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世界中,道德和法律约束了人类的行为,而且科学知识也证明了近亲繁殖后代会导致后代患上遗传疾病的概率更高。
可是野生动物又没有道德感,它们会近亲繁殖,甚至是回交吗?
野生动物的繁殖策略
事实上,近亲繁殖导致的基因出现问题,在自然选择上起到一个过滤器的作用,但凡是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出现问题的种群,在演化时都已经被淘汰了,要么是演化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比如:狮子,老虎,它们都有避免近亲繁殖的策略。
以狮子为例,狮子家族其实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母狮组成,雄狮是外来者,它们必须要打败狮王才能成为新一代狮王,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并霸占所有雌性的交配权,诞下自己的孩子。
狮子幼崽的养育方式不同,其中雄性幼崽在未成年时就需要离开父母,先在草原上流浪,在流浪的这段时间,有可能会和自己的同胞兄弟组成团队,也可能与其他的雄狮组成“男孩联盟”。等到自己身强力壮,有足够的能力挑战别的狮王时,才会通过打仗的方式打败狮王,自己成为新狮王。
雌性幼崽不同,它们出生之后就会跟着母亲,姨妈等一起生活,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会离开自己的种群。一般情况下,雄狮统领一个狮群的时间并不长,只有2-3年左右,在这段时期雌狮还未性成熟,不会和父亲回交;如果父亲统治的时间较长,那么雌狮还会推迟自己的性成熟时间,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回交。
老虎和狮子采取的做法类似,但是老虎是独居生物,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事实上,公老虎的领地一般要更大一些,在它的领地上可能会生活着1-4只母老虎,但是母老虎之间的领地并不重叠。
母老虎生下后代后,雄性会离开妈妈,到较远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比如:完达山一号,它误闯村庄时年龄只有2-3岁,推测它就是刚离开母亲不久,在寻找自己的领地。
而雌性幼崽则会紧邻着母亲建立自己的栖息地,有些甚至会分享母亲的领地,母亲外出自己寻找新的领地。
因为雄性离家更远,而雌性离家更近,这样也避免了近亲繁殖。
野生动物的回交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有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
当一小部分种群被困在同一个区域,无法与外界进行基因交流时,就会被迫近亲繁殖,甚至是回交。
比如:咱们西沙群岛中有一座小岛名叫“东岛”,东岛上有一个淡水水池,还有一片森林,在清朝初期我国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家牛来到这里,后来人类相继离开,只留下了这群家牛。
因为四周都是海洋的阻隔,家牛们无法与外界的种群进行生殖交流,只能小圈子内部相互通婚,如此过了350多年,这群牛因为近亲繁殖而种群退化,羸弱不堪,后来还是咱们又从大陆上运来了强壮的家牛,才改良了这里的牛的基因,让牛重新在这里焕发生机。
同样的事情在美国苏必利尔湖的一座小岛上也出现了,这次的主角是“狼”。
这群狼在湖水消退时,沿着干涸的河床来到了小岛上,小岛上生活着麋鹿,足够它们生存,可等到它们想要回到陆地上时,才发现湖水上涨,切断了回去的路,导致这些狼被迫留在小岛上生存。
小岛上食物充足,狼群每周都会猎杀1-2头鹿,生活的可谓是优哉游哉。但是长期被困孤岛,导致原本有8-9头的狼群,变得只剩下3只,其中有2只关系非常亲密,似乎是追求者与被追求者的关系。
但是专家却认为,它们两个不会诞生下健康的后代,因为它们两个的血缘关系近到吓人,因为这头公狼既是母狼的父亲,又是母狼的哥哥,没错这头母狼是公狼和自己的母亲回交所产下的后代。而现如今这头公狼又在追求自己的女儿(妹妹)。
因为极度近亲繁殖,这座小岛上的狼群也逐渐消亡了。
从苏必利尔湖的一座小岛上的狼群就能够看出来,如果一个种群无法摆脱近亲繁殖,而近亲繁殖的后代又会出现问题,那么种群必然会走向崩溃,最终灭绝。
能够存活至今的生物,要么是即便近亲繁殖也不会影响生活的物种,要么就是演化出了应对近亲繁殖的策略,比如:狮子,老虎等。
受限于栖息地破裂,有些野生动物不得不近亲繁殖,甚至回交,最终导致局部灭绝。这些案例也给了我们一个警告,保护野生动物并不只是让它们吃饱那么简单,还要在各个栖息地之间建立生态走廊,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野生动物能够相互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