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之《常态关注与专题摄影》第四场在东莞市文联举行。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著名摄影理论家、摄影家蔡焕松以《常态关注与专题摄影》为题,从如何找到专题摄影入口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无序的碎片中梳理出最有感觉的题材初型等方面展开讲座。
设置题材碎片筐
“我想拍专题摄影,要怎么拍?”这是困扰诸多摄影师心头多年的难题。讲座伊始,蔡焕松提到,只有常态关注,才有可能做好专题摄影。“常态关注并不难,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意识,能不能坚持。许多摄影师到处拍,明明手中已经具备有很多可以做专题的素材,但最后却无从下手。”蔡焕松表示,碎片化的个人视觉感知,是找到专题摄影入口的有效途径。
而如何从碎片中提取题材初型,不妨设置题材碎片筐。“当你按下快门那一瞬间,你只对快门有感觉,回过头看,你这些感觉能不能自圆其说,能不能顺理成章?”题材碎片筐,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讲座中,蔡焕松分享了自己设置题材碎片筐的方法。“我们南方人一看到雪就饶有兴趣,所以我就设置了一个关于雪的‘筐’,把我拍摄到的雪都放进去。有一年在北京,大雪纷飞,楼下花园银装素裹,场景千变万化,都被镜头记录下来。我也经常拍摄一些小动物,我有一个动物的‘筐’,又根据物种分门别类细化,比如大象,很多人拍一群大象,我另辟蹊径,拍摄‘瞎子摸象’,即大象的局部,如皮肤、耳朵、眼睛,此时,大象无形也有形。”蔡焕松表示,许多照片,单张拎出来并不惊艳,但经过每天关注,由每天的变化构成一个专题,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你设置好题材碎片筐后,还要收集同类影像资料作为专题资料,并等待适当的时机,通过合适载体推出。蔡焕松再次举例,如乡土集市便是很好的拍摄题材,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交易方式最原始的展现。
好的摄影师还必须要找到一个点,在点上“做文章”。蔡焕松是潮汕人,为传播家乡民俗文化,他从学术角度出发,用十年时间,拍摄形成《潮汕年俗》摄影专题,再现潮汕人祭拜祖先、游神赛会等热闹的民俗活动。摄影家,镜头之下,文化尽显。
当前,全国机场吸烟室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蔡焕松便巧妙抓住这一常人不曾关注的点,持续记录,在全世界各大机场吸烟室,按下快门。“这些没人注意的东西,也许一张照片不出彩,但将其长期关注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专题,某种意义上讲,是抢救性记录了某种事物消失。目前我正在收集全世界机场吸烟室的影像,使得专题更具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蔡焕松说道。
探索多元学术路径
专题摄影,还要认真确定学术目标和语言表达关系。蔡焕松表示,多元学术路径的确立,可以从陌生化、系统化、学术化和个性化出发。
“常态关注是相对性概念,不是绝对性概念,所以拍片的时候,摄影师要思考,怎样才能拍出让观众感觉陌生,而不是司空见惯的画面。此外,还可以从题材的陌生化着手。”早些年,蔡焕松前往云南一村庄,发现村民们在岩洞中举行的祭火仪式,极具特色,便想方设法用镜头记录下来。“东莞也有很多民俗活动,需要大家常态关注,否则拍摄到的民俗往往是表演性的民俗,那是伪民俗,不是真正的民俗。”
学术化也是一大重点。蔡焕松以拍摄乌鸦为例,谈到:“乌鸦长期以来被国人认为是不祥之鸟。但研究发现,乌鸦其实是所有动物里智商和情商较高的动物。”于是,他又将镜头聚焦乌鸦,形成“鸦”系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画卷徐徐展开。该系列也颠覆了摄影界、文化界对乌鸦的传统认知。
重场景更要抓瞬间
专题影像框架结构形成后,还需留意场景与瞬间的关系、画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觉框架中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事、物的综合统一。蔡焕松表示,摄影师们无论是拍摄专题还是单张,往往只注意到场景,没抓住瞬间,导致作品很难出彩。纵观全世界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包含很多感人的瞬间。另外,在拍摄专题时,要特别注意视觉语言,有些是人为主的,有些人和物为主的,有些是人和事结合为主的,都要用各种语言去刻画这些关系。此外,还可以利用投影,形成人的影子和现实中的人共生共融画面。
影像传播方面,也具有颇多技巧。蔡焕松建议,摄影师们除了出书,还可以多参加摄影周、摄影节活动。专题作品先以小专题推出,最后形成大专题。其代表作《潮汕年俗》起初便是以小专题在各大摄影节呈现,直至后来才形成大专题。还可以依托纸媒、新媒体传播条件允许,亦可开展大型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
记者:蔡老师您好,欢迎您来东莞指导。能否谈谈您对东莞影像的感受?
