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画坛被师古之风笼罩,画僧石涛为唤醒人们对艺术精神的追求,对历史上关于“形神”的关系做了创造性的发挥,提出“不似之似”的命题,继而以“不似之似”的艺术手法来抒情表性,表现出绘画的奇妙境界。石涛“不似之似”的美学观点与禅宗“不即不离”之境在内在逻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石涛的画境理论主要来源于禅宗的“心性论”,而禅宗的“心性论”亦指导着石涛的艺术创作实践。
石涛山水立轴画精品
石涛的佛缘禅诣
石涛奉行的禅法,属于临济宗龙池正脉的“棒喝禅”。清初,禅宗内部反对“棒喝禅”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且禅门也存在着“坐禅”与“不坐禅”两种相对立的修持方法。
石涛显然属于“不坐禅”之列,他有题画诗云:“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如冰。”
从石涛“戒行全无”来看,可知他是反对坐禅这种形式化的修持方式的。当时的禅界,说人是小乘,其实是讥讽人不通禅、不懂禅的话语。实际上,石涛深明南宗禅的精髓,对禅修形式上的繁文缛节十分反感,他更注重内容上的“悟”。
石涛《松柯罗汉图》之题跋云:“迷时须假三乘教,悟后方知一字无。”石涛所作《巢湖图》题诗亦云:“且喜无家杖笠轻,别君回首片湖明。从来学道都非住,住处天然未可成。”诗中透露出他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和他随处都可参禅悟道的思想。
石涛的《画语录》是其画学思想的结晶,其画学思想受禅学影响很大,如其中的“一画”论思想,可以说是该书的核心,也是石涛绘画理论的总纲。在“一画”的先导下,石涛又提出“不似之似”的命题,散发出深沉的禅学意味
画境营造的"不似之似"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石涛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观点。石涛在《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曰:“ 天地浑镕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
“不似”是指在视觉上艺术形象并不一定与所描绘的对象完全一样,艺术形象不只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照搬,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或笔墨本身的特性,对艺术对象进行调节、取舍、概括等一系列的加工,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作品不是对艺术对象逼真的复制,因绘画中注入了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情感觉悟,虽然在形式上产生了客观的不似,但这种“不似”是画家根据表达的主题对客观对象加以提炼和取舍的结果,是为了营造神似的境界。
“之似”的“似”,应当指艺术神韵的真实,艺术应真实地反映出客观形象的精神本质。“不似”和“似”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石涛这里因注重内在精神的显现而得到了调和。“形似”与“神似”的审美辩证法在石涛这里得以深化,“形”与“神”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灵魂。
石涛在《画语录·山川章》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在这里,石涛因能与山川的精神气质相通,抒写山川“不似之似”的真趣,成了山川的代言人,山川的形象也因此生动起来,“不似之似”可以说是情与景相互交融产生的结晶。
禅境的"不即不离"
石涛“不似之似”的绘画理论与他长期修行的禅宗“不即不离”之境界当有密切的联系。《圆觉经》卷上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即”谓融合,“离”谓分别。禅宗主张修行不可执着两端,要保持“不即不离”的境界。
“不即不离”可以说是禅修的理想境界。就绘画而言,“不即”并非是脱离现实生活,而是指不被现实生活所缚,“不离”指艺术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恣意妄为、诳时惑众。
石涛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与禅宗的妙悟一样,要充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感性体验,要能得其受而尊、得其画而化。石涛受到禅宗思想的启示,将禅理与画理熔铸一炉。由此,石涛论“不似之似”之绘画理论,可视为他对禅宗“不即不离”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是石涛多年绘画实践的理论总结。他的“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的画学思想,正是禅家“不即不离”思想的翻版。
石涛作为一位资深禅师,在处理“形”与“神”关系时,自然而然受到佛家“不执一端”“不落二边”的“不即不离”辩证思想的影响,并把这种思想巧妙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成就了他高明的画境及“不似之似”之绘画理论。
画境理念的形成本源
进一步而言,石涛的画境理念主要来源于禅宗的“心性论”。《坛经》云:“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慧能十分强调“本心”的重要性,他认为“本心”中原本具有般若智慧,只有向内心观照,认识本心,呈现真如本性才是成佛的关键。
对绘画而言,石涛认为同样不能离开“自性”,他在《画语录》中云:“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石涛深厚的禅学修养,使他能突破局限,解放思想,从自我体会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不似之似”的绘画理论。可以说,石涛的“不似之似”与禅宗的“不即不离”在内在逻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禅宗的“心性论”指导着石涛的艺术创作实践,石涛的“一画”论传承了禅宗“心性论”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石涛的画学思想除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之外,也多多少少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晚年出佛入道就说明他对道家思想也是极为推崇的。而禅宗本就是吸收儒道两家文化之长,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中国化佛教宗派,是儒、释、道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因此,禅宗思想与石涛画学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儒、释、道与石涛绘画艺术的关系。
石涛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这三大文化的支撑,这也正是石涛不宗一家、“法无定法”思想的体现。当然,本文重点在于找出石涛绘画与禅宗的关系,因此关于道家思想对其影响如何,便不再赘述。
画境与禅境,尽管两者在指向上不同,却又有很多微妙的相通之处。禅宗认识世界、体察生命的方式,影响了具有禅学修养的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画家自在无碍的禅悟心境直接影响着作品画境“超以象外”的表达。石涛对画境的表达与他对禅的领悟或其禅境是息息相关的。
追根溯源,石涛“不似之似”的绘画理论的形成,受其长期修行的禅宗“不即不离”思想的影响,更受禅宗“心性论”的影响。石涛用实践和理论阐释了绘画作品画境营造的门径,辩证地对画境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揭示。
石涛(款)《深山秋水图》
石涛《溪桥野色》
石涛《南山为寿》
石涛《松风涧水图》
石涛 《松山茅屋》
石涛 《松溪茅舍》
石涛 《松荫研读图》
石涛 《西樵苍翠图》 1694年作
石涛 《霜林扶杖图》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石涛《 莲花峰图》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石涛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石涛 《山水》
石涛 《千山红树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