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均而寒暑平”,北京时间9月23日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这天太阳达到黄经180度,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凉爽的秋季。
秋分的“分”表示“平分”的意思,除了昼夜平分外,还平分了秋季,秋分正处于秋季90天中的一半,秋分过后北半球黑夜将比白昼越来越长,气温将越来越冷凉。
秋分是农民的大忙时节,此时绝大多数地区的秋收作物已经成熟,农民不仅要忙着秋收,还要忙着秋耕和秋种,可以说秋分是农民的大忙时节。在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秋分”的重视不亚于过节,古代没有天气预测,我们老祖宗在上千年的农耕生产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经验,农村老人说秋分当天的天气能预示接下来的天气走向,那么今年冬天冷不冷?明年倒春寒严重吗?看看农谚咋说。
一、热至秋分,冷至春分
“秋分”和“春分”太阳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根据“候平均气温划分”,秋天是严格意义上秋天的开始,而“春分”时节我国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全国各地进入明媚的春季。
秋分后太阳辐射越来越低,春分后太阳辐射越来越高,秋分是秋季大忙时节的开始,而春分是春季大忙时节的开始。我们老祖宗很善于总结,有句老话叫“热至秋分,冷至春分”,秋分时节按理说“秋老虎”天气已经结束,如果秋分天气还炎热,肯定是不正常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这天的气温异常炎热,那么到了来年春分节气,气温就会很冷,这也预示着可能会发生“倒春寒”。
春分时节气温虽然在回暖,但是气温还不稳定,天气在回暖的过程中偶尔会有冷空气入侵,这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倒春寒是一种低温灾害天气,会导致处于返青期的冬小麦遭受冻害,会导致已经播种但是尚未出土的种子出现烂种,会导致已经开花的果树不能正常授粉,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特别注意:在寒潮来临前,我们可以每亩用“0.01%的芸苔素10毫升+8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的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二、秋分月夕后,必定是灾年
我国古代对天象很崇拜,而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就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这里的“月夕”就是指“中秋节”,古人会在这一天祭月,祭月的目的之一就是祈求五谷丰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节在中秋节之后,那么粮食的收成就会不好。中秋节在秋分之前到来,意味着冷天来得更加早,冷天来的早会导致农作物生长提前停滞,粮食的籽粒不能充分膨大,籽粒由于养分积累不够,会导致籽粒出现不饱满的现象,进而导致粮食减产。
今年中秋已经过完,但是秋分在9月23号,很明显是秋分在中秋之后。“必是荒年”虽然有点夸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重视天气的变化,以便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三、秋分西北风,腊月雪堵门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秋分这天如果刮西北方,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那么到了腊月雨雪就会比较多,可能会出现大雪封门的现象,冬天会很寒冷。
老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大雪不仅能为冬小麦补充充足的水分,而且雨雪还会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有利于冬小麦的丰收,因此冬天下大雪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
四、秋分一声雷,连绵细雨滴到冬
这句话意思也很好理解,说的就是如果秋分节气打雷下雨,那么接下来很长时间降雨都会比较多,会出现持续的连绵细雨,连续阴雨天气会持续到冬天。秋分后太阳辐射量少,一般不会出现打雷的天气,出现打雷说明热带气旋活跃,南北空气在持续交汇,就会导致持续的下雨。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秋天持续的降雨表示有冷空气持续入侵,下雨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一次一次降雨,气温就会一次一次降低,天气也就会越来越寒冷,寒冷的冬天就会提前到来。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是指导古人进行劳动生产的指南针,但是农谚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如今气候变化多端,因此农谚我们仅可以参考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