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槟榔又一次成为舆论热点。
9月10日,36岁的湖南歌手傅松因口腔癌不幸去世,他留下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流传。视频中,傅松溃烂变形的面部触目惊心,他忠告众人:「永远不要吃槟榔,我的口腔癌就是因为吃槟榔导致的,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一定要远离槟榔,珍惜生命。」
没多久,浙江义乌、四川成都、四川南充等地开展了对槟榔及槟榔制品的专项整治,要求「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网民的呼声愈发高涨,要求禁售槟榔。
这不是槟榔第一次陷入「被禁风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槟榔产业化以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爆发一次关于「槟榔身份」的质疑,是食品,还是成瘾性消费品、致癌物?禁与不禁,拉扯了几十年,这背后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经济原因,商家、地方政府与医学界、大众健康几方势力在掰手腕。
而今年这阵舆论风波过后,槟榔产业将何去何从?
01
北方人或许对槟榔不太熟悉。但提到「槟榔西施」,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槟榔是一种热带作物,多生长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国,槟榔多种植于海南和台湾,因而台湾盛产沿街售卖槟榔的「槟榔西施」。而槟榔的深加工多集中于湖南,尤其是湖南湘潭诞生了不少槟榔品牌。
槟榔在清朝时其实在北方还挺常见,北京、西安等地都有卖槟榔的。当时嚼槟榔多流行于上层社会,有钱人饭后将槟榔、豆蔻、砂仁混合在一起嚼,类似口香糖的作用,清新口气。不过,当时最盛行嚼槟榔的还是闽粤两省,台湾的槟榔源源不断地运往福建,而海南的槟榔大多运去了广东。据说当时海口的船一到广州,满城的人都会去买槟榔。广州稍微上档次的饭馆,在饭后都会送一颗槟榔。
后来,嚼槟榔渐渐流行开来,并下沉到老百姓。槟榔果吃起来会有一种「杀喉咙」的感觉,第一次吃的人,可能还会感到眩晕。如香烟一般,槟榔也有提神功效,因而大受民众欢迎,尤其是码头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在槟榔的下沉扩张潮中,离广东近的湖南颇受影响,尤其有「中国内地商埠之巨」之称的湘潭受影响最大,槟榔渐渐地融入湘潭人的生活。这也是后来湘潭成为不少槟榔品牌诞生地的原因。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导致的内河贸易受阻等种种原因,槟榔渐渐地退出了北方人的生活与认知,槟榔的流行区,局限于广东、海南、湖南、台湾等南部省份。
槟榔的流行有三个原因:一是槟榔提神醒脑,如大货车司机、夜班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普遍嚼食槟榔。上世纪九十年代,槟榔在台湾风行,其原因之一便是台湾当时经济迅速发展,运输业发达,货车司机群体普遍嚼食槟榔。二是槟榔早期的售价并不高,到2000年时,也不过两三元一包,比香烟要便宜。三是成瘾性,槟榔与尼古丁、酒精、咖啡因同为世界四大成瘾性物质。
台湾影视作品中,如讲述「槟榔妹」故事的台湾电影《槟榔西施》,以及讲述建筑工人生活的高分台剧《做工的人》等,常能见到槟榔。在《做工的人》中,扮演工人的演员为了让戏更逼真,开始学习嚼槟榔,最高纪录一场戏嚼了60颗槟榔,嘴巴形成了过度嚼食槟榔后的自然弧度。去年内地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中,张艺兴饰演一名刑警,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他提出嚼槟榔。作为长沙人,张艺兴对槟榔很熟悉,他觉得刑警工作辛苦,可以通过嚼槟榔来提神。
近百年间,槟榔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平民化,融入底层生活,获得了「大众食品」的身份,像街头零食一样快速扩散,成为一种「饮食现象」,也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符号。
