人为摆脱霍福德把25年首轮给了雷霆 前6保护

该摆烂保选秀权了?76人为摆脱霍福德把25年首轮给了雷霆 前6保护

直播吧
2024-11-19 11:50:27
上海一英俊小伙只因长得太帅,被3名富婆吃干抹净,女禽兽也存在

上海一英俊小伙只因长得太帅,被3名富婆吃干抹净,女禽兽也存在

红豆讲堂
2024-11-14 10:44:00
官方文件发布:广州要建55条地铁!(内附名单)

官方文件发布:广州要建55条地铁!(内附名单)

房二娃
2024-11-19 20:14:04
大跌超31%,广州楼市扛不住了!

大跌超31%,广州楼市扛不住了!

财经锦河眼
2024-11-19 16:15:01
飞行员贪生怕死弃机跳伞,20吨战机直接砸向学校,90多名师生遇难

飞行员贪生怕死弃机跳伞,20吨战机直接砸向学校,90多名师生遇难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4-11-19 06:32:07
张津瑜二次不雅视频流出,到底是谁在暗箱操作?网传封口费惊人!

张津瑜二次不雅视频流出,到底是谁在暗箱操作?网传封口费惊人!

老狼追星
2023-03-06 14:59:45
尾盘猛拉!A股这一板块,暴涨5.5%!多股直线封板,发生了什么?

尾盘猛拉!A股这一板块,暴涨5.5%!多股直线封板,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1-19 16:22:50
买黄金时只需带一根针,真假黄金立马“现原形”,学会涨知识了

买黄金时只需带一根针,真假黄金立马“现原形”,学会涨知识了

猫小狸同学
2024-11-19 16:40:03
3比1逆转劲敌!16岁张本美和火力强劲,总决赛阻击孙颖莎夺冠?

3比1逆转劲敌!16岁张本美和火力强劲,总决赛阻击孙颖莎夺冠?

体坛知道分子
2024-11-19 06:20:02
成交34套!最低总价61万!合肥炒房团长沙被查封房产二拍结束

成交34套!最低总价61万!合肥炒房团长沙被查封房产二拍结束

极目新闻
2024-11-19 16:43:53
本来是来看宋佳的,却发现了周冬雨,她的脸是最小的!

本来是来看宋佳的,却发现了周冬雨,她的脸是最小的!

娱乐的小灶
2024-11-19 16:25:45
杭州的消费降级,已经触目惊心了

杭州的消费降级,已经触目惊心了

蝉衣儿
2024-11-18 08:06:09
74年前,广州人穿的鞋为何令外省人讨厌?

74年前,广州人穿的鞋为何令外省人讨厌?

羊城网
2024-11-19 17:25:55
民营法:将“两个毫不动摇”等写入法律

民营法:将“两个毫不动摇”等写入法律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11-18 17:26:54
2024-11-20 00:20:49
《外滩教育》
《外滩教育》
中国K12教育领先媒体
6731文章数 211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从物化生到物化地,选科这门课,细节决定成败!

头条要闻

国足1比3不敌日本 征战18强赛的最大顽疾被对手再利用

头条要闻

国足1比3不敌日本 征战18强赛的最大顽疾被对手再利用

体育要闻

15胜0负的骑士,真的在模仿勇士

娱乐要闻

金鸡奖颁奖,流量至上,都在座位表上体现了

财经要闻

专家称我国还缺1亿套保障房

科技要闻

小鹏Q3营收破百亿,交付4.7万辆,亏18.1亿

汽车要闻

后排够大 智能化提升 全新探岳L是你的菜么?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健康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龙湾中学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心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花18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值不值?

本地新闻

重庆记忆|山城特色“过山车”上天入地穿花海

军事要闻

印度首枚高超导弹有些与众不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