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弥之(?—436)的名字至今已少有人提起,因为他从江左(江苏南京)来闽担任昌国(今福州,南朝元嘉年间由晋安郡改)郡守已是距今将近1600年前的往事。他的生平事迹早已隐入历史的深处,鲜为人知了。但若说到福州的甚至是福建的教育发展历史,这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在福建去世后,朝廷为之立庙奉祀,且题匾曰“七闽人师”,表彰他开闽地文教之先河的贡献。这一题匾是对他个人治绩的历史定位,也是对福建教育历史的客观记录。
阮弥之画像(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福建古称“七闽”,这不是行政区划的定数,而是出自周代朝廷在闽“所服国数也”。即当时闽人所立七个方国(部族)全数臣服周王朝,福建地区归入周朝版图。当时闽族人分布的范围包括闽中地区及周边的浙南、粤东和赣东南部分地区。所以乾隆时福建官员为重建的“忠惠阮公祠”题匾又称阮弥之为“闽瓯师表”,盖因闽北、浙南在汉初为东瓯国地,后为闽越王郢所吞并。闽瓯之称体现了人们对前古时代闽中地域范围的历史记忆。“昌国初为蛮地,俗不知学,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这表明晋宋之时,瓯闽地区虽受中原王朝管辖,尚缺少文明教化。正因为如此,阮弥之主政昌国郡,其教化治绩更显难能可贵,应是闽中文教之始祖。
谱载阮氏是伏羲氏之后,阮隃伯之胤,皋陶伯益之裔。商代受封,建立阮国于泾渭(今甘肃泾川),东周迁陈留郡(今河南尉氏县),甘于隐逸,蔚为望族。为“建安七子”阮瑀、“竹林七贤”阮籍、阮咸之后。阮氏被称为“中州士族”“南渡世家”,盖因有习儒的传统与重教的门风。阮氏入闽始于南朝刘宋。阮弥之任昌国郡守,是在受任交州刺史的第二年即南朝元嘉二年(425),这可能是他从政生涯的最后一站。他以仁心行惠政,史籍记载他的政绩比较简略,但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应该说他的文教绩效具有首倡之功,其兴农业绩的开创意义甚巨。
阮公祠(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史志记载,阮弥之治闽业绩首先在于劝农。如《闽县乡土志》载,“弥之教稼穑”。又说他“盖首劝民农者,闽人食其德”。可见,此前闽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尚低,阮弥之以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和生产技术教导闽越土著,是福建有史记载劝民务农、学习先进稼穑方法的第一人,故称“首劝民农”。这也是福州地区从蛮荒走向开发、精耕细作的最早记载,他为福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居功至伟。阮氏落籍闽中后,聚族而居,阮弥之率领族众开发住地钱屿墩周围大片农田,阮洋这一地名由此而来。
其次,《乌石山志》记载,当时“洞夷海寇为虐,弥之设方略御之”。这句话语焉不详,实指当时福建大部分地区还处在蛮荒状态,“洞(峒)夷”应指居住在福州周围山岩洞穴之中的闽越土著。“海寇”乃指晋末卢循起义失败后流落在闽海地区的“义民”,他们多改操水上生业,为“游艇子”,又称“泉郎”,有的流为寇盗。这些沿海地区的土著闽人,或“以渔猎山伐为业”,或从事捕捞采摘为生,尚少定居务农生活者。阮弥之以武力平定动乱、绥靖闽疆后,因势利导,施以教化,以仁心劝导农耕,招安岛民,其化育夷越之功至伟,是继严高筑城之后功业载入闽史的第二人。
阮公祠正门“八闽奉旨第一祠”碑(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当时,福州地区还是闽江口的一大港湾,周边由无数山峰环绕,闽江海湾内人口聚集,各营生业。经历千百年沧海桑田的自然变迁,“闽在海中”的江口海湾内,由泥沙淤积而逐渐在山丘周围形成洲地平陆、荒原草甸。传说阮弥之带领乡民开发百里沙洲,引进良种,发展农业。后来阮氏家族也就定居在福州东郊钟山(又名钱屿墩,俗称前屿)周围地方,前屿遂成他终老之地。多年之后,其裔胤繁衍发展,许多人迁往福建各地乃至海外。据记载,琉球阮氏寻根到福州,其本为明初赐往的“闽人三十六姓”之一;越南阮氏直至民国时期仍有参加福州阮氏的祭祖活动。