蔡焕松: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了很大量的工作,从最初默默无闻的一个摄影组织到现在的摄影热土,开展了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家,正从摄影高地朝着摄影高峰迈去。我虽是汕头人,但与东莞结缘颇深。东莞这片热土给我创造了许多机会,我才有幸到中国摄影家杂志去当艺术总监,可以说,东莞是我的福地。
记者:东莞拥有诸多摄影爱好者,也曾多次举办市民摄影周,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您如何看待此类现象?
蔡焕松:现在的摄影和以前概念不同,如今是全民摄影时代,市民用手机即可拍下日常生活。市民摄影周的组织策划特别好,一方面能向市民普及影响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向市民进行反馈和汇报。这是双向利好的工作,营造了影像传播的浓厚氛围,只有在海量的影像中,才能形成更大的题材。
记者:当前,东莞迈入“双万”新时代,城市变化喜人。您认为,摄影家们镜头聚焦的重点应该在何处?如何才能拍摄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向全国讲好“东莞故事”?
蔡焕松:我认为主要应该聚焦两个方面。一个是东莞制造,另一个是东莞的百姓生活现状。东莞是新一线城市,东莞制造闻名世界。这样伟大的题材,不仅需要个人,更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另外,将镜头聚焦在人民群众身上,也能出好作品。可以关注新时代新莞人工作、生活状态,展示新莞人精神风貌,用镜头留下一些有文献意义的东西,也许我们现在拍的一些场景大家觉得很平常,但若干年后就是一份很宝贵的资料。把这两个国计民生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比较完整的东莞影像。
记者:再回归到这次讲座,您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常态关注与专题摄影”,为何选择这一主题开讲?
蔡焕松:这个主题我在学术界经常提到。前段时间,我和志良(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在讨论,来到东莞,我要讲什么。我们分析了东莞影像的发展历程,发现常态关注之下记录生活的影像专题,更能构成全国性的影响。恰好我在专题摄影领域有所研究,所以选取了这个主题。此外,一座城市,需要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日常我们参观的博物馆,另一个应该是影像博物馆,用专题影像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我认为东莞摄影家队伍,可以推动这项工作的实施。
记者:您在讲座中多次提到“筐”,“筐”是如何形成的?
蔡焕松:其实就是将碎片化记录集中起来,挑选几个最有感觉的展开专题拍摄。也许有人会问:“我不知道对哪个主题最有感觉怎么办?”你今天拍一个,不一定马上关注,但连续几天拍摄,就会发现,你镜头下一定有共性的题材,此时,就要把你最有感觉的那部分进行专题拍摄,要把你最灵敏、反应最好,感觉最好的那一点做足了,你就找到了灵感,也就是要有个性化的题材,把最有感觉的那一面呈现出来。我走到哪拍到哪,会将拍摄到的素材分类放进不同的“筐”,整理后再将“筐”进一步细化,以此寻找创作灵感。
记者:“单幅作品是词组,专题作品是文章”,这句话如何理解?怎样应用到实际拍摄中?
蔡焕松:单幅作品是具体有指向性的人或者物,较为单薄和粗糙。如果将摄影比作写文章,假设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写一篇文章,讲述承前启后,历史变迁的故事,才会更出彩。同理,摄影不是简简单单哪里热闹拍哪里,要花时间经营,才能构成影像大合集。比如,我的《潮汕年俗》专题摄影拍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乌鸦》主题也拍了四年。摄影师,就是要每一个专题起码完成度很高,且作品拿得出手,才能令大家信服。
【记者】章倩倩 龚名扬
【作者】 章倩倩;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