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苏旭艺术简介:
杜苏旭,教授,现居北京,河南省南阳市人,毕业于西安美院绘画系,现为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外艺术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数十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徐悲鸿画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书协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并授予"一代艺术大师"。几十年多次在全国美术国画大展中获大奖。作品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公安部,山西省政府宾馆会议室,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和国企央企等重要场所收藏。30多年来在美,法,韩,朝,德,加拿大,新,马,泰等国和国内香港,澳门,台北,31个省市搞过个人画展。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荣宝斋》,《国画家》,央视,北京卫视,河南卫视,新疆卫视等数百家媒体做过专题报道,得到了中国艺术界和各界的好评。
作品欣赏:
作者:徐生力,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书法家
那山 那水 那人 那画
——与著名山水画家杜苏旭先生游艺二十年
我与杜苏旭先生因书画之缘而结谊的。古有书画同源之说。我俩一个作画,一个写字,正是一支毛笔将我们握在一起,或是他画画,或是我写字,一支笔有如老农手里的旱烟袋,你吸几口,再递给我,我品尝罢了,装好烟丝又递回来,滋滋有味。二十年之久,疏时,三几年一面;密时,可能一年几次相聚。我俩的字画曾在港澳台几次一同展出,并分别精选几件作品,作为中国邮政赠予台北邮政的礼物,为当年两岸实现“大三通”之“通邮”默默地做出了奉献。艺术在相互见长,之间交情如二十年的老酒也因此浓厚起来。
那山
丹江盆地履仙踪,
智对隆中汉像雍。
达远恐龙描蛋早,
伏牛展眼起青龙。
杜苏旭先生出生于西峡,伏牛山的深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因参加省里在这儿举办的一个科研活动,去过最远的桑坪乡。吉普颠簸在崇山峻岭、高山流水之间,其中几十里路荒无人烟。当地人说,《张铁匠的罗曼史》有个浪漫的场景是在这“农夫山泉有点甜”的丹江源头,凸起的石头上拍摄的。正在为农村掀起爱情革命而遐想、凝思之际,一缕白烟升腾半空,鸡犬有声,杜牧的“白云生出有人家”诗句飘浮到脑海。要是我会作画,那是什么样的一幅景致啊!
二十一世纪初,全国邮政书画比赛,杜先生画的一幅获奖作品,正是我所到过的伏牛山的山水,将我跑丢了几十余年的频道换了回来。杜先生说,河南有三座大山入画,表现如老者一脸皱褶的,有悬崖峭壁的有太行山;展示伟丈夫英雄气慨的莫过于大别山;伏牛山就像妩媚动人的西施,飞机飞播的阔叶林,色彩缤纷,浓妆淡抹总相宜,怎样看,也不觉得个够。山水画最重皴法,他说,古人对皴有种种说法,只不过是就其所见的山水而体会出来的,我的皴法有荷叶皴、披麻皴、云头皴、牛毛皴、卷云皴皴,再将石涛、巨然、八大山人、黄宾虹全部融合在一起,有前人的,也有自己的。花鸟、人物,崇山、翠竹,画法不一,是基于皴法的丰富性。他说,跟你写字一样,笔墨丰富了,笔画里的内容就让人耐看多了。之于读妙时代的今天,人们站在你的作品下,留下的时间会长一些。杜先生是我见到过最具代表伏牛山特性的画家,画里蕴藏着中国龙脉秦岭的勃勃生机。他常给我说道,黄宾虹老先生说,国画正宗,约有三类:一曰文人画:有词章家,有金石家。二曰名家画:有南宗法,有北宗法。三曰大画家:学取众长,不分门户。我就从第三种宗法选择我的画画之路。如同我们山里人,出行无拘无束的,不比城里红灯停绿灯行。你看,我作画,先画山还是先画树,没有定制,这样才能出其不意。玉兰栖鹤寿星立;月季髽髻淑女痴。我从南阳市花市树做一联,配在他获奖的作品里,以示对老兄的一个鼓励吧。
