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每一部我们最终能够在舞台上看到的戏剧作品,都仿佛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看得到的是演员的台词、肢体、走位,看不到的是从筹划阶段开始,把一个个想象中的形象变成能够站在台上、被认出的角色,把一点创意一些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表演流程,台词落在纸上,角色在眼前成型,舞台被一点点搭建,它才能够离观众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们与话剧《威廉与我》的制作人曲晶,舞美、平面设计徐愔,服装设计李予多的交谈,不但了解了那些身为观众不曾亲眼得见的创作过程,也感受到一部原创戏剧作品诞生的过程中,需要以怎样赤诚的状态全情投入,才能成就最终时刻足以让他们挺起胸膛的舞台。
而能够遇到一群和自己怀抱同样坚持与梦想的人,共同经历这个注定不会平顺的过程,才是剧场这个地方,能够给与戏剧创作者们归属和荣耀的根本原因。
■ 话剧《 威廉与我》宣传片
01
回归初心,一点也不简单
《威廉与我》的制作人曲晶说,这部戏的各个环节,于她而言都有一种回归初心的感觉。就像《威廉与我》选择了莎士比亚这个堪称戏剧创作原点的对象来进行故事讲述一样,在这部戏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也仿佛回到了16世纪的剧团当中,气氛融洽而默契,怀抱着对于即将上演的剧目无限的热情,扎进名曰创作的深海里。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王霁)
我们总会在戏剧艺术的范畴中讨论“情怀”,这并不是扭捏作态,和受众面更广、前期投入成本更多的影视剧相比,舞台剧,尤其是小剧场戏剧的体量极小,回报率也算不得高,却因为现场表演的实时性而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要求更高。
愿意投身于其中的人,必然有些“情怀”在胸口跳动。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这就造成了一个颇为矛盾的心态。从导演田晓威到制作人曲晶,都对《威廉与我》在舞台设计、服装造型等环节有着极高的要求,可是每每要将这些要求提出的时候,都会因为设计师的工作量增加而感到于心不忍。
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最为默契的合作伙伴,不但在创作理念上达成共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也在专业素养上对自己有极高的追求。为了能够达成他们想要实现的舞台效果,每一个人都在不计成本地付出着。
在尊重彼此专业的前提下,田晓威和曲晶的“无理”要求也被一一实现。一个挂钩的安装到最后一刻才修改完成,为了衣服上的一个粘扣开会到深夜,反反复复不断推敲,徐愔和李予多之所以愿意完成这些远超过“分内”的事情,是因为她们从未将这部戏看做一份只需完成的工作,珍惜一同完成创作的伙伴,珍惜共同完成的作品。
这种珍惜,就是我们所言的情怀。
02
在舞台的海洋里造一艘船
徐愔与田晓威、与曲晶所在的世纪华鹏已经有过多次合作,基于对彼此的信任和专业上的认可,加入了《威廉与我》的项目之中。
拿到剧本之后,徐愔最初的设想仍旧围绕着舞台而生,毕竟这也是莎士比亚一生当中绕不开的场所。“但我又不希望它是一个真正的微缩舞台,毕竟在剧场里出现一个更小的舞台,本身概念是有些重复的。”
在和田晓威讨论过之后,他们把威廉一生的关键词落在了“漂泊感”。“在追求创作的道路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他都在各家剧院当中辗转,就像我们这些剧场人的处境一样。而从生命历程的纵向来看,这种波澜起伏也如同一艘船漂浮在海浪之上。”
■话剧《威廉与我》舞美效果图
与16世纪“大航海”的时代主题相和,徐愔设计出了一个由框架结构组成的船形。又从实用角度出发,通过旋转台的方式,让演员上下台的动线和舞台装置本身互相穿插,呈现出动态的时空流转,让“我”化成了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空气,与威廉一同在舞台,这个他人生中不变的核心周围飘荡、游移。
田晓威的手机里一直存着一段视频。因为旋转舞台本身的操控要由演员完成,他们始终对女演员能否推动有所疑虑,徐愔就从工厂里发了一段自己推着转台旋转的视频过来,“我都能做得到,演员们肯定没问题。”
■话剧《威廉与我》舞美设计手稿
还有一件曲晶印象深刻的事情。“按照设计,舞台上有一个供演员挂戏服的衣钩,这本来不是很复杂的道具,但是因为舞台调度一直没有确定,这个衣钩的位置、悬挂方式也始终不能定下来。”从创作逻辑来讲,这并非不能妥协的细节,可是为了最好的呈现效果,他们不愿意为了道具修改剧本,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这就是我说的‘无理’要求,我希望徐愔能够把这个挂钩做到最大的灵活度,哪怕在演出前一天要修改位置,也能立刻在想要的地方把衣服挂起来。”最终徐愔花了几乎一倍的时间,完成了曲晶的设想。
从业多年的曲晶很清楚,这种难度极大的舞台装置并非无法实现,只是其中的心力,不是每个舞美设计都愿意付出。正式完成那天,她兴高采烈抱着徐愔说:“对我来说,这已经是十年来最爱的舞台了!”
