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士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黄士(署名除外)
如今,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广州沙面,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事务所进驻。哲迳建筑事务所、灯塔文化、筑茶联合创始人方斐,选择在今年扎根沙面大街41号,将这一地标建筑的首层活化修缮,打造成灯塔多功能艺术空间。在建筑师出身的方斐眼中,这些百年老建筑仿佛能够让她穿越时光,开启一扇读懂广州文化的时光之门。
与建筑对话,解码文化基因
沙面大街41号,原为沙宣(英)洋行旧址,是小岛上欧陆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方斐决定在这里活化老建筑,不单从空间改造方面考虑,她更愿意倾听那个时代的人们想要透过建筑传递的旧时故事,解码其中颇具韧性的广州文化基因。
广州自古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如同刻在骨子里。方斐认为广州这个城市似乎有一个看不见、却渗透到神经末梢的文化吸收系统。
除了包容,方斐还从百年建筑中窥见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自信。“面对沙面百年建筑,广州人不会觉得它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种饱含烟火气的生活方式将其修缮活化。”
夜幕降临后的沙面,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不同国家的文化在小岛上交汇,广州释放出来的文化活力如同一旁的珠江,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心怀敬畏,秉持修旧如旧原则
事实上,方斐并不是首次着手历史建筑的改造。作为灯塔文化创始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灯塔空间是她参与改造并运营的第一个项目,进驻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让她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活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们需要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线索怀揣敬畏之心,在活化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一栋文保、历史建筑,学习相关的保护规范和方法,再结合实际需求去进行改造。”方斐身为活化历史建筑的过来人,她认为虽然修缮要耗费很多时间,但在往后的运营岁月里,这些有灵魂的老建筑将会给予人们源源不尽的回馈。
基于一种对历史建筑的敬畏心,沙面大街41号在修旧如旧的框架下进行改造,同时又带来别具特色的新鲜活力。
步入“灯塔”,各式装饰构件保持当年的精致模样,首层尽端角落依旧藏着往日的金库。在这个36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少衣着时髦的年轻人驻足观展,叹茶叙旧。古与今在这幢修缮活化后的百年建筑内交替融合,美妙而悠扬的时光仿佛就此凝结。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施沛霖
校对 | 谢志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