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范佳元
随着中国篮球名人堂30人提名名单的公布,中国篮球运动百年发展历程,台前幕后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和故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建设,郭玉佩、马跃南、宋晓波、丛学娣四位中国篮球名宿日前接受采访,他们对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推出表示欢迎,同时也为名人堂的工作建言献策。
郭玉佩是新中国第一批国际级裁判员,谈起中国篮球名人堂建设,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不仅是中国篮球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文化进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郭玉佩
原中国国家女篮主教练、中国篮协教练委员会常委马跃南坦言,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篮球本身,其对整个体育文化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篮球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马跃南
在中国女篮1984年奥运会铜牌、1992年奥运银牌获得者丛学娣看来,篮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我觉得名人堂的建设需要传承和发展。它的意义在于树立榜样,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国争光的精神。致敬榜样的同时,应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篮球人为之不懈努力奋斗。”
传承中国篮球百年奋斗史,加强中国篮球文化建设、树立中国篮球文化自信,激励篮球人和广大青少年。这是中国篮球名人堂建设的背景和初衷。
对此,原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从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她所经历过的奋斗岁月。“我们那时候即使奥运会取得成绩奖励都是封顶的,是象征性的,打球没有金钱的利益驱动。每次上场首先想到背后有亿万人民的支持!”
宋晓波
1984年奥运会预选赛前,宋晓波遭遇脚踝骨折,队医第一时间的判断就是预选赛无法出战。宋晓波当时是球队主力,她的缺阵必然会影响中国女篮出线。“为国而战的使命感让我觉得必须打。不打可能就出不了线,进不了奥运会,那样就对不起国家。”宋晓波回忆说。
队医为宋晓波进行按摩,“把脚腕的淤血往我腿肚子上推,整个这半条腿都是紫红的。然后去海滩跑,去做各种动作,简直痛不欲生!”宋晓波说,每次回忆这段经历,她都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疼痛。骨折之后两三天就要打比赛,赛前45分钟,宋晓波把脚生生跑麻了,然后再上场。最终,中国女篮顺利进军洛杉矶奥运会,最终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
1988年丛学娣离开了国家队,1992年当中国女篮再次向奥运奖牌发起冲击的时候,丛学娣听从国家队的召唤,以队长的身份带领中国女篮拿到了奥运会银牌。在她看来,当时自己从年龄和身体状况上都已经有所退步,但是为国征战的使命感,让她再次回到了这个集体。
谈及中国篮球文化的传承,马跃南感触最深的就是老一辈篮球教练员们的理论钻研精神。在他看来,中国老一辈篮球教练员深厚的文化根底以及对篮球规律的把握,当代篮球人很难比拟。他们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明确地提出符合我国的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性,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规模为25位名人堂成员与1个集体。其中15人为“特别致敬人物”,“新中国篮球运动五十杰”则作为集体入堂。此外,2022年名人堂将通过提名、推举、终审三个阶段,举荐10位入堂成员。其中提名阶段涵盖100家篮球领域相关机构、推举阶段包含500位篮球界人士、终审阶段则包括多位资深篮球专家。
中国篮球名人堂是中国篮协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对于名人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几位篮球名宿均表示,名人堂是中国篮球的至高荣誉,入堂成员必定是少数且有深远影响的中国篮球人。入堂成员的举荐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也应当考虑到入堂成员所带有的时代烙印,呈现出中国篮球奋斗历程的传承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