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人厉害?范佛里特弹药量,您知道这个概念吗?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在说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最厉害,美国什么都厉害,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这个美国的确很厉害的概念。
今天看到外媒报道,美国军方又向国会提案,要求加大囤积弹药,以应付越来越强大的中国。
报道列举了一堆令人咋舌的数据。对于大规模战争而言,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多达80.6万枚155毫米炮弹和10.8万枚105毫米炮弹。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美国军方提供给乌克兰的“海马斯”系统的精确制导火箭弹。
但截至6月,乌军每天发射的各种炮弹多达6000发,迫使五角大楼希望能用更先进的155毫米精确制导炮弹和“海马斯”试图减缓乌军炮弹的消耗速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透露,五角大楼官员担心,由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所有炮弹,美国军方的155毫米炮弹库存已经“低得令人不安”。
更让美国担心的是“如果与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中国爆发冲突怎么办”。未来与俄罗斯或中国的战争可能取决于哪一方拥有最多的弹药”。正如范佛里特在朝鲜战争中证明的那样,“你永远不会有足够的弹药”。
那么什么是范佛里特弹药量?这就是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以达到对敌方的毁灭性打击。在朝鲜战争中,范佛里特善于使用炮兵密度火力,并且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如此惊人的弹药消耗量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也就使得以后如此高的弹药消耗量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中将是典型的唯火力制胜论者,极力主张以猛烈火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的损失,有一次,范佛里特问参谋:打赢那一场战役需要多少弹药。当时,参谋告诉他一个数字,然后范佛里特说,那就打出去5倍的弹药。
这个军事术语背后,其实是一种加大赢面的竞争策略,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在特定的领域,投入压倒性的资源。
“范佛里特弹药量”,也是华为任正非常使用的一个词语。用其话说:我们的资源和技术有限。一切都是有限的。如果把资源搞得太分散,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功。
在范佛里特上任前,他们每天对志愿军阵地的炮击都在40轮以上。对于火力薄弱的志愿军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炮击数量。即便如此,范佛里特上任后,居然将炮击轮数调整上升到每天250至280轮,是原来的六七倍。有志愿军战士说:过去打仗,炮击还有节奏可以分辨,但美军的炮击就像刮风,哗啦啦一阵接一阵。
在此前1951年夏天的战事中,范弗利特指挥美军对983高地攻击,9天之内就消耗了36万发炮弹,平均每天每门火炮发射350发。
在他的这种指导思想影响下,1952年10月,美韩军发起了对上甘岭的攻击,其集结了18个105毫米以上的炮兵营,在区区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打出了1974545发炮弹,此外航空兵还空投5000多枚重磅炸弹。几乎是用炮弹将志愿军阵地“洗”了一遍,“范佛里特弹药量”由此得名。
但在对7731高地和851高地的进攻中,损失惨重而毫无收获,使这两个高地被形象地称为“血岭”和“伤心岭”。
关于这个范佛里特将军,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关键在最后一句。
范佛里特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其所在班级,全班164人有59人成为将军,其中包括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和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两位五星上将,被誉为“将军班”,而在军校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范佛里特却是仕途坎坷,直到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时,他还只是第二十九步兵师的团长,因为师长在战斗中指挥无方,他才被指定代理师长职务,这才显露出他出色的军事才华,历任师长、军长。
他被认为是山地战专家,而且就像是专为战争而生的军人,极富军事才干,只是稍微欠缺一点政治头脑。在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上任伊始,就以坚决有力的反击,给刚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来了个下马威,以1953年1月25日的丁字山之战为例,美军集结了8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营来支援1个步兵营,一天内就打出了168500发炮弹,同时空军空投了23万磅炸弹,这么大的阵仗只是对付志愿军一个加强排的阵地。那么一个加强排的人数是多少呐,中国一个标准排大概30-40人,一个加强排大概是45-55人左右,结果打了一天,志愿军伤亡11人,美军自己承认的伤亡数为77人,而且也没打下来,这么猛烈竟然但是没有成功。此后美军不再主动进攻志愿军阵地。
到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志愿军炮兵首次超过了美韩军队的地面火力,一仗打穿了韩军4个师的防御阵地,当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美国五星上将克拉克将军称自己是第一个在没有获胜的协定上签字的美军指挥官。
最后,我们告诉五角大楼和那些精美者们,我们中国人是穷则小米加步枪,达则范弗里特,不服就试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