■话剧《威廉与我》折页(设计/徐愔)
徐愔相信,优秀的舞台作品应该会给观众持续思考的空间,相对的,也会带动身为舞美设计的她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是做完一部戏就抛到脑后,其实就算《威廉与我》的整体设计已经完成,我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是会记下来,求新求变,是对自己的要求。”
■话剧《威廉与我》徐愔工作记录
03
和演员共同完成角色的魔法
曲晶最初拿着剧本找到李予多,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时期。“我觉得能够在这个整体萧条、沉寂的特殊阶段里,做一部全新的原创作品,是个很难得的机会。”
2019年的话剧《革命之路》中,李予多就和作为演员的田晓威有过合作,这次以创作者的身份再次站在一起,两个处女座一拍即合。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王霁)
《威廉与我》当中的每个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人,李予多在完成造型设计的时候,必须参考历史背景,“但我们并不是在做一部纪录片,如果只是忠诚地再现当时的衣装、人物形象,显然就违背了我们这部戏的初衷。”
因此,李予多提取了一些具有辨识度的年代符号,将每个角色的身份具象化到某个特征性更强的装扮上,以更符合现代戏剧的逻辑来将这些400年前的人,拉到观众面前。“加上角色切换必须要通过演员在台上的造型变换来完成,能够快速穿戴是客观要求。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精简再精简,把角色提炼成符号。”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在这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里,人物在她的心里也变得越来越精确,只需要胡子、头套、帽子就能完成。“举例来说,教皇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重,但是承担了很关键的推进作用。因为这类宗教性人物的形象在历史中非常确切,我也曾经考虑过特殊的袖形、长斗篷、高筒帽,查了很多资料、做过许多版方案之后,变成了一个圆形的红色小帽子,加上演员的台词表演,就足够将角色树立起来。”
造型不断精简,留给李予多的创作空间就变得相当有限,“导演对细节的要求非常细致,我们反复推敲之后确定了一版,跟演员沟通过又删减了一部分,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作调整。”服装定稿之前,李予多和导演、制作人就每一件服装选择什么面料,演员应该如何穿戴,穿戴之后会有什么动作,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会不会有限制……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每一件衣服我都自己经手完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我自己手绘制作的。完成之后我也都试穿过,确定穿戴流程的可行性之后才交给演员。”这种几近执拗的认真,是李予多从业多年来,始终未变的习惯。
事实上在演员试穿、服装真正进入到剧情之前,她对于这么简单的服装元素是不是能够让角色成立,还是有些许信心不足。“直到最后合成,服装被演员赋予生命,真正嵌入到剧情当中,我才看到他该有的样子,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把形象树立的职责交给表演,和演员进行如此深度的合作,对李予多而言也是相当新奇的经历,最终准确地把握分寸,是所有人共同完成的奇迹。
■话剧《威廉与我》李予多工作记录
04
人对了,什么都对了
做过这么多戏,曲晶很清楚一部戏要如愿完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威廉与我》的每一个参与部门,都在以最为专注的状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彼此尊重,积极沟通,又能默契地达成共识,每一步都难得,每个人都值得珍惜。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他们想要还原一个更加亲近的莎士比亚,无需仰视他在戏剧创作上的丰功伟绩,经历他的经历,感受他的感受,让每一个进剧场的观众都能意识到在那些永恒的经典作品背后,莎士比亚也是一位真实而平凡的人。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溯本归源的概念,让400年前莎士比亚对于戏剧、对于舞台的热情进入到每一个“我”的创作过程中。“大家都很爱舞台,这是自始至终萦绕在剧组里的氛围。”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杨俊峰)