尤其在湘潭,槟榔甚至已融入了民俗。湘潭人走在街头与熟人碰见,必要敬上一颗槟榔;有人来家中做客,主人家必敬上槟榔、茶、烟;民间办红喜事,新娘会给来客敬上槟榔。《湘潭槟榔文化的人类学考察》一文的作者曾在湘潭做过田野调查,咨询过一些土生土长的湘潭人,问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槟榔,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从细伢子(小时候)就开始了。」
到20世纪70年代时,槟榔售卖已遍布湘潭的角角落落,有小贩沿街叫卖的,有几平米见方的槟榔铺,槟榔的口味也多样化。到90年代时,湘潭已开始了槟榔现代工业化生产,一些槟榔品牌相继在湘潭诞生,并溢出至湖南其他地区,如益阳、长沙等。
02
当一种商品蔚然成风,其背后必然盘绕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作为槟榔的加工地,1995年时,湘潭市槟榔加工厂和经营店就已达2万余家,销售额近3亿元。湘潭市政府明确提出槟榔为食品工业一大支柱产业,与湘莲、酱油和啤酒并列。此后,湘潭槟榔产业以每年15%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到2017年时,总产值已突破150亿元,规模以上的槟榔加工企业达30余家,年产量超20万吨。
2018年,湘潭政府出台了槟榔产业扶持《意见》,要确保槟榔产业销售收入3年实现300亿元的目标。2018年,湖南槟榔企业、口味王集团总裁陈义在视频节目中表示了对槟榔产业未来的看好,他认为槟榔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超30%,未来行业至少将达到千亿元级的市场容量。
2019年,新华社援引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6000多万槟榔消费人口中,超2000万在湖南,湖南嚼槟榔人口比例高达38.42%。而当时湘潭一家品牌槟榔销售门店的日均销售额可达5千至1万元。到2021年,湖南槟榔产业总产值已超400亿元。作为湖南槟榔企业龙头,口味王集团2021年营收达42.35亿元,年采购槟榔原果超海南总产量的60%。
如今,我国1.4万家槟榔相关企业中,有一半集中分布于湖南,湖南市场已形成了以胖哥、七妹、皇爷、口味王等7家槟榔企业为代表的槟榔企业集群。
湖南槟榔在2000年以后的迅猛发展,除了地方力量的扶持,还得益于另一个推手——广告营销。
1997年,皇爷槟榔在湖南经视投放了槟榔行业的第一支电视广告,广告语是「嚼皇爷槟榔,登大雅之堂」。当时的湖南经视,在湖南的地位与影响力不亚于湖南卫视,广告播出后,槟榔的大众传播上了一个量级。2003年,皇爷请来唐国强做品牌代言人,还给他专门设计了广告词「除朕之外,谁敢称皇」。这是槟榔行业第一次邀请明星代言。后来,皇爷槟榔还请了王宝强做代言人。
2004年,草根选秀鼻祖综艺《超级女声》横空出世,汪涵任主持人,在节目中,口播了友文槟榔的广告语「你的味道,我知道」,友文槟榔凭借节目影响力,销量大增,槟榔也通过《超级女声》辐射至更多年轻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南槟榔的宣传营销都与湖南媒体高度绑定。2016年和2017年,口味王槟榔连续两年冠名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而从小在湘潭长大的汪涵,成了槟榔「宣传大使」。网络综艺盛行后,槟榔企业的投放触角也伸向了网综,《明星大侦探》《这!就是街舞》《吐槽大会》等热门网综中都能看到槟榔品牌的身影。
如果将槟榔在现代的大众化浪潮分为两个阶段,那么第一阶段可形容为食用习惯在民间的自我延伸,而在2000年以后的第二阶段,搭载上大众媒体后,槟榔的大众化更像是加入了催化剂,极快地辐射至更广阔的人群。
这段时期,槟榔也完成了自我升级,推出了一些高端产品,如口味王在2014年推出中高端品牌「和成天下」,三年卖出了2亿包。2020年,「和成天下」的新品定价达100元。槟榔的身份在经历了上层专用、平民化两次转化之后,如今又走回了高端路线,成为第二增长点。槟榔形象的重塑,为其冲出地域限制提供了便利,毕竟,每个槟榔企业都有着外扩的梦想。2022年,据《2021-2026年槟榔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我国槟榔消费者已超1亿。
而作为槟榔的种植地海南,也在槟榔这一波大众化浪潮中吃到了红利。
