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关于美军,总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等人海军、二等人空军、三等人陆军、四等人马润( Marine )。
如果看年度军费预算的话,海军总是最烧钱的那一个,接着是美国空军、陆军,而海军陆战队的预算,则直接被划归海军管理,花钱方面,自己说了不算。
还有指挥权,马润作为一个军种,在美国国防部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军部,只属于海军部管理的一个分支。
显然,美军体系中,海军就是妥妥的大佬。而陆海双方互瞅不爽的历史,甚至比美利坚的建国史都长。
Marine预算包含在NAVY里,但一般只占5%左右,第四项Defense Wide指各军种通用的资金
美军的诞生,要早于美国。
1775年6月,美国“大陆军”建立;同年10月,海军成立,11月,由海军管理的“殖民地海陆军”也被组建起来,这就是“马润”的前身。
美国早期一直搞“孤立主义”,美军几乎全为本土作战,辽阔的北美大陆是主要战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出境的机会并不多,被陆军长期无情碾压,没什么话语权。
直到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时代,联邦陆军内部出现了很多同情南方甚至直接加入南方叛军的官兵,而相比之下,海军则要忠诚得多。
所以,战后陆军常备军规模受到了压制。到了19世纪末,美国也开始搞对外扩张,此时,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重要性凸显,逐渐“抖”了起来。
原本,美国陆军曾试图挤兑掉海军,站稳老大的位置,可恰巧,又正好遇到了两次世界大战。
毕竟,陆军境外作战离不开海军的帮衬,因此,陆军只得暂时选择了隐忍。
这时,美国陆军还掌握着一个新兴的兵种——陆军航空队。
二战时代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
当然,海军的航母船舰上也有战机,他们归属于海军航空队,但论规模,不及陆军航空队。
二战结束后,航空队已经很强大了,美国空军呼之欲出了。
陆军知道肯定留不住航空队了,因此也卯足了劲想撮合两件事:
1.把陆海军的飞机统统集中到空军去,我上交,你也得上交;
2.将海军陆战队归并到陆军中来,组建自身的两栖作战部队。
对此,美国陆军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此时还不存在现在咱们所熟知的“美国国防部”,军队里面说了算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国“战争部”,而这个“战争部”,正好就设在陆军里面。
所以,当年的陆军势力很大,像二战欧洲战场的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就是陆军参谋长出身,投降仪式上代表美国签字的,也是陆军上将麦克阿瑟。
为平息海陆之间的争执,美政府把投降仪式设在了海军的”密苏里号“上,但又由陆军将领来主持仪式
没成想,让陆军陷入尴尬的是,1947年9月,空降出来了一个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成了所有军种的大BOSS。
按照大BOSS的指示:
陆军将不再保留陆基飞机,但海军需保留航空母舰的舰载航空兵;同时保证海军陆战队的编制不缩小,继续归海军管!
显然,这对美国陆军而言,犹如五雷轰顶一般——不但丢了航空大队,还没拿到陆战队,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后,美国既要当世界警察,又要对抗苏联,局部战争不断,为了能漂洋过海去执行任务,陆军只得克制着情绪继续跟海军合作。
紧接着,因为“花钱”的问题,空军又开始同海军不断叫板。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美国国防部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的自杀事件。
福莱斯特原为海军将领,因为国防部部长属于文职人员,所以福莱斯特需要脱下军装,卸下军籍才能担任
那时,刚经历了二战的美军,充分意识到了制空权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认为远程轰炸机加核弹将会成为一种万能武器,能在自身没出现太大伤亡的情形下,迅速制敌。因此,核武器和新组建的战略空军成为美军战略部署和军事拨款的优先对象。
于是,在空军的忽悠下,白宫方面决定让国防部把原本打算建造航母的经费转拨给了空军,用于开发和建造能从美国本土起飞打击苏联城市的战略轰炸机,直接导致海军在建的航母项目下马。
而海军则坚持认为自身具有最佳的前沿部署能力,从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不需要飞越6000公里的大西洋,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深入苏联腹地。
然而,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首任美国国防部部长,前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因为坚决抵制白宫的政令,最终被迫辞职。
辞职不久后,这位刚烈的福莱斯特上将突然跳楼自杀,死因至今扑朔迷离。
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又一次意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重新启动了航母项目,新航母被命名为了福莱斯特号。
沧桑的福莱斯特号
最后,再说说,马润为什么总被戏称为“四等人”。
这张著名的”美军插旗硫磺岛“的二战照片虽然为摆拍,但四位士兵全是真正参加了硫磺岛战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正如开头讲的那样,二战后,虽然海军陆战队总是上新闻最频繁的那个,貌似任务也量最大,但它在国防部,竟然连自己的独立军部都没有,统归海军部管理。
而且,马润还缺少自己的初级军官学校,需要依附海军来培养基层军官,军中医护人员以及神职人员均来自于海军。
在大规模实战中,马润的海空作战,需接受海军指挥,在陆上作战的时候还得听命于陆军,夹在中间被呼来喝去,更因为经费的限制,装备也总是用前面三类人剩下的玩意。
一等人代管,三等人指挥的马润,训练强度还特别高,自然就是妥妥的四等人了。
下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奈勒上将正在接受每年一度的考核——要从5米高台跳入水中,穿上全套野战服并携带武器,在规定时间内,深水中游25米、踩水四分钟、另一个25米距离的游泳,同时完成一系列水中规定的动作。
对了,这位老大爷接受考核的时候,已经65岁了。
那么,为何白宫方面最爱用马润呢?
一方面,正像前面说的那样,海陆空三军矛盾不小,要协调他们一起配合行动,很是伤神,而对于日常的局部战争而言,调配海军陆战队往往是最具效率的选择。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保持着几十万兵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栖部队,属于美国长期部署在海外的“机动作战力量”,配置灵活,用起来方便,非常适合小规模军事活动。
另外,海军陆战队也是美国总统唯一能不经国会授权,就可直接调动的联邦武装力量。
比如,在《美国战争权利法案》中,就规定了总统对海军陆战队的指挥权——
在美国本土、海外属地、武装力量遭受攻击而需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可以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身份,在未经国会授权或是正式“宣战”状态下的,动用海军陆战队进行军事行动,但行动期限不得超过60天(除非已经宣战或另有授权),特殊情形下可以申请延长30天。
所以,美国要想小规模收拾下“不乖”的地区,光调遣海军陆战队,基本就够用了。
除了打仗,强调“永远忠诚”的马润们,还承接了诸多富有仪式感的任务。
比如,美国驻各国使馆的主要安保工作,由马润们承担(中国除外),
在美国国内,马润们像“禁卫军”一样全方位服务于美国总统,角色有点像“御前带刀侍卫”。比如,总统专用乐队,就是海军陆战队军乐队,总统专用的直升机是“陆战队一号”(Marine One"),还有给总统打伞、站岗等等。
在训练方面,海军陆战队确实比其他军种要辛苦,但到了紧要关头,这些艰苦的训练也是救命的关键。
当然,他们付出得更多,回报也更多。不过,那些“多”出来回报,主要还是来自于精神方面——相对于其他三类人,在美国国内,马润收获了更多的尊重和崇拜,也更能吸引到一些渴望荣耀的小青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