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缘道人诗祝蔡长奎先生《天后圣迹图》壁画
蔡君隐津沽,
四载奉心珠。
大海安澜日,
恭迎圣迹图。
半生面壁,巨画惊世——蔡长奎与《天后圣迹图》
作者:王振德、姜维群
中国壁画源远流长。远在先民“初辟鸿蒙”的穴居巢处之时,就开始有以用赤铁矿等颜料涂画岩壁的岩画了。至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已有“门画神荼、郁垒与虎”的习惯。属于黄帝时代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即有壁画残片出土。中国寺庙壁画也同殿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一样,渊源有自,赫然壮观,它兴起于两汉魏晋、盛于唐宋元金,流布明清而接续至今。其有魏晋之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隋代展子虔、郑法士、杨契丹,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王维、周昉,宋代石恪、燕肃、武宗元等,均是壁画大师,垂范后世。当今中国欣逢盛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步入全面复兴的新时代;壁画艺术也迎来创作和发展的新机遇,当代壁画大家蔡长奎先生堪称应运而生,继往开来的代表性人物。
天津画家蔡长奎历经35年的时间淘洗,创作出来《天后圣迹图》,三画其图,三易其稿,分别为中国三大妈祖庙绘制完成高度2.6米,总长度为96.9米的壁画,特别是为福建湄州岛妈祖祖庙绘制的“圣迹图”,改编增添了许多内容,其中的人物多达414余人。以下看他创造了多少第一:
1、从壁画长度与面积计算,蔡长奎创出当代寺庙壁画第一;
2、将妈祖“圣迹”用壁画系列形式展示,蔡长奎应为首创;
3、妈祖信仰遍世界,蔡长奎为湄州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天津敕封娘娘宫,排名前三位的妈祖庙绘制壁画,实属前无古人;
4、蔡长奎壁画创作凸显个人风格,应为当今壁画界化古为今,洋为中用之第一人。
一、三十五载守质抱真勇进忘退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生命像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蔡长奎用他前半生完成了艺术的积淀,再用后半生绘出一幅前无古人的惊世巨作《天后圣迹图》。
蔡长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西画系,机缘巧合,1986年元旦,天津市政府经过历时一年多的修复,天后宫重新对外开放,就在这一年蔡长奎来到这里,担任陈列馆设计工作。
天津从无妈祖庙这个称呼,由于天津这座庙是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经过皇帝敕封的,一开始天津人就称之为“宫”,即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天后就是娘娘了,天津人直率痛快,索性都叫娘娘宫,庙前的一条街被庙分成南北,又有了宫南大街和宫北大街。一个宫字带出来皇家气,也赫然彰显出她是皇字头的宫庙。
来到天后宫的蔡长奎,其关注点不仅仅局限在美术陈列设计上,面对着近700年的天津最早的古建筑群,皇家宫庙的庄严典雅,令人叹为观止;大殿中的诸神造像,大量的石雕木雕、彩绘,还有少量壁画,也使他心神向往。更让他敬重的是妈祖天后竟然是宋代民间一位女子,一位让千百年世人敬仰的她,一生乐善以义、驱害除病,最后为拯救海难渔民而献身。
似乎从那时候起,“藏在生活深处的一粒种籽”在蔡长奎心里萌芽了。1987年,文化部在敦煌开办全国博物馆范围的“毛泽东思想与文物保护研习班”,七天的与会让蔡长奎零距离接近了莫高窟壁画,在临摹研习中让他脑洞大开,从那个时候起,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不仅冲击了专业绘画的艺术观,同时坚定了他步入创作壁画的路,誓将中华的古树续接现代的春芽。
此后,壁画成为他艺术的主修。古代壁画永远是借鉴学习的瑰宝,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变成了学习,每到一处,观摹壁画之后就是临摹。越是重要的地方越是“戒备”森严,不许靠近不许照像。幸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宽松好多。从壁画的总体布局到各种云海水气的烘托,以及衣纹线条、服饰色彩,那时的蔡长奎仿佛跳进一个巨大的黑洞中,时而被吞噬,时而在挣扎,时而又被托起……
生活的挣扎是为了活着,艺术的挣扎是为了前进。蔡长奎在那时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拼命吸吮着各个方面的艺术,滋润着干渴的心灵。他开始研究壁画,游走在有壁画的寺院庙宇和洞窟石壁,甚至一些知名候机楼里面的壁画,他都要驻足久站在那里凝思苦想。
1991年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蔡长奎作为妈祖研究的学者画家,应邀为世界三大天后宫之一的台湾地区北港朝天宫绘制壁画,这是他进入天津娘娘宫之后第一次剑锋初试,也是一次机遇的降临。
从1991年至1992年,他感觉最紧迫的问题是开拓文史视野。毕竟他是美术院校毕业的画家,他接受的是为天后娘娘创作“画史”,用画的形式来展现她乐善救人的一部“女神史”。虽然《宋史》《元史》正史上都有记载,还有许多民间传说,但零碎杂沓,还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这项工作虽然是画妈祖圣迹,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而且需要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完成。
勇进忘退是他三十余年的真实写照,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从1987年至1989年,蔡长奎利用工作之余搜集各方面的资料,他除了搜集历史的文字资料,各种图像资料更是他的不可或缺。他知道,《天后圣迹图》没有可以参考的直接资料,只有在大量的各类历史资料面前,塑造确立一位既符合历史又接地气的新时代的海神妈祖。
各种草图从一个人物到一组人物,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有根据有所本。草图画了几百张,小样先后完成几十幅。故事的联接,人物的安排,许多画好了,再推翻重来,这其中的反反复复,使这幅巨大的作品有了坚实的学术定位和全新的艺术造型。
1992年6月,当妈祖林默诞生1032年之时,一部《天后圣迹图》证生了。这幅大型壁画被收藏到台湾北港朝天宫博物馆,作为重量级镇馆之宝逢重大节日才请出展览。
1994年,天津这座城市唯一皇家敕建的妈祖庙,空白了七百多年的大殿南北两墙,蔡长奎的《天后圣迹图》经各级一致决定:壁画上大殿,壁画绘两墙。
天后宫是天津对外重要窗口,这是一项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蔡长奎即兴奋又紧张。墙壁作画和画案上作画完全两回事,当时正值壮年的蔡长奎在脚手架爬上爬下,基本是单枪匹马,完成了这个32米×2.6米的壁画,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成为天津史上最长最大的一幅壁画。
期间文化大家周汝昌先生闻听到天后宫的壁画,老先生两次亲临现场观看,仔细聆听了壁画的构思,给予高度肯定并鼓励一定完成这个千古文化工程,并精心作诗赠予蔡长奎,诗云:
古殿天妃津海边,万家香火奉心虔。
灵风瑞气依然在,四壁丹青色更鲜。
周老先生并跋“书赠蔡长奎馆长兼贺壁画新成”。
一时间,两幅共计65米的《天后圣迹图》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蔡长奎以多年的研究出版了《妈祖文化艺术研究》,他以独特的艺术家视角剖析各地妈祖塑像并作以比较,将天津泥人张与天后宫以及杨柳青年画的渊源作了艺术解析,民俗文化学者冯骥才,天津艺术博物馆馆长崔锦一致认为:蔡长奎填补了妈祖文化尤其是艺术美学方面的空白。(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