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一封沉甸甸的家书、一封由院士和艺术家共同写下的手札——昨天,三封承载着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想的书信,以“隔空对话”的形式揭开了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序幕。未来一周,千余场科普活动将在城市各个角落与市民不期而遇。
2020年,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24.30%,继续领跑全国。最新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要达到25%。公民科普素质的提高,需要不断厚植城市创新土壤,也离不开科普队伍的不断壮大。目前,上海活跃着13600多名注册科技志愿者和460支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中既有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也有院士专家组成的“科普天团”。
启动仪式上,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马兴发为上海市院士专家科技志愿服务队代表褚君浩院士授旗。这是一支由15名两院院士和近30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凸显了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资源优势。来自同济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的队伍也被授予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队旗。
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学专家闻玉梅说:“科普是科学家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桥梁,我希望科普能走进每个人的心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表示:“科普对青少年的成长特别重要,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在培养科学技术的接班人。”
启动仪式还揭晓了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和新锐人物,分别授予褚君浩等5人“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称号、傅昇岽等5人“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称号。自今年起,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评选更名为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评选周期由每两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一次。为吸引和激励更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参与科普,选树活动新设了新锐人物奖。
(来源:文汇报 记者沈湫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