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管理处一个电排站。9月旱灾期间,为了取水,当地组织挖掘水渠深入到湖区更深处。 新华社发
9月4日,国家气候中心发文回顾今夏我国气候特征。总体来看,今年高温干旱强势席卷我国多地,今夏全国平均气温更是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少。此外,今夏极端气候事件强发多发,此次高温事件持续了79天,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受夏伏旱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长期关注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士刘君言认为,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成为集高温干旱、缺电、山火于一体的复合型灾害。它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供电系统、居民生活都带来新一轮冲击,“未来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多不确定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
A 全球高温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冲击
据国家气候中心根据监测评估显示,今年6月13日开始到8月中旬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达到61年来最强。刘君言解释称,由于今年夏季大气环流活动异常,副热带高压活动强劲且位置偏西,几个高压联手形成强且稳定的天气系统,导致今年中国整个南方地区持续的热浪天。她也表示,人类化石燃料的消费以及森林和土地的利用变化,是导致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背后“元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高温引起的灾情呈现出级联性和复合型特点,在高温的影响下,多地出现了干旱、缺电、山火等灾害,全球这一波持久性的高温热浪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高温退去,高温带来的影响并未消散,而是导致了一系列连环影响。
多地出现的旱涝急转现象就与极端高温相关。据刘君言介绍,“在过去长达两个月的高温干旱天气下,大部分水蒸汽蒸发到大气系统中,大气蓄积很多能量,十分不稳定。当冷空气出现,对流剧烈,就形成强降水。同时,干旱导致地下含水量低,土壤干燥疏松,一旦出现极端强降水,更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高温也是此次“轩岚诺”台风强烈且范围更广的原因之一。“台风‘轩岚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前期高温天气造成海温偏高,给‘轩岚诺’补充了能量。”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周冠博解读称。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未来中国干旱事件的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增加。除干旱外,还需要警惕高温和暴雨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
刘君言坦言,“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极端高温热浪天气,这必然会导致大气系统内的能量值越来越高,海洋温度上升,海水大量蒸发,而更多的水汽也意味着整个大气会更饱和、更不稳定,这会导致更多极端天气。”
B 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管理监测有机融合
今年的极端灾害性事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影响。“农业生产高度依赖气候条件,而气候变化的加剧改变了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可强调。
高温、干旱叠加可能会导致农业减产风险加大。何可举例称,从种植业来看,过去几个月内,湖北部分地区面临中稻孕穗分化和抽穗扬花、夏玉米花粉活性下降、再生稻高温“逼熟”、棉花蕾铃脱落增加等问题,四川部分地区水稻出现干花现象,浙江部分地区早稻出现“高温逼熟”现象、柑橘出现“日灼”现象。
刘君言认为,气候灾害也对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物适宜种植的区域在发生变化,像冬小麦的适宜种植面积可能正在往北扩。气候变化也会对昆虫等造成影响,比如影响蜜蜂的授粉等。
如何应对高温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何可认为,管理者需要采取“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的措施。简单来说,“减缓”是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与工业不同的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除了会产生碳排放,还具有碳汇功能,从而有望在管理、科技的协同下,发挥出减排和增汇的双重作用;“适应”是指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减轻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目前,政府也尝试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损失。何可指出,不少地方组织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防灾预警、查勘理赔工作,为受灾农民“托底”,缓解高温灾害对农业生产收益的负面冲击,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刘君言也有相同的看法。“当前以气象为基准的农业保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像浙江省、安徽省都开始推行政策性的农作物保险,给种植当地果树、茶叶等经济性作物的农民提供保障。河南省也给一些大田作物比如稻田等提供农业保险。”
何可认为,当前还应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既要强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特别是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又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管理监测有机融合。”
C “韧性城市”成为应对气候灾害新方案
城市由于人口、基础设施集中且物质资源、能源供给大量依赖于外部,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地区所造成的影响更为突出。
韧性城市成为应对气候灾害的新方案。“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韧性”应对各种灾害,例如气象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灾害等多方面灾害的一种城市发展的模式。
如何搭建韧性城市?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规划组团式城市,给城市预留通风廊道、避免城市高大建筑物过于密集、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内部自然空气流动等都有利于城市应对高温。
目前“韧性城市”的评价指标还在探讨中。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发布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该方案指出,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开展了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目前我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已基本建立。
此外,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也应将气候变化纳为关键要素,优化城市应急管理和响应系统。刘君言建议,“全市各部门、各系统在危机来临时应形成更协调有机的协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更低。”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宋凌燕 发自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