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显示,近30年来中国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中,稳居前两位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呵护心血管健康,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日前," 第二届南山心血管论坛 " 暨广州市医学会肺循环分会学术年会、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穗举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黄铮教授当选为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黄铮表示,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将不仅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搭建新的平台,更能促进心血管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心血管病患基础数庞大
下一步将建关注肺循环疾病
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三成以上,其中 85% 是由心血管和中风引起。2021 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 3.3 亿,心血管病一直是全球公认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
广医一院心内科主任、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专委会主委黄铮教授表示,很多人谈癌色变,其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恶性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猝死、中风等疾病都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心血管循环系统不仅包含有体循环,还有肺循环。依托广医一院、广州市呼研院在呼吸领域的强大基础实力,下一步将在广医附一院呼研院大平台下成立了肺循环分会,不但把心血管的体循环重视起来,而且把肺循环也关注起来,大小循环都重视起来,把心血管领域不够重视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临床工作做起来。" 将心血管与呼吸结合,做更多肺循环方面的工作,是我们成立分会的初衷。" 黄铮称。
心血管病防治
科普宣教作用突出
会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教授通过录制视频表示,心血管病包括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很多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治疗的难度非常大。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也是一个大难题,长期服药和终身护理给心血管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挑战。一些心血管病如心梗,治疗窗口很窄,一旦发病就危及生命,治疗必须分秒必争,这些都使心血管治疗工作难上加难。
黄铮教授表示,心血管病最基础的防治,首先要通过专业、权威的健康科普提高广大市民对疾病知晓率、就诊率、达标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 三高 " 病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因为刚开始没有明显症状或不重视体检而对患病不自知,疾病知晓率也很低。得病后,有的人也不重视。例如高血压病人直到血压很高、出现症状甚至中风后才就医,导致预后不佳。接受治疗后,还面临达标率的问题,即有没有真正控制好疾病。疾病治疗不能单靠医生或护士,需要病人、家属、医生、社区整体配合。
比如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会增长。但是,如果有意识地去防护,做一些有益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坚持低盐饮食,吃得太咸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坚持低脂饮食,吃得很油腻,高血脂无法代谢出去,容易在血管内膜上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未必是很严重才有危害,突然不稳定、破裂就能引起心肌梗塞,导致猝死。保持血管健康就是保持血管弹性,保持管腔通畅、血流好。他建议,应从生活方式调整,就是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多运动,还要注重心理健康。”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