海南有三棵树:槟榔树、橡胶树、椰子树,这是海南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槟榔树与橡胶树,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20世纪60年代,为扶持橡胶这类经济作物,海南曾出现过一波砍槟榔树种橡胶树的浪潮。但海南橡胶的出口,远不如马来西亚和印尼,橡胶种六七年才能割胶,橡胶市场低迷,胶价上不去,农民亏了不少钱。而槟榔的需求却异常旺盛,到80年代时,很多湘潭人到海南直接向槟榔种植户收果,后期还承包槟榔林。
于是,海南又开始砍掉橡胶树种槟榔树。槟榔树5年可挂果,栽培技术简单,平时只需要除下草,放一点肥料,农民乐于种植。2006年,甚至还出现了农民将槟榔苗种进山里,和天然林争地的现象。在《海南日报》的报道中,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当地农民将槟榔种到了海拔700多米的地方。
2007年,槟榔在海南的种植面积达79万亩,槟榔果价也一路狂飙,从2004年的每斤七八元涨至二十三四元,最高价达35元一斤。海南因此出现了许多槟榔乡、槟榔村,不少人靠着槟榔发了财,掀起了槟榔种植热潮。
目前,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达441万亩,全国95%的槟榔都由海南产出。2021年,海南槟榔全产业链产值为560亿至580亿元。在《海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槟榔被明确为十二大布局产业之一。
03
槟榔产业经历过几次发展危机。
第一次是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以此为始,关于槟榔身份疑问的辩论从未停歇。2012年,IARC又将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列入一类致癌物。但这都并未在大众中形成影响,因而对槟榔产业的冲击较小。
第二次是2013年,一篇名为《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紧接着,央视做了一期关于槟榔的节目,口腔医学教授凌天牖向大众普及了嚼食槟榔的危害:长期嚼食槟榔,会导致牙齿磨损、牙龈萎缩、口腔溃疡等口腔问题,而槟榔中含有具有毒性的槟榔碱,会增加口腔病变的可能性,严重者,会患上口腔癌。
央级媒体的放大效应,终于引起了巨大反响。而许多北方人,正是在2013年由这一负面新闻认识了槟榔。这一次的媒体传播效应是具象而广泛的,《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之外,《法制周报》关于湖南消费者起诉槟榔企业的案例也传播开来。
「舌头被切了一大块,割了近三分之一。」
「脸部从脸颊右侧口腔处动刀至颈部,右侧口腔内壁全部被割除,右侧牙床及上下六颗牙齿全部被拔除。」
「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都被切掉了,萎缩的脸皮陷成了拳头大小的深坑,左眼也因为神经被压迫彻底瞎了。」
诸多患上口腔癌的病例,都与长期嚼食槟榔相关,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了大众最生动残酷的健康教育。
这一次风波,引发了大规模的抵制潮,给了槟榔产业巨大冲击,湖南、海南两省经济损失超30亿元。
但缓过这一阵后,槟榔的销售依旧。2015年4月,口味王的广告投放甚至还在继续。
槟榔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充分产业化,在湖南、海南两地更是树大根深,利益盘根错节。中国第一位发现槟榔与口腔癌关联的学者翦新春,呼吁大家不要嚼槟榔,2021年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向记者确认了当年曾收到短信,对方威胁要花80万买他的人头。
对待槟榔,一个「禁」字很难解决。
摆在最前面的问题是就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槟榔在湘潭的发展之初,就是许多钢铁厂、纺织厂、电缆厂的下岗工人在街边摆槟榔摊摆起来的,很多著名槟榔企业的创始人过去都是下岗工人。槟榔生产作业相对简单、技术要求不高,为一些低学历、大龄及困难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台湾「槟榔西施」的诞生背景,也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台湾中职毕业生和在校生成为「槟榔西施」的主体。