能够完成服装设计、舞台设计的专业人士并不少见,抱持相同的信念、心怀一致的情感却是知音难觅。正如李予多所言:“一部好戏,是大家合力完成的结果,所有人都在同一个频道上,良性地互相促进,可以激发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李予多为剧中的女王一角设计了巨大的裙撑,然而进出窄门就成了问题。在到底是调整框架宽度还是修改裙摆的选项当中摇摆不定许久之后,他们选择了一个剑走偏锋的解决方案——让演员通过表演来解决。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李晏)
李梅扮演的女王因为裙子反复卡在门框,不得不忍着脾气伸手压住才能进出,最后下场是忍无可忍地丢下一句“谁做的景?拉出去砍了!”既合理化了道具和布景,又把女王飞扬跋扈的性格展露无遗,还让喜剧元素丰富了剧情的进程节奏,一举三得。
搬上舞台和观众见面的,是一部逻辑完整,剧情紧凑的作品,散落在创作环节当中的,却是许多长达数小时的电话沟通,无处的修改、调整、磨合,是观众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的挂钩和粘扣。那些细小而琐碎的故事里,凝聚着每个人的心血与付出。
■话剧《威廉与我》剧照(摄影/李晏)
“为什么要找徐愔、李予多来做《威廉与我》?一方面是对她们专业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合作是不可替代的默契,要求可以被领会,沟通总能达成效果,在交互的过程当中彼此想要什么总能心领神会,还有后期不断的修改……”每一件小事都刻在曲晶心里,回头想来,诸多感激,全是美妙。
“人对了,什么都对了,每个环节都刚刚好,才能成就《威廉与我》。”
转自“不止剧场”
作者:夏白夏
一个享誉文坛的名字——威廉·莎士比亚
一段扑朔迷离的身世——至今语焉不详
一位伟大的剧作家究竟有什么样的人生?
用一部戏,带你看尽莎士比亚的一生
田晓威导演
话剧《威廉与我》
2022年10月25-26日(周二-三)19:30
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票价:180 280 380 480 580VIP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时长:175分钟(含15分钟中场休息)
*中文演出,无字幕
*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延期公告】受疫情影响,5月25-26日 田晓威导演 话剧《威廉与我》将延期至10月25-26日(周二-三)19:30,您可持原门票入场观演,无需更换;如需退票可联系原购买渠道办理。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同时也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申报信息及资助流程可登录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官网或关注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了解查询。
广州大剧院观众进场须知
根据广州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疫情防控措施按照以下要求落实:
1.以下人员不得入场:
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者;
②未满足“7+3”防疫措施的入境人员;
③健康码、行程码为黄码、红码,体温高于等于37.3℃的人员;
④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包括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未能按《广州市出行防疫政策》完成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三天两检”的。
2. 观众检票入场需出示健康码绿码及行程码绿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测体温有序排队进场;
3. 每位入场观演的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不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
4.购买门票视为接受以上防疫须知。如您对以上防疫须知有疑问,请拨打4008-808-922、020-38392888、020-38392666咨询(热线工作时间为票务中心工作时间)
如有其他未尽事宜,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为准,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引。
为避免拥堵,建议您尽量提早到场,以免延误观演。
或许你还喜欢
【农商银行购票优惠】
【浦发银行购票优惠】
【浦发银行·广州大剧院定制储蓄卡优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