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它们使我们能够采取行动,做出决定,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建立有意义的关系。情绪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持续一生。作为一个物种,情绪在我们的生存中发挥了宝贵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他人的情绪表现,来适当地调整我们的行为。
那么情绪究竟是怎么来的,神经学者们对其的研究进展又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全新认识一下,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有情绪?
我们都知道情绪是什么样的,我们中的许多人在一天内会感受到多种情绪。一些情绪会帮助我们,而其他情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情绪是主观的,不同的事件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我们的社会背景、个性和社会经历。例如,对一些人来说,演讲可能是一种愉快的经历,但对其他人来说,这也是紧张焦虑的来源。演讲也有助于我们与他人交流,并认识到他人的感受。当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时,我们往往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因此,我们的情绪往往会影响他人的感受;但是,我们不一定意识到我们的情绪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
情绪又是什么?
“情绪”一词源于拉丁语“emovere”,意思是“打扰”。因此,情绪其实是代表了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是认知,即我们对某些人、事、物等产生的某种感觉——如快乐或悲伤;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即身体变化,如心率加快或呼吸加快,情绪通常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感到悲伤,我们可能会选择独处或找人谈话:如果我们害怕,我们可能会采取某些措施来避免危险的情况或威胁;如果我们愤怒,我们可能不得不去面对愤怒产生的根源。
现代神经医学的奠基人Drjoseph Ledoux博士,使我们对情绪的起源和目的的理解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解释说,我们的情绪反应与大脑回路是紧密相连的,他相信情绪可以触发本能反应,而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
这意味着,即使我们认为我们是理性的,实际上我们也是情绪化的。
多年来,研究人员和理论家一直在争论情绪的认知和生理因素的确切动态或时间顺序,但所有人都同意情绪涉及我们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改变。
我们是如何读懂他人的情绪的?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寻找其他人的相似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与我们相似的人。 这种倾向可能源于一种生存本能:当我们与喜欢我们的人在一起时,我们会感到更安全,而与我们不同的人则对我们的生存构成威胁。
在过去的25年中,神经科学家已经揭示了大脑中的一个系统,它使我们能够阅读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这个系统由镜像神经元或神经细胞组成,当我们自己做某件事时,或者当我们观察到其他人在做同样的动作时,它们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喝一杯咖啡,特定的神经元会激活,帮助我们看到杯子,将杯子移到嘴边,品尝咖啡,识别它是咖啡,然后根据我们是否喜欢咖啡决定继续喝下去。仅仅是看别人喝一杯咖啡的行为,就激活了两个大脑相互模仿的神经元,也被称之为镜像神经元。
1990 年代初,由帕尔马大学的 Giacomo Rizzolatti 博士领导的一组神经科学家在猕猴身上首次观察到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此研究在 2000 年后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当时Ramachandran 教授宣布他们的发现对心理学,就像 DNA 对生物学的作用一样。 从那时起,这些行为的神经构件一直是科学家们着迷的主题。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世界; 我们甚至开始感受他们的感受。
这就是科学家认为同情的根源(字面意思是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看到悲伤的事情时会哭泣,这也是为什么当有人以真诚的方式对我们微笑时,我们会发现很难不回以微笑。
镜像神经元如何工作的最好例子之一是当我们看到别人打哈欠时,我们也会跟着打,我们都知道打哈欠具有高度传染性,科学家认为这是移情的原始表达。当我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会强烈激活,使我们也想打哈欠。当我们与打哈欠的人有着情感上的密切关系时,它甚至更具传染性,但镜像神经元能帮助我们解码面部表情以便理解他人并确定他们的意图吗?
关于社会传导的神经解剖学,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关于镜像神经元在引发模仿和配对反应(例如,你眨眼:我眨眼)的同时,事实上,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潜在的意义。”对此,后续的研究似乎支持镜像神经元在增强我们解释人类行为某些方面的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注我,每天向您分享最有趣的健康学术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