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嘉华
9月14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通知》公布。梅州市获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足球之乡再添新誉。作为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中国足球之乡,梅州与足球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启蒙之地、南派足球的形成之地、几代国脚的出发之地……
当前,梅州提出将建好足球特区,重振球乡雄风,助力体育强省建设,让“足球之乡”成为中国足球的“报春花”,为全国足球改革发展贡献梅州智慧、梅州模式。
回眸历史,“世界客都”因足球更精彩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早在1873年,现代足球就从欧洲传入梅州市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从此掀开了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序幕。2015年11月,五华元坑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州走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柚子射狗洞”“铁脚震日寇”等传奇故事至今让人耳熟能详。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外宾时称梅县(地区)是足球之乡;1979年,梅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州先后为国家输送优秀足球人才300多人,培养出中国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曾雪麟,以及杨菲荪、池明华等一大批国脚。“每一代梅州足球都有代表人物,产生了持续的榜样效应。”嘉应学院足球(产业)学院院长杜光宁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些运动员或教练员积极通过各种形式支持家乡足球事业,在球队建设、足球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了解,梅州足球人口比例达28.3%,居广东省首位;足球场地1027块,每万人均2.6块,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每年赛事活动保持5000场以上,赛事频次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位居前列;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一城双超”的地级市。2018年,梅州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梅州足球特区;2022年9月,梅州成功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全民重视,一座充满足球活力的城市
作为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市,梅州坚持回归足球运动本质,大兴草根足球、群众足球,坚定不移走好走实“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久久为功”的足球特色发展之路,努力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探索梅州模式、贡献梅州方案。
“我们要擦亮足球之乡品牌,让足球这朵‘花’在客都梅州绽放得更加绚丽。”成立于1929年的梅县强民体育会,迄今已有93年历史,是内地成立最早的民间体育组织。梅县强民体育会会长古向明介绍,目前体育会已成立了十五个办事处,十支草根足球队,三个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每年常态化举办强民杯足球赛、九龙杯足球赛等多项赛事,为梅州足球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这是梅州足球发展遍地开花、全民参与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梅州市足球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位居广东省前列,市县两级实现足办、足协全覆盖;镇级足协65个,占全市镇(街)总数的60%。社会足球组织架构覆盖市、县、镇、村、片,并拥有众多以振城、皇樽等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城市足球组织,以西阳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镇级足球组织,以元魁塔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村级足球组织。
据悉,梅州目前已相继出台《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梅州市足球综合改革方案》《梅州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50年)》《梅州足球特区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足球发展政策体系。市、县两级政府已经将足球发展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经审计,2015年至2021年8月,梅州共投入2.2亿元专项资金发展足球。
在梅州,以足球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梅州新兴产业之一,带动梅州地区体育赛事、体育运营公司、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等集聚发展。在深厚的足球情怀驱动下,本土企业、乡贤、社会团体和俱乐部积极参与足球事业发展,梅州足球运动蔚然成风、足球健康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各方支持,培养更多足球好“苗子”
据了解,广东省从2022年起,连续5年,将每年支持梅州5000万元用于足球特区建设和实施足球青苗青训“双青”工程等工作。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足协倾斜支持梅州足球改革发展,在政策、资金、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足球梯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梅州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梅州也积极抓好青训工作,并以中国足协梅州青训中心为统领,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俱乐部、专业足球学校、市县体校和校园足球协调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足球后备人才。据统计,梅州校园足球普及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7所,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83所,全市参与足球活动学生人数达25万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40%以上。
做好足球青苗青训“双青”工程等工作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也至关重要。“目前,梅州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教练员队伍,要充分利用起来,可成立讲师团在全市各地巡讲,指导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并且要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杜光宁指出,要加快足球产业发展,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加强对足球改革重点项目的检查和督办,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据了解,2021年梅州全市共有630个体育产业机构,体育生产总值22.06亿元,体育产业固定资产投资9.24亿元。此外,根据《梅州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50年)》所提出的梅州市足球产业建设目标,到2022年梅州足球产值规模达到6亿元,2030年将突破10亿元,2050年将成为梅州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梅州市已实现职业、社会、青少年三类主体全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区域全覆盖,形成了体育、教育、社会三个系统衔接有序、等级分明的赛事体系。同时,梅州积极承接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并吸引了四国女足锦标赛等大型赛事落户梅州;2022年,梅州积极担当作为,承接中国足协超级联赛,成功完成第一阶段赛事任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锴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