那水
崤东紫气漫西京,
髫鬌军魂彩笔耕。
文脉流芳源陇上,
黉门一出尽吴生。
杜苏旭先生年少因为喜欢画画,被部队特招,保送到西安美院攻读国画专业。可以说,得到过当今国画大师刘文西老师的真传。他说,在严谨的院校科班的系统学习中,以少颖敏学、雅有思志而奠定极好的童子功底。他在名师的科学施教中,画艺大进。四年的大学理论学习,技艺博取,他完全掌握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国画之六法。杜先生说,是流经大唐西安的黄河之水,于家国天下,不仅养育了华夏千古文明,于我个人的才艺而言,还滋润了一身的艺术才华。
我同他同台献艺多次,正如他自己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小时候抬头见山,出门是水,所见所闻都是画。你看我画几十年的画,没有一副重样的。伏牛山的美景,一切都在我这个大脑里,比计算机还灵呢。常人游玩山水,苦于找不到美。他对我讲,你把左手的拇指对右手的食指、右手的拇指对左手的食指,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画框,对着哪里,哪里就是极好的一幅画啊。每画好一幅画,他双手举在远处,让我们眯起眼睛,画的动感就铺面而来,白云飘浮,瀑布飞流。他说,采风要将山水拉近,集中来发现她的美;看画要放远,层次感就强烈。看来他在西安美院真的学到不少真招,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在为他的第一本画册题字时,刘文西老师一再给他说,老师授予的是模板,我们许多画家一生只守着古人的画临摹,如最著名的有清初四王,看他们的画死板板的没有灵气。所以,大自然是你今后的老师,活水来自源头。杜先生说我永远记住恩师的教诲,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几乎跑过遍,有的去过多次,去一次感觉一不一样。守土槐国兵马壮;遗孙榴火果实绵。西安以石榴为市花,国槐为市树。我做一联,他然后画一幅画,送给尊师,作为对滋养他艺术的回馈吧。
那人
赤心三代出军营,
五更寒松别样情。
啼血杜鹃摧帝统,
共和国度绘旗缨。
杜苏旭先生一家三代军人出身,他为艺也有股军人气质。画山则坚毅,似太行那般刚烈;画水清流,如丹江源头的清泉,没有俗腐之气。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画论经典,常常伴随着他。比如黄宾虹先生说:古来画者,多重人品学问,不汲汲于名利。进德修业,明其道不计其功。虽其平生身安淡泊,寂寂无闻,处世不见知而不悔。旷代之人,得瞻遗迹,望风怀想,景仰高山,往往改移俗化,不难而几于至道。他说常读常新,伴我不尽的艺术人生。
信阳与南阳紧邻,小时候我们阅读过《桐柏英雄》儿童文学,观看过反映大别山游击队的电影《五更寒》。在同样的革命故事中熏陶,我们总有谈不完的共同话题。我受邀到过桐柏,他也被邀到过新县,我们一起感受儿时故事的原生地,去切身体会。然后,溶入到自己的书画创作里。艺术如若感动别人,必须先打动自己。
己亥年春上,我们在新县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一路上,陪同的徐昌中副县长讲,新县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仅次于中央红军所在地的井冈山。我们脚下每一步,可能就有当年红军留下的足迹,这可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哟。所以,一天的时间,值得参观的太多,他手中的快门啪啪地响过不停。钱叔美有言:山水中,松最难画。我们参观了许世友将军墓,那如他一生传奇一样的五凤松——即五棵松树树冠组成的似凤凰,在空中向南而飞,画家礼拜了许将军后,对解说员所指的五凤松观察得更加细致。在返回的车上他说画家的眼睛最为犀利,过眼不忘。之后,他将一天的感受全部溶于到《风云大别山》这幅巨幅的画幅里。尤其是那不同于黄山的双手环绕的迎客松,又不同于华山的劲挺耸立的苍松,大别山的五凤朝阳,喻意着天下太平。他在半天时间里,汗水湿透了衣服,也感染了在场观看的大别山干部学院领导。我为这幅画题款,这是我俩合作的最佳典范之一。此画捐赠送给大别山干部学院后,林志成院长说,我们将聘请您为我们院外教授,请杜教授给学员普及书画方面的知识。曾凡军副院长递给他收藏证书并邀请说,欢迎杜教授常来常往,我将陪您到大别山鄂豫皖周边的所有县市采风,这里有你取之不尽的画画素材。作为热心公益活动的杜先生,另外有个身份就是红色画家,因此他愉快地接受了。信阳市花市树分别是桂花银杏。金风粉饰飞黄蝶;丹桂乱皴惹蜜蜂。一副对联不足以表达,他多年来为信阳书画爱好者的辛勤付出。
