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昔日肆虐的风沙和一望无际的沙漠,是人们难忘的记忆。多年来,茫崖人在这片蛮荒之地,克服重重困难,打造出片片绿洲,驱走的是“开车不过花土沟”的恐惧,带来的是戈壁生态之城。
9月初,茫崖市西北南三面的防护林茂密苍翠,一直从国道延伸到山脚下,显露着小城的绿色活力。
中午日头高照,林草管护员潘海军和索南才让正在315国道旁的树林里浇水。从2008年至今,巡查树林,防止盗猎,补植补栽……年复一年,晒得黝黑的皮肤和长满老茧的双手,“画”出潘海军护林工作的12道“年轮”。
而潘海军的哥哥潘海镇比他“资历”更老,他从事林业工作22年,是茫崖造林第一人,如今任青海力源科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管护着280公顷林地。“我1979年参加工作就来到了这里,以前是石油工人,后来下海去过很多地方,最后还是决定回来。”2001年,潘海镇在茫崖工行委的引导下,带着在敦煌植树造林的经验回到故地,在这茫茫戈壁“孕育”绿洲。
茫崖与敦煌的植树条件差别很大,不但高寒风沙大,而且是重度盐碱的土地,蒸发量年均4000毫米,日夜温差高达20摄氏度,这些因素导致潘海镇最初试种的3.33公顷树死了一大半。“好多人都笑我傻,说在茫崖把树种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每每说到那些死去的树苗,63岁的潘海镇都不禁泪湿眼眶。
浇水,是潘海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点跟不上,树苗就都干死。”为了买水,他不仅花光了下海多年的积蓄,和妻子变卖掉房产,还四处借钱,甚至跑运输赚钱贴补花销。而一天三四千方水的费用,使他入不敷出。“那些年,多亏有政府支持,由财政出钱买水供我们使用,不然光这一年三百多万的水费就要我的命了。”潘海镇感慨道。
此后多年,他和当地同行不断探索适合的植树方法,一边改良土壤,一边铺设管线,一边种树保活,坚持不懈地在戈壁滩上奋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据显示,12年来茫崖造林总数456.67公顷。全市于2008年开展防护林规模化实验性造林,至今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栽植各类苗木360余万株,城镇绿化率近30%。截至目前,茫崖市森林面积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0.04%、草原面积24.13万公顷,草原覆盖率提高到4.84%,城镇生态实现根本性好转,基本遏制沙化侵害。
“绿色”,是茫崖市如今最显眼的色彩。同时,绿色发展的理念营造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正在昆仑山下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绘出昆仑山下绿色新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