再次,清郭柏苍《乌石山志》记载,阮弥之“兴学校,正风俗”。《福州阮氏宗谱》亦载,阮弥之初到,“见闽越人不知学,不知礼”,遂于“乌石山麓择地三十余亩,二十多间房,兴办学校,邀请江左名士包括阮氏文人,来闽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宣仁广义,正风俗,扬士风,倡文明,民风因之“丕变”。据《三山志》载,因他的教化,使闽地从“俗未知学”做到“家有诗书,市无斗嚣”,开启了闽中的文明教化。阮弥之治郡的成效影响甚巨,纪阮祝文称“开全闽之文章”,闽中读书之风由此兴起,可见诗书教化确能移风易俗。闽中初现良风美俗,风教遍于市井。
阮弥之殁后,世人为悼念他,在衙署旁建“七闽人师庙”以祀之。《闽县乡土志》载:“弥之入闽兴学,在虞愿、李椅、常袞诸人之前”。世称“七闽人师”诚为实至名归之褒扬。可惜,继阮弥之之后担任晋安郡守的两兄弟阮仁之(元嘉九年任)、阮永之(元嘉十五年任)事迹,却没有留下记载,成为历史的缺憾。
阮氏家族在历史上是“衣冠士族”,永嘉之乱时,自河南陈留南迁至江左南京,是为南迁世家之一。阮弥之三兄弟入闽为官,隋唐以后,阮氏后裔逐步分散迁往闽中各地开基,如漳州、泉州,兴化、福宁、延平诸州府。留在福州的主要分布于古田、长乐、罗源等县,福州东郊则集中在前屿、后屿、阮洋(俗称远洋)等地。根据琉球阮氏族谱记载,始祖阮国(号我莘),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于龙溪县;1594年后,多次往返中琉之间;1607年受朝廷批准入籍琉球,以士族身份入居久米村。其后裔不忘开基祖,坚持400多年的祭祖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携带《阮氏家谱》寻根到漳州龙海角美,拜谒祖庙“世德堂”。同时,还访问了福州阮公祠、泉州阮氏祠堂、海澄(县)月港阮氏宗祠。
阮公祠内景(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阮弥之的善治惠政闻于朝廷,宋文帝刘义隆特派朝臣散骑常侍袁渝到闽中考察,“觇其吏治”“观察吏政,访求民隐”。阮弥之如实报告,“历陈损益上言”。经了解后,袁渝多次向朝廷汇报阮弥之的仁声惠政。刘宋文帝时政治清明,文教发展,三十年间社会安定,号称“元嘉之治”。文帝欣赏阮弥之治才,故想把他调回朝廷,委以重任。无奈当地百姓“焚香遮留”,不让调走,阮弥之终于留下。但几年后他因同情社稷大臣檀道济被枉杀,“竟叹息忘寝息,以忧卒”。可见他忠国为民,忧劳国事而忘身。朝廷得到他的死讯,随即下诏表彰,追赠资政大夫称号,并赐谥“忠惠”,赐祭葬并建庙,定春秋二季官祭。
阮弥之在任期间功绩卓著,但史载简略,归纳其事迹主要有:教民稼穑,垦荒屯粮;兴办学校,延师教学;端正士习,移风易俗;招安岛民,化育夷越;绥靖闽疆,郡邑井然,闽中因之大治。听闻阮弥之死讯,各地男女百姓痛哭,颂其至德。史载“闽人食其德,立祠祀之”,并“塑像奉以为神”,在乌山南麓学社原址建庙,郡人奉匾曰“七闽人师”。同时在阮公衙署旁建忠惠庙敬祀之。明万历七年(1579)应乡人之请,移建于东郊归善里(今前屿村),万历三十七年(1609)夏,“七闽人师”庙毁圮,“片瓦只椽,杳不可见”。清郭柏苍《乌石山志》记载,当时阮公祠中还祭祀抗倭将领阮鹗。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十一年(1746),“巡抚周学健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朝廷赐帑下旨重建,福建宪台题赠“闽瓯师表”匾,祠联称“闽瓯著绩垂千古,师表荣名耀万年”。这些匾联与最初“七闽人师”题匾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了人们对阮弥之于闽中开辟文教鸿蒙治绩的评价和礼敬,寄托着闽人对阮弥之劝农兴学、教化百姓功业的永久思念。祠于“道光中遭飓风摧倒三进”,有“道光十九年,本乡重建立”石刻记其事。余下两进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1994再修,现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祠宇坐南向北,土木结构,前后三进,保留明代建筑风格。该祠于1995年公布为福州郊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学习强国、福州晚报 编辑/宝蓝 校对/斯威 校审/周伟亮
为八闽文化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