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
前言
1980年7月17日,吕振羽因为心脏病发作不幸病逝。黄克诚知道后,悲痛万分。
由于身体原因,黄克诚只能派出两名秘书到好友家里去看望,询问追悼会的安排情况。
吕振羽的夫人非常感激黄克诚的关心,她对黄克诚的秘书说:“希望黄老为党保重身体,追悼会就不要去了……”
但是,黄克诚还是不顾劝阻,追悼会那一天,在秘书搀扶,坚持来送好友最后一程。
1986年,黄克诚病危期间,几次醒来询问身边人:“振羽怎么不来看我啊?”
看得出来,此时的黄克诚不是很清醒,但他依旧想念着老友吕振羽。可见,他们之间感情之深。
那么,他们一文一武,是如何相识、相交、相知的呢?
国破家亡,吕振羽呼吁全国民众团结抗日
黄克诚与吕振羽,他们一个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一个是知名的历史学家。虽然同是湖南人,年龄也相近,但是,他们的性格却不同,一个沉稳,一个率真。
吕振羽
由于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他们之间产生了近四十年的深厚友谊。
1900年,吕振羽出生于湖南邵阳县金城市溪田村。年少时,活跃在樵牧队里的吕振羽,亲眼目睹了当时种菜之人没有菜可吃,种田之人缺少粮食的黑暗现实。
为此,吕振羽愤愤不平,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清官,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读书期间,吕振羽通过接触进步人士以及进步书刊,开阔了视野,初步了解到了中国经济落后、国难民辱的现状,萌发了工业救国富民的思想。
上学期间,吕振羽非常关心、同情家境贫苦的同学与农友。
一年冬天,吕振羽回家路上看到一个老农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
于是,吕振羽二话不说,将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来送给老农。老农担心地问道:“你怎么办?”
吕振羽故居全景照
吕振羽毫不在意地说道:“我年轻,跑几步回家,不会冷的。”
就这样,吕振羽大冬天,身穿单衣,冒着寒风一口气走了20多里地。
除此以外,吕振羽还经常用自己的钱粮接济学友。父亲发现儿子吃用超乎寻常后,还以为儿子在外面胡乱花钱。
在父亲的几次追问下,吕振羽始终不愿意说出实情。最终,父亲恼怒之下欲动用家法,吕振羽这才向父亲交代了事情原委。
好在,吕振羽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明事理的人。此后,吕振羽还常常说服家里人,少收或者是不收佃农租金。
因此,吕振羽一家在当地乡村享有美誉。
后来,在夏明翰、李达等人的影响下,吕振羽的思想进一步得到提高,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军阀政权,才能救国救民。
于是,吕振羽在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迈上了解放民众的革命道路。
后来,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吕振羽离开了革命队伍。
蒋介石
1936年,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组织指示吕振羽回湘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9月,吕振羽回到湖南长沙。
当时,日本侵略者经过长期周密的策划,大举进攻我国,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我们能否打败日本侵略者,抗战前途如何?舆论界显得有些混乱,大家忧心忡忡,抗战之心并不坚定。
关键时刻,吕振羽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为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抗日救亡,做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以及思想动员。
满怀爱国热情的吕振羽通过文章向全国人民发出呐喊:
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在全中国燃起其侵略战争的凶焰,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都已经临到存亡绝续之危局。我们当前的出路,不是解放便是灭亡!
只有4万万5千万中华民族儿女团结在一起,坚决抗战到底,才能争取民族的生存与解放!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我国军民的士气。
台儿庄保卫战
而敌人经过九个月的战争,导致国内经济困难,民众生活恶化,出现了“反战厌战的情绪”以及人民大众“反内阁洪潮”。
日本方面为了摆脱在中国战场上的军事困境,以及国内的政治危机,一边指使汉奸秘密在武汉活动,利用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某些落后环节挑拨离间、暗中诱降。
另一边发动全国之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更加残酷的军事进攻,企图速战速决。
为了粉碎敌人的恶毒企图,吕振羽多次发文号召大家要团结御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吕振羽说:
“每个忠诚为国的炎黄子孙,都应该时刻将亡国的利害超越其他一切利害。要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成见,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到抗日上来……”
1938年,英国首相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意大利的侵略扩张,欧洲法西斯非常嚣张。
汉奸以及中国的托派趁机散布抗战失败论,鼓吹对日投降妥协。
吕振羽
对此,吕振羽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有力反击了那些反动言论。
同时,为了激发全国同胞的抗战热情,坚定抗战到底以及必胜的信念,吕振羽以《伟大的斗争!伟大的进步》为题,发表了文章。
文章中,吕振羽对中国一年来抗战的进步与经验,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他说:“我们的军事力量在一步步的强大,我们的国际地位,随着抗战在一天天提高,中国是任何外来暴力所不能征服的!”
