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宝山碑原碑碑亭(资料照片)
阅读提示
■ 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负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在长江出口的南岸、今天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15里处修筑了一座土山。土山百丈见方,高30余丈,据说,当地百姓过去曾隐约见到有座山在海滨出现,修筑的土山恰是发现山影的地方,因而民间将它传说为了“宝山”。
我从小生活在宝山,从罗店到宝山城厢,40多年未曾离开。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琢磨为什么宝山没有山,于是成立了“敢死队”去寻山,从石皮街集合出发,钻小树林、闯地下室、翻垃圾站,然而毫无所获。雨后的一个黄昏,我们排成一排站上长江边的堤岸,望着无尽的江水和鸣着汽笛的轮船恍然大悟,原来宝山没有山。等长大了终于明白,原来宝山有山,在现在的高桥;原来宝山有山,是600年前的一座小土山;原来宝山有山,它早被江水冲刷得无影无踪。不过我并不失望,我深深热爱这一方土地,无所谓是否有山。
明朝洪武年间,刘家港(今江苏浏河镇)是由南向北通过海道运粮的起航地,尽管海运频繁,却从未修筑过航海标志。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每年由南向北运输的各种物资大量加增,因而从永乐元年开始,采用了海、河共运的方法,不过当时运河有几段淤塞不通,需要中转陆运,海运仅靠刘家港一个港口显然捉襟见肘。明代有位名臣夏原吉,永乐一年(1403年)被委以了治水的重任,第二年(1404年)经由他的治理,吴淞江得以与黄浦江畅通,吴淞口由此变为了黄浦江口,航运能力大大加强,为了减轻刘家港的压力,部分粮船开始从吴淞口起航了。
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负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在长江出口的南岸、今天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15里处修筑了一座土山,依靠着大量的士兵,不足10天,便完成了修建的任务。土山百丈见方,高30余丈,据说,当地百姓过去曾隐约见到有座山在海滨出现,修筑的土山恰是发现山影的地方,因而民间将它传说为了“宝山”。
“宝山”建成后,花竹掩映、嘉树成荫,每每旭日初升,五彩的云霞便升腾而起,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宝山祥云”图。明朝人高宗本写过一首《宝山晴云》,诗中写到当年的景象:“驰驱万卒一山成,宝塔含辉云自生。隐约壶天浮瑞彩,依微海市弄新晴。从龙目骇番船客,捧日欢腾水寨兵。珍重吾皇灑宸翰 ,千年草木被光荣。”“宝山”上建有龙王庙、观音殿,诗中所说的“宝塔”便在龙王庙里。山上设有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虽距海30里,但视野辽阔,目标显著,作为航海标志为海运提供了安全保障。明成祖朱棣深知“宝山”的重要,因为永乐二年(1404年)吴淞江疏浚后,吴淞口成了由南向北海道运粮的起航地之一,于是亲自写下碑文、命人勒石成碑,御制宝山之碑,俗称永乐御碑,就此诞生。
然而,明代嘉靖年间,出现了严重的倭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便登陆侵占了这座土山,作为进犯上海的巢穴。虽然朝廷调集了大量兵力攻打,依然久攻不克。危急之时,宝山黄姚里(已于清朝初年沉没)著名的“严家兵”严家兄弟老五严大邦潜登上山,在杀死七人后与山下的老大严大显里应外合,率军生擒百余人,其余跳海逃走,终于消灭了这群倭寇。遗憾的是宝山自古多兵灾与水灾,躲过了兵灾,却没能避过水灾,万历十年(1582年)的大潮冲坍了李家浜的河塘,也彻底冲毁了这座土山,所幸万历四年(1576年)时石碑移入了位于浦东的宝山老城,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诸多志书记录了关于它的文字:《嘉定县志》中记宝山西北4里有御制碑、《江东志》说在宝山西南的清浦东石桥北堍靠左的位置“树御碑亭以幕之”、《宝山县志》记御碑亭在清浦镇(今已消失)的东街北……
进入1928年,国内政局混乱,御碑因无人顾及而亭毁不堪,其时高桥为乡,有位乡人将它移到了1927年筹建的高桥公园(今属高桥中学)内。1985年,川沙县人民政府和高桥中学投资2万多元,参照明代风格,垒土山,建碑亭,安置御碑。亭前有额一方,为王京盙篆书“明御碑亭”。御碑立于碑亭中央,碑高160.5厘米,碑头高47厘米,宽94厘米,厚30厘米,两旁雕蟠龙,中间有篆书“御制”二字。高桥中学为了保护这一文物,特制了玻璃框架进行保护。透过玻璃,碑文清晰可见:
嘉定滨海之墟,当江流之会,外即沧溟,浩渺无际。凡海舶往来最为冲要。但无大山高屿以为之表识。遇昼晴风静,舟徐而入,则安坐无虞。其或暮夜,烟云晦冥,长风巨浪,帆樯迅捷,倏忽千里。舟师弗戒,瞬息差失,触坚胶浅,遄取颠踬,朕恒虑之。今年春,乃命海运将士,相地之宜,筑土山焉,以为往来之望。其址东西各广百丈,南北如之,高三十余丈。上建烽堠,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海洋空阔,遥见千里,于是咸乐其便。不旬日而成。周围树以嘉木,间以花竹,蔚然奇观。先是未筑之前,居民恒见其地有山影。及是筑成,适在其处,如民之所见者。众曰:是盖有神明以相之,故其兆先以见。皆称之宝山。因民之言,仍其名而不移,遂刻石以志之。诗曰:沧溟巨浸渺无垠,混含天地相吐吞。洪涛架山截业奔,巨灵赑屃相嘘喷。挥霍变化朝为昏,骇神褫魄目黯眢。苍黄附脾孰为援,乃起兹山当海门。孤高靓秀犹昆仑,千里示表郁悖炖。永令迅济无忧烦,宝山之名万古存。勒铭悠久同乾坤。永乐十年五月。
宝山碑立于永乐十年,距今600多年,虽然高桥早已划归浦东新区,但宝山没有忘记这座象征着明朝海运顶峰时期的丰碑。2005年,宝山复制了高桥中学内的《宝山之碑》,将它立于了临江公园(今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向北的土山上,并建碑亭,以记宝山之源。
(本文作者系民建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