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友(心系远山)
我在铁道兵整编中—— 部队生活琐忆(2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铁道兵部队进入了重大的历史变化时期。从每师撤销一个团,到撤销合并三个师,直至整个兵种撤销,并入铁道部。作为普通一兵,我亲身经历了整编的全过程,先后经历了三个师的调动。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铁六师,我成长的摇篮
1970年12月,我参军入伍来到铁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一连,在这里土生土长,履历如同走过的路简单明了:一年内入团入党,在工地干过活、站过岗,到连部当过文书,下班排当过班长。73年夏天,正在西安东关师基地挖基坑的我,被通信员叫到连部,指导员告诉我营里来通知调你到营部工作。打起简单的行装,来到重庆中梁山营部,教导员告诉我你先当文书,协助书记工作,后来书记另有任用,我便成为书记。1976年夏天,营部移防至新疆天山深处的巴仑台,参加南疆铁路施工。秋天,师政治部耀主任率干部科林科长等工作组参加营党委会。不久在我登记文件时,发现有一份调我到师政治部组织科当干事的任命,随即到库尔勒师部报到,成了师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经历了部队的两次整编:第一次是1979年每师撤销1个团,由5团制变成4团制,我们师撤销了26团,编制打散后并入其他4个团。这次看起来与我关系不大,但听工作组的战友回来讲了当时撤编命令宣布时的场面,“(部队)平时要求再严,一到撤销时就不一样了。”部队撤编意味着什么,从此在我的心里打下了烙印。
第2次整编,是1980年底,在南疆线的5、6师合并,6师番号撤销,两个师机关对口合并。面对这一重大转折,科里的战友有的选择了转业,有的调回了家乡军事单位,有的返回了在内地的原单位,“哪里来回哪里去”。而我则别无选择,被对口合到了5师组织科。
(2016年于西安,拜访6师组织科老科长梁安学。梁科长先后任27团政委、5师政治部主任)
铁五师,命运的转折点
1981年2月,我随合并后的师机关人员,由南疆线南端的库尔勒,搬到了北端的阿拉沟。番号变了,地址变了,但工作的性质没有变,在组织科内部的分工中,我仍分工在6师时的党务工作。日常工作中,参加师党委、师首长会议记录、跟领导下工作组,感到和在六师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感到这里更重视文字方面的工作。
第二年的1982年春,当我休假刚下火车到达大河沿时,便听到了铁道兵撤销的消息。当时在招待所给科里潘科长打了个电话,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回到机关,又听到一个消息,在此之前月余,师党委已研究任命我为南疆线新管处组织科长。
重大的转折再次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何去何从,又使我们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对此,有门路的战友选择了调动,大部分争取到了转业。我则因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处在犹豫不决之中。
刚好不久,刘主任到兵部开了一次政治部主任会议,回来后碰到我时就问,“小沈,想不想回山东”?我说太想了。他说想的话,你就回去吧,我已和四师政治部汪主任说好了,你准备准备去报到吧。要不是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还舍不得放你走。
当时,4师刚进入兖石线,担任临沂至日照段的修建任务。刘主任知道我的老家就在那里,主动联系并决定了我的这次调动。从此,我便告别了为之奋斗了6年之久南疆铁路,告别了留下青春汗水的天山戈壁。
(2021年于西安,拜访原5师政治部主任刘毓威。刘主任后任铁5师政委)
铁四师,最后的归宿
当时刚进入兖石线的四师司政后机关,分别租住在临沂市区的3个地方,其中政治部在地区粮食局四楼办公。组织科和干部部办公室对门,我到干部科报到时,便看到了几位战友都似曾相识(在南疆线时,4师19、20团由6师代管,归建后他们回到了4师机关),互相寒暄后,放下调令,就等于到4师报到了。
回到组织科,王科长对我说:“你在6、5师时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我说是,他说“你以前怎么干现在怎么干就行。”当即给我安排了具体工作,我也就开始办公了。
那时组织科有10余人,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气氛和谐。科内副科长黄祖团、干事章友良都曾在6师组织科共事过、干事龚俱胜曾是20团组织股长,也都很熟悉。
没过几天,随从政治部汪主任下工作组到各团了解情况。在几天的行程中,汪主任大概发现了我能喝几杯,且较实在,在最后一天晚上回到机关时,又把我叫到家里(粮食局四楼一端一间隔开的大房子),交待夫人说“老郭,你弄几个菜,我再和小沈喝几杯。”就这样,我又很快融入了四师的大家庭。
后来汪主任告诉我:在北京开会时,我和(5师)刘主任住一个房间,他向我介绍了你的情况,我说他(指我)喜欢来就让他来吧。
调到4师,我就等于彻底落叶归根了。除了死心塌地的工作,再没有其他奢望。以至后来改工后,已在系统内院校任职的老首长想调我到院校工作,还有一次省直机关商调的机会,都因局里不放人而没有成行,我也没有后悔和怨言。
(2017年于济南,拜访原铁4师政治部主任汪朝垓。汪主任后任铁4师副政委)
从1970年到1984年,从穿军装到脱军装,虽然只有14个年头,我却连续调动了3个师。地点、人员变了,但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热心没有变。3个师都留下了我平凡的脚印,是一段难忘的青春记忆。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在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感恩,我经历的三个师!
感恩,曾经提携、帮助过我的领导和战友们!
2022.9.20于泉城济南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197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军转工,中铁14局退休。
编辑:李勋修 朱刚《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