吕振羽曾在文章中呐喊:
我们已经被侵略者蹂躏、羞辱了几十年、数千天,再也不能忍受了!我们要粉碎敌人的阴谋,用我们民族的血,洗掉历史上的一切耻辱与污点……
与此同时,吕振羽还在家乡湖南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
期间, 吕振羽不仅努力培养中高级抗日军政人才,还不忘宣传、教育以及武装民众,保护民众的利益。
中国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吕振羽非常重视农村的宣传。他们经常组织戏剧团、歌咏团以及访问团等,深入到周边县乡村访问演出,宣传抗日。
塘田战时讲学院全景
吕振羽以身作则,经常与师生一起深入到群众中去。一年冬天的夜里,吕振羽到院后夜校识字班去视察时,发现一名12岁的孩子穿着单薄的衣裤,光着红肿的双脚在读书。
吕振羽马上拿来一双布鞋给孩子穿上。
另外,学院的师生坚持不要群众一针一线原则。到乡下演出时,乡亲们将自己种的甘蔗、花生等特产送给他们,他们硬是不要。
因此,当地的百姓将这所院校的师生看作他们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孩子直接称呼师生为“叔叔”“姑姑”“哥哥”“姐姐”。
由于这所学院办得非常好,国民党不禁大呼其为“南方抗大”。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准备武力解散这所学校,并且扬言:‘如有抗拒,格杀勿论!’
周围民众听到这个消息过后,立即放下手里的农活,含泪帮助师生转移文件、书刊。
相识、相知
1939年的秋天,周恩来致电中共湖南省委转达吕振羽,要求他迅速到重庆开展工作。
周恩来
接到指示后。吕振羽马上与夫人一起离开武冈,越过国民党重重关卡,来到重庆。
看到吕振羽,周恩来高兴的说:
“你来的正好!现在重庆的理论展现斗争很紧张,调你来重庆就是参加斗争!”
此后,吕振羽用他那支笔杆子,为反击日本人与蒋介石立下大功。
刚到重庆时,吕振羽就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御用文人邱泽修二,通过文章捏造侵略中国的“日本皇军武力”,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打破“中国社会的‘亚细亚’停滞的主要动力”。
吕振羽著作《简明中国通史》
秋泽企图为日本侵略中国大造舆论,为国民党顽固派卖国投降张目。
随着一些汉奸与托派文人随声附和,一些不明真相的研究学者也误认为这些说辞新颖,常常加以引用。
为此,吕振羽接连写出《中国社会史诸问题》等文章,对秋泽的谬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批判。
还有一次,周恩来对吕振羽说:
“蒋介石搞尊孔读经,毒害青年,你可以写一本中国历史,从正面教育中国青年,和蒋介石作斗争。”
吕振羽接受这项任务后,在江明等人的协助下,于1941年写出了《简明中国通史》前八章。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早的一部中国通史。
以上这些著作,都是吕振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叫苦叫累,更不愿意向组织伸手。
在寒冷的冬天,吕振羽等人的衣服与被子都非常单薄。董必武的一个亲戚发现后,将他们的情况反映给了董必武。
董必武“批评”了吕振羽。但是,吕振羽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不向组织伸手的原则。有了困难,他一如既往地熬着,不愿给组织“添麻烦”。
董必武
当时,吕振羽等人经常吃红薯充饥。吕振羽喜欢抽烟,但因为没钱,买不起烟,只能经常叼着一个烟斗解馋。
有一次,他写文章实在是太累了,身边的烟叶也抽光了,便试着用商量的口气问江明:“买包烟抽抽吧?怎么样?”
