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 guided missile
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弹道,将战斗部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属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等特点。
1.简史
导弹的起源与火药、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由于火箭技术起源于中国,且与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导弹技术的孕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火药和火箭技术的发明。
导弹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研制并在实战中使用了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战后,美国和苏联在德国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导弹研制工作,随后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进行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导弹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中、远程液体推进剂弹道导弹及多种战术导弹,并相继装备部队。这一时期的导弹生存能力低,发射准备时间长,无突防装置,命中精度低,结构质量大,可靠性差,造价昂贵。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改进性能和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
如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了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其突出特点是提高了生存能力和摧毁能力。
巡航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末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战术导弹采用先进制导技术,发射方式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命中精度、抗干扰性能、生存及机动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其突出特点是向小型化、机动化、高突防、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实战检验,导弹已成为局部战争中的“撒手锏”和各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21世纪初,导弹大量采用高、精、尖技术,已实现精确制导化、轻便小型化和高速机动化,具有全天候及全空域作战、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和战斗部威力强等显著特征,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于一体,使超视距、多模式和多目标的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导弹武器实施攻击的独立性和一体化战法,已成为现代常规作战的有效方式,并影响着现代战争的模式和进程。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未开始研制导弹。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截至21世纪初,中国已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种类的中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及多种型号的战术导弹。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问世,特别是50年代出现核导弹以来,导弹作为精确制导武器多次参加现代局部战争。它已经不仅是战略威慑力量,而且是现代陆、海、空战中的常规武器,在战场上广泛使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弹武器的拥有及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军事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导弹使战争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战争规模和范围扩大,战场空间更广阔,作战进程加快,战场指挥员更能直接地实现自己的作战意图。如战略核导弹可以在短时间内攻击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等重要战略目标,迅速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使战局有利于己方。导弹已经对战略战术、战争规模、作战理论、作战样式、指挥通信、军队编成乃至作战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导弹技术综合应用了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其发展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工业源于导弹工业,以导弹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必将继续引起许多学科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学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2.分类
导弹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作战任务和射程、飞行轨迹、发射点和目标位置、攻击目标的类型等进行分类。
按作战任务和射程,可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战略导弹的作战区域大,用于打击战略目标,射程通常在数千千米以上。
根据射程远近,又可分为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中远程导弹(1000~8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和洲际导弹(8000千米以上)。
战术导弹有效射程从几十千米至数百千米,在战役、战斗范围内使用。按导弹飞行轨迹(即弹道),可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可分为地地导弹、空地导弹、舰地导弹、潜地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空潜导弹、舰空导弹、潜空导弹、岸舰导弹、空舰导弹、舰舰导弹、潜舰导弹、舰潜导弹、潜潜导弹等。
按攻击目标的类型,可分为反坦克导弹、反飞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反卫星导弹、反辐射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等。
此外还可按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便携式导弹、车载导弹和星
载导弹。
3.组成
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弹体四部分组成。
3.1.战斗部
导弹直接毁伤目标的装置,导弹的有效载荷。战斗部多数位于导弹的头部,又称弹头,主要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有的还装有突防装置、子弹头及其释放系统、末段修正控制系统等。壳体将战斗部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战斗装药是导弹毁伤目标的能源,引爆装置用于适时引爆战斗部,保险装置则保证导弹在运输、贮存、发射和飞行时的安全。
3.2.推进系统
为导弹飞行提供动力的装置,用以保证导弹获得需要的飞行速度和射程。一般由发动机和推进剂供应系统组成。发动机是推进系统的主体,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是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类,另外还有组合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有燃烧剂和氧化剂,工作时不依靠空气,可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空间工作,按其推进剂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空气喷气发动机只携带燃烧剂,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做氧化剂,只能在稠密的大气层内工作,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
3.3.制导系统
按预定的导引规律导引并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各种装置的总称。由测量装置、计算装置和执行装置3部分组成。制导系统的作用是适时测量导弹相对于目标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导弹的飞行弹道和姿态,保证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按制导原理一般分为自主制导系统、遥控制导系统、寻的制导系统和复合制导系统。
自主制导不需要目标或制导站提供信息,仅由弹上安装的制导设备产生制导指令,使导弹沿预定的飞行弹道飞向目标。自主制导又分惯性制导、天文制导、多普勒雷达制导、景象匹配(包括地形匹配和地图匹配)制导等。
遥控制导是由设在弹外的制导站测定导弹相对于目标的位置,形成制导指令并发送给导弹,由弹上执行装置控制导弹飞向目标。遥控制导分为波束制导和指令制导。
寻的制导是依靠弹上的导引装置,直接感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测定导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并自动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自动飞向目标。寻的制导按信息源的位置可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
复合制导是指利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相组合使用的制导,优点是综合利用不同制导方式的特点,以增大制导距离,提高制导精度。
3.4.弹体
用以构成导弹外形,连接和安装导弹上各分系统且能承受多种载荷的整体结构。一般由弹身、翼面及操纵机构组成,具良好的气动外形,承受导弹发射和飞行中的各种载荷。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弹体结构质量应尽量减轻,一般要采用高比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结构形式。导弹外形是影响导弹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气动外形,对于巡航导弹以及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的战术导弹更为重要。
导弹通常与地面发射设备、搜索跟踪制导设备及其他配套的各种保障设备等组成导弹武器系统、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4.发展趋势
随着高新技术成就的不断出现和作战样式的变革,导弹正向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智能化、隐身化、精确化的更高层次发展。
此外,为适应更加复杂的战场环境,提高生存、突防、多目标打击能力、导弹武器自身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全天候作战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为了满足未来多军种、兵种联合作战的大纵深、多维化、非线性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先进的光学、红外和雷达侦察技术,智能化、网络化和微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各种新型精确制导技术,各种新型永久和非永久性破坏、致命地杀伤和非致命性杀伤常规战斗部等高新技术,将成为下一代导弹技术
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导弹将向信息获取空间化、指挥控制网络化、操作运行数字化、攻击部位精确化、打击目标多样化、效果评估实时化的更高阶段发展。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