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岁生日,南师大校园焕“新”颜
国内许多高校都保留有一批近代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历史建筑是高校的重要课题。素有“东方最美校园”之称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在120岁生日前夕迎来随园校区一期修缮工程竣工仪式。此次修缮于201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复,在省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修缮工程于2017年上半年启动。五年多的时间里,该校投入近2亿元经费,秉持“修故如故”和“活化利用”的理念,让“东方最美校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修故如故,延续随园文化精神
修缮工程竣工仪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指出:“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随园。”在随园约120亩的保护区域内,有14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形成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格局与西方近代校园空间格局相融合的校园空间,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随园的华夏图书馆承载着展现随园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功能,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新告诉记者,修复团队科学制定了加固、除害、治漏、修补的方案,全面开展修缮,配合合理定位功能、有效减少负荷,较为彻底地治理了建筑的老化问题,使建筑功能的发挥得到了保障。
“修故如故”是本次修缮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在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细节还原方面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尽可能地保持了原建筑的装饰风格。特别是在样式、配色、肌理等方面,以及对扶手、壁灯、载物提升机等特色局部和特殊设施都进行了专项研究、严谨辨本、适度设计与专门定制,务求达到返真如故的效果。
“修缮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筑的年久失修,原先100号楼的屋顶四角都漏水,这类结构上的修复是较为复杂的。”南师大基建处施工科科长王忻介绍,如今的华夏图书馆已复原了吴贻芳校长曾经所在的办公室,今后将对师生开放使用。
100号楼是校园规划主轴线上最重要的建筑,不仅要强调它的形式感、仪式感和标志性,还要采用质朴的手法体现人文色彩,在尊重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开会议室的窗可以看见窗外随园的自然风光,这便是这栋古建筑最美的装饰。”陈卫新说道。
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新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对整个随园校区的综合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大力度的出新改造,包括整个校区的地下管网和核心区路面出新工程等,而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更是重中之重。
“华夏图书馆是一直‘活着’的图书馆。”陈卫新说,修缮华夏图书馆的最大要点在于如何完整地保留、展现它作为图书馆建筑原本的使用功能,使它真正且持久地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这种初心的坚守下,增加体现其传承价值的文史展示内容。通过加强空间规划和动线整理,恢复当年的设计和布局预想,复位利用原有的藏书和阅览家具,布设和运用仿故家具,完整呈现了藏书、阅读和交流的各项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功能。
华夏图书馆作为国内少数仍以图书馆身份“服役”的优秀文物保护建筑,以典雅、开放、丰富的空间特性和文化传承,给一代代南师大师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四楼空间原是金女大图书馆的后备扩展空间,初始应用和设计较为简单。根据目前的功能需要,此次修缮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生长性延伸设计。针对顶层屋顶的特殊性,四楼照明设计采取了自然采光与梁柱泛光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原建筑局部明瓦与侧窗洞的自然光线,又通过梁柱上方隐藏式泛光在屋顶形成了二次反射光,使顶层大空间显得更加明亮、宽敞,同时还运用定制壁灯与台灯补充了空间中部的阅读照明需求。
(江南时报见习记者 钱月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