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量目标
冬小麦平均亩产400~450kg,测土配方施肥比例达到100%,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
群体动态指标。南疆亩基本苗30~35万,最高总茎数70~90万。北疆:亩基本苗25~28万,最高总茎数90~110万。
产量结构指标。南疆亩成穗数42~45万,穗粒数30~32粒,千粒重42g以上。北疆:亩成穗数40~45万,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0g以上。
二、技术路线
推广优质新品种、精量播种、深耕深松、测墒补墒、测土配方减量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品质分析与监控等八项关键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种子、水的使用,提高水、肥、药利用效率,努力实现控水、控肥、控药“三控”目标,打造小麦绿色高产,实现提质增效。
三、技术方案
(一)优选品种。结合各地小麦的生态类型,合理选择冬性、半冬性的产量表现好,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所选种子的纯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北疆推荐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新冬18号、新冬17号、新冬41号、新冬33号等。南疆推荐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22号。
(二)科学管理。
1.抓好技术措施落实。
一是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结构,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坚持“氮磷配合,补施钾肥;施足底肥,合理基追比例”。要改变冬小麦底肥施入量大的现象,调整施肥结构和施肥量,小麦目标亩产350公斤左右时,每亩纯氮用量控制在12-15公斤,而苗期占1/3,磷酸二胺20公斤/亩。因此,小麦播种时,尿素的用量不应超过10公斤,磷肥根据各地的目标产量需肥量,80%可作为底肥施入。新疆是富钾地区,后期可施入5公斤/亩硫酸钾。商品有机肥50公斤/亩,可一次性施入,有条件的地方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小麦中后期可叶面喷施硫酸锌200-300克/亩。视苗情适量施肥。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叶面肥提苗。对旺长的麦苗,要推迟浇水。对高产麦田,可选用有机水溶肥料拌种。
二是精细整地。小麦适宜在土壤肥力较高和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要做到早收秋、早腾茬。整地的标准是“深、齐、碎、平、肥”,即地块整齐,土地平整,颗粒要碎,犁地要深,底肥要足。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至少三年深松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常规耕深要达到20厘米以上。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耙地。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增强麦苗的抗旱能力,使麦苗整齐健壮。南疆大水漫灌地块,要科学起垄作畦,每隔50-80米作横垄,利于灌溉。
三是土壤处理。鼓励合理轮作倒茬,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区应实行与油菜、打瓜、玉米等作物5年以上轮作。在杂草或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四是做好种子处理。播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天,提高种子活力及发芽势。采取种子包衣法和药剂拌种法防范各类土传病害。种子包衣方面,每100公斤小麦种子,选用卫福200F种衣剂250克或6%戊唑醇湿拌剂50克或24%戊•福种衣剂40克,加60%吡虫啉种衣剂50毫升或35%丁硫克百威干拌种剂1000克,或迈舒平200克 ,对水500-1000克,拌匀包衣后12小时播种。重大病害发生区,每100公斤小麦种子,应选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0毫升加杀虫剂进行包衣。播前拌种方面。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12.5%硅噻菌胺200毫升,加60%吡虫啉种衣剂50毫升,对水5公斤拌匀后堆闷8-12小时,晾干后播种(拌种应避光操作,严禁日晒);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乳油)200克加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干拌后播种。
五是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做好机具作业前的检修、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农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加强机具调配,组织协调好农机具、零配件、柴油等供应及售后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跨村、跨乡,甚至跨县跨区作业力度,确保机具及时到位。要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机具的投入率和使用效率,推进标准化作业。
2.抓好播种工作(南疆适宜播期为9月底~10月10旬、北疆适宜播期为9月15日~10月5日)。抓好适期播种是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小麦抗逆性重要措施。
一是做到适墒播种。在前茬作物收获前浇水或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开沟浇水造墒,力求做到播前灌足底墒水,减少播种后浇蒙头水的面积。水浇条件好的可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节省用水。
二是做到适期适量播种。北疆冬麦播种在10月10日前结束,伊犁可推迟到10月15日前结束。南疆应在10月15日前结束。一般要求越冬时主茎叶片长到6叶1心至7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条,群体60~70万每亩。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的基本苗在25~30万;中间型品种新冬18号、新冬20号等品种的亩基本苗20万。晚播增加基本苗,苗穗比0.8:1。南疆果麦间作田,小麦缩行保密。枣麦、核麦(核桃树5年左右)间作田小麦基本苗与单种一致;核麦(核桃树7年左右)间作田小麦基本苗比单种适当减少。播种深度3~5cm,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播后镇压。
播种量18~20公斤/亩。
每亩播量(kg)= 每亩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g)/ 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6
三是做到规范播种。采用机械条播。北疆及南疆全田播种麦田:等行距播种,行距15厘米;宽窄行播种,宽行20厘米,窄行10厘米。南疆留行套播麦田: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11-12厘米。在土地坡降比较大的地区,播种采用四沟六行或六沟四行沟植沟播方式。
3.抓好冬前管理(南疆10月初~11月下旬、北疆9月下旬~11月初)。抓好冬小麦冬前管理,是力争全苗,培育壮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的关键措施。
一是要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疏苗,确保苗全、苗匀。断垄严重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缺苗的待小麦分蘖后进行移稠补稀。
二是要及时冬灌。依据土壤墒情、苗势强弱,以“夜冻日消,浇水正好”时进行。亩灌量60~80m3,提高小麦抗逆能力盐碱地要加大灌水量,达到压碱排碱目的。南疆一般11月中下旬冬灌,北疆昌吉州等地一般10月底灌。灌水后适时中耕松土,既避免土壤板结,又有利于保墒。
三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越冬前施药:小麦全苗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1500倍,沿地边喷施7-10米的保护带,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破坏传毒虫媒的活动场所和栖息地。或未进行药剂拌种的情况下,进行全田喷雾。对小麦雪腐雪霉重发区,一般在10月25日-11月5日(下雪前10天左右),每亩用25%多菌灵150-200克加水20公斤喷洒。
四是要及时化除。南疆麦区冬前可用适宜的药剂防除恶性杂草播娘蒿等。
(来源:新疆农业信息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