那画
饮水天河凿太行,
丹泉北上感恩长。
巨龙崛起谁能敌,
带路丝绸织盛唐。
二十年来,杜苏旭先生的画在变。他问变在哪里,我说用笔简洁了。他套用古人说的,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之以笔。我说,你那大片的留空,正如书法里的布白,计白当黑嘛。
在新县,我们参观了韩山千年古藤。由此,我们对书画用笔展开了一场讨论。他用书法的笔法,向我做了他画画变化的用笔秘籍。美国福开森先生说过,中国一切的艺术,是中国书法的延长。正如他说,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需圆,如折钗股;用笔需留,如屋漏痕;用笔需重,如高山坠石。至于笨、浊、滞、涩之笔便非重。一语中的,他为什么大冬天,窗面飘着雪花,而他单衣还汗流浃背呢。
长城海岳公孙树;疏影梅妻富贵花。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等等形容词,尽可放在他的画上。一天在信阳画完画,已经天黑,晚饭已经安排好了,可他执意要走,那是另一个活动在催促他。晚上,我拿出他给我留的一幅春韵图,对着灯光,返青的柳树丛背后,一道斜斜的亮光,有如汽车的近光透了过来,我想晚上的灯光昏暗所致吧。不是说,街上柔和的灯光下看人,个个是美女吗。第二天就着自然光,那几缕光线从树的背面照射过来,一直穿进我的心里。哇塞,还爽喔!此时,我方记起,他嘴边常溜出来的张大千的话,绘画要有意境,要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对同道,他是如此的用情。
量变引起质变,她是在不断思考,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漫长过程中积累而来,非一朝一夕,所谓冰冻三尺。杜先生说,画家如果动手不动心的话,你永远是个画匠,即便你画了一辈子。他的笔趣,所出现的光色、神韵,还有别致的情调,你得静下心来,仔细去揣摩。与他本人一样,几杯烧酒,迅速引发他的一场高谈,才不负这几杯酒老酒的威力。他的话匣子打开了,可不好关啰。他说,陈子庄先生说,绘画应自己命题,自己造意。假如为某人祝寿要根据其人性格、身分选取题材,不能动辄就是松鹤。有了题材,还需选意,务使此种题材、此种造意施于此人,可施于别人不当。一次书画交流,听说我的生日临近,他为我量身即兴一幅寿高图。其中的元素,笔墨语言,他翔实地一一做了阐释。这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为艺襟怀。
傅抱石先生曾说,中国人如果永远不放弃山水画,中国人的胸襟永远都是阔大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大庆,杜苏旭先生的画因近年来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预约接连发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他预留了八米巨幅国画的墙壁,近期他正为此做必要的准备。之前,他向集书画、鉴藏于一身的老艺术家王德武先生请教。王老先生告诉他,人民大会堂是国家政治中心、权力机构,必须体现上至国家意志,下至百姓民意的复合元素,你要多关注红色的圣地、美丽的乡村,国家重大的科技突破等等方面,然后以笔墨语言表达出来。一席高论,胜读十年啊!他不时地感慨道。十年一剑,杜苏旭先生的画在亿万人仰慕之地隆重推出,我们将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