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反对的是唯读书论,看不上书呆子那种为了读书而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根本原因不在于读书,而在于科举和当官,说到底是权中才有颜如玉,地位里才有黄金屋。如若哪天科举考得不是读书,而是编竹席,那么此话应该是:“竹席中自有颜如玉,竹席中自有黄金屋”了。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为什么有些人你吃的墨水很多,但用出来也末必更有效。
正确的读书方法应该是,任何一本书,读完之后都要给自己总结出十条,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无论多厚的书都精炼成十条,然后再问自己,这十条里哪几条对自己有用并且能够做到。然后就关注并执行这几点就够了,这就是把书读薄了。
成为书呆子,一般都是读书脱离现实的,不行动的,书呆子读书是为了博学,无论是与现实有关无关的书都一股脑子读,比如,古人的世界和现代社会的边界复杂性差太远了,诚然有很多共同的现象,所以有些古书还有现实意义,但是大部分的书是过时的脱离现实的(古人的世界小,眼界就那样),你不能拿明朝的尚方宝剑斩清朝的官。
很多现代的书也是无关痛痒的,没有关注到重要的问题(不着边际)。所以选书也是一大问题,读一堆垃圾书,没有效果,然后就说读太多书没用,这是不行的。
读书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世界和各种现象,明白其底层原理,然后把认识内化为行动的。
所以要读有助于认识现实重要现象和问题的书。现实有太多重要的现象和问题,并且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会出现很多重要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比如早几十年就没有互联网此种事物和很多与之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你只读很古老的经典书怎么理解呢。现在几乎全民刷短视频,此种潮流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呢,也有待认识,是一种新现象。所以书要不断读的,认识要不断更新的,不然就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节奏,认为读几本古老经典书就了事的,本身就是书呆子的认识,书呆子脱离现实,跟不上现实的变化,还有就是不行动,知识不内化为行动,不能产生良性的反馈循环就没有意义。
还有,人要多读书,多经历,开阔认识的眼界,积累各种认识的模式,遇到问题,特别是新问题,才能搜索涌现出应对方法新的解决模式。你读书少,脑子里面啥认识模式都没有,怎么去应对社会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适者生存,不随社会变化就会被淘汰,书呆子就是用静态的思维看问题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