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华储网9月5日发布通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将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1批中央冻猪肉储备,而这次储备肉的投放,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储备肉投放是国家对于生猪市场的一种调控手段,往年也发生过很多次,为什么这次就成了标志性事件了呢?
以往的储备肉投放是基于猪肉市场以及生猪市场的反应,即当市场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生猪产能供给不足时,投放储备猪肉来增加市场的供给,调控猪肉价格。但今年的储备肉投放更多是基于对预期市场的投放,这怎么理解呢?
根据《猪肉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预案》,当市场猪肉价格过度上涨触发二级预警时,国家会进行储备肉的投放。触发二级预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猪粮比价连续两周处于10:1~102:1,或者36个大中城市的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
截至9月6日,猪粮比价为8.24:1,截至9月2日的一周,全国36个中大城市精瘦肉的零售价格为20.55元/公斤,去年同期为16.58元/公斤,同比涨幅为23.9%。所以,目前来看,这两个触发储备肉投放的条件均未达到,但是为什么官方仍然投放储备肉呢?
新农观认为,这更多的是基于对未来市场预期变化的投放。
一是生猪产能从去年全面去化以来,到今年4月份时产能正式恢复到了正常保有量区间,也就是说,从4月以后,对应的市场生猪出栏将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而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不仅有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而且还有北方灌肠、南方腌腊等传统,对猪肉需求相对集中且旺盛,因此容易引发市场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偏紧,进而导致猪价上涨,肉价上升。
二是生猪养殖业经过了两年多的大涨大跌后,当前已渐渐回归到正常态势。此时如果市场再次出现剧烈波动,显然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时候,预防暴涨暴跌就比暴涨暴跌出现后再调控显得重要得多。
三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市场包括国内市场都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而国内在保供稳价的政策下,市场正趋于平稳。今年CPI的目标是控制在3%,而在影响CPI的指数中,猪肉价格占比较大,因此稳定猪肉价格就成为稳定CPI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对生猪市场的调控就由原来的“对症调控”转为了“预防性调控”,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生猪市场的发展中,这种预防性调控可能会多次登场,这对生猪市场来说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
那么根据华储网的消息,9月8日将投放今年第1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数量为3.77万吨。那么随着储备肉的投放,市场猪肉价格会下跌吗?
新农观认为,预计不会出现太明显的降幅。
原因一是今年生猪价格从4月底开始回涨,六七月时涨至8元/斤左右,养殖户开始扭亏为盈,而下半年又是消费高峰,因此养殖端的看涨情绪还是很浓的。储备肉的投放更多是防止猪价过快上涨,而并非让猪价下跌,因此对肉价的影响不会太大。
二是从生猪到市场猪肉,中间要经历多个环节,基本可以消化储备肉投放对生猪市场带来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猪肉消费量十分庞大,3.77万吨并不足以引发市场发生较大波澜,因此反映到肉价层面,波动不会太明显。
但是到四季度随着消费高峰的来临,市场会出现哪些变化,就要看市场的供需变化以及新一轮的投储情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