江明二话不说,马上拿出家里仅有的三毛钱,给吕振羽买了一包“老刀”牌烟。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保护在重庆的文化战士不被国民党杀害,中共南方局与周恩来决定将吕振羽等人转移到安全地区。
于是,这一年的3月,吕振羽夫妇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离开重庆,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
在这里,他认识了黄克诚。
吕振羽来到新四军军部、华中局所在地盐阜区后,分别被华中局安排在文委、调查研究室工作。
期间,刘少奇让吕振羽到华中局党校任教,讲授《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史问题十讲》等课程。并且担任学员课外学习指导。
这里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师、团、旅干部,以及相当级别的地方党政干部。他们都是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的老战士,吕振羽对他们非常尊重。刘少奇等人都非常认可吕振羽的工作能力。
吕振羽与夫人江明
作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也曾多次邀请吕振羽到师部向他们师部,以及盐阜的党政干部作理论学习报告。
期间,黄克诚朴实的作风、真诚的为人,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关心,给吕振羽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黄克诚也非常赏识吕振羽。
不过,吕振羽与黄克诚这次接触时间并不长。
1942年,吕振羽跟随刘少奇赶赴延安。一直到1945年,吕振羽才与黄克诚再次见面。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吕振羽夫妇从延安来到热河冀热辽分局以后去东北,黄克诚则率领新四军三师挺进东北,负责军区的后勤工作。
冰天雪地中,吕振羽看到黄克诚穿着和战士们一样的衣服,为军队的后勤保障日夜奔波,完全看不出他是党的高级指挥员。
黄克诚这样的作风,可谓几十年如一日。
黄克诚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村,当了师长后,他依旧像个农民一样,早上起来,先到田野中拾粪。
黄克诚
拾完以后,黄克诚将粪倒进农民的粪坑中,让农民肥田。当年黄克诚住过的村庄,很多农民都认得黄克诚背的粪兜子。
有一次春耕时节,一户农民没有牛耕地,急的团团转。黄克诚知道后,马上叫警卫员将自己的枣红马牵过来给农民耕地。
警卫员担心战马被累坏,黄克诚却说:“农时节令误不得!马可以以后再复膘!”
黄克诚的心,始终与军民在一起,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位居高位,就将自己与军民割裂开来,这让吕振羽非常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吕振羽与黄克诚依旧相互记挂着对方。
1959年的一天黄昏,吕振羽到北海公园去散步,偶遇了黄克诚。两人握手长谈后,互道珍重告别。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1977年底,黄克诚出任中央军委顾问,次年,黄克诚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
一天,在长沙市委工作过的戴巍前来看望黄克诚。听着戴巍满口的邵阳口音,黄克诚忍不住问:
“吕振羽在哪里?现在还好吧?”
建国后的黄克诚
离开黄克诚那里后,戴巍后来又去看望了吕振羽。他对吕振羽说:“黄老非常关心你……”
对此,吕振羽非常感动。1979年2月6日,吕振羽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京西宾馆看望老友黄克诚。
当时,黄克诚的双眼已经近乎失明,眼睛上戴着一副墨镜。听到吕振羽夫妇来了,黄克诚热情的拉着吕振羽的手亲切交谈。
当时,吕振羽正身处逆境。黄克诚对他的关心,让他的精神上获得很大慰藉。
后来,在黄克诚等人的关怀下,吕振羽被安排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顾问,他的著作也相继得到出版发行。
1980年,吕振羽再次带着妻子与孩子一起去南池子看望黄克诚。
当时,黄克诚依旧像过去一样,穿着旧军装,非常朴素。期间,黄克诚一再叮嘱吕振羽,一定要注意身体……
但是,不幸还是降临到了吕振羽的身上。
这一年的7月17日,吕振羽因为突发心脏病不幸病逝。
黄克诚(前排右三)在秘书的搀扶下参加吕振羽追悼会
黄克诚得知后,马上派出两名秘书到吕振羽的家里看望,并询问追悼会的安排情况。
吕振羽的妻子非常感激黄克诚对他们一家的关心。考虑到黄克诚身体不好,吕振羽的妻子提出让黄克诚保重身体,追悼会就不要来参加了。
但是,黄克诚坚决不同意,一定要来送老友一程。
最终,在秘书的搀扶下,黄克诚出席了吕振羽的追悼会。
追悼会结束后,黄克诚再次派秘书到吕振羽的家里,一再询问吕振羽妻子:“还有什么困难?”
1985年的秋天,黄克诚的身体情况恶化,第17次住进301医院。
1986年10月以后,黄克诚的病情突然加重,很快便不省人事了。
但是,有一件事情,黄克诚一直很清醒:那就是他多次拒绝治疗,多次伸手去拔维持呼吸的气管套管。
黄克诚与家人合影
这样的情形,让身边的医务工作人员难受不已。他们流着热泪,不断劝阻黄克诚:“您不要这样……”
另外,昏迷期间,黄克诚的脑海里多次出现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已经去世6年的老友吕振羽。
有几次黄克诚醒来后,对身边的人说:“振羽怎么不来看我呢?”
吕振羽的妻子到医院看望黄克诚时,黄克诚妻子唐棣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她。
听罢,吕振羽的妻子泪流满面,顿时语塞,一时感慨万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