2020年,湖南全省从事槟榔生产、销售的人员约200万人。而在海南,农民收入也与槟榔强挂钩。目前,海南从事槟榔采后加工、运输、销售等的人员有近10万人,约有230万农民种植槟榔,尤其在万宁,62万人口中约有30万人从事槟榔行业。
「禁」字之下,是打破这些人的饭碗。
2013年央视节目播出后,湖南全省有2至3万槟榔工人处于歇业状态,工人们甚至联合起来,要找央视要个说法。2个月后,央视2套跟进了这一话题,话锋一转,开始报道槟榔价格暴跌,海南农户损失惨重,减收30个亿;湖南槟榔企业订单骤减,被迫裁员。而关于槟榔是否致癌,也开始模糊化。
今年这波「下架潮」爆发后,海南槟榔的收购价每斤下跌了5元,一个种植规模为5000棵的种植户,今年大概要亏损近20万元。
一边涉及几百亿产业与几百万人饭碗,一边是公众健康,这样的拉扯,与2013年十分相似,从未改变。
04
2021年,这样一条新闻上了热搜:近期多名中国公民,包括台湾同胞,在乘坐不同航班入境土耳其时因携带槟榔被捕。根据土耳其法律,槟榔中所含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发文提醒: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
除土耳其外,完全禁制槟榔销售和进口的还有新加坡、阿联酋和加拿大等国,澳大利亚也将槟榔列入毒品管理。这些国家并不以槟榔为支柱产业,因而禁绝起来比较容易。
在槟榔依赖度较高的国家中,泰国对槟榔的政策是较严格的。20世纪20年代,泰国还是槟榔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但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禁烟运动中,泰国将槟榔列入了须逐步减少食用的「无烟香烟」。2012年,泰国加强了政策,完全禁止了槟榔的进口和销售。
中国台湾的槟榔产业也处于收缩阶段。1993年至2013年,台湾槟榔种植面积猛增,成为仅次于稻米的第二大经济作物。2014年,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以槟榔为生者有500万人,「槟榔西施」成为台湾旅游一大卖点。因为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台湾地区「选举」时,也不得不忌惮这些人手中的选票,对槟榔行业无法一禁了之。
台湾的槟榔政策是渐进的。1996年,台湾制定了「不辅导、不禁止、不鼓励」的三不政策,2008年,台湾开始砍伐槟榔树、引导产业转型,2017年槟榔产量由高峰时期的16万吨降至10万吨。2020年,台湾对槟榔的政策为:大力宣传槟榔的危害并提供社区戒除服务;提供补贴,将槟榔改种为其他作物;禁止槟榔产品宣传并设立槟榔特别税。
印度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则属于禁而难绝。印度作为槟榔最大消耗国,联邦政策难以统一,槟榔销售不受控制。而巴布亚新几内亚,向来有「沦陷在槟榔中的国家」「被槟榔毁掉的国家」之称,槟榔在其国内的地位不可撼动。这个国家,一半的人都在嚼食槟榔,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口腔癌发生率,槟榔也是该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超100万人的收入与槟榔挂钩。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市长和卫生部部长都曾试图全面禁售槟榔,但政策实施没多久,就因违背民意而下台。
国内各省市对于槟榔的政策,其实与国外有些相似。一些与槟榔产业弱相关的省市,对槟榔的管制趋严。如1994年,厦门就出台了槟榔禁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厦门市内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再比如这一次浙江义乌、四川成都等地,对槟榔的管制下手很快。但与槟榔产业强相关的湖南、海南,难免伤筋动骨。
国家对槟榔的管制,其实处在一个渐渐收紧的阶段。
2017年,槟榔果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列入一类致癌物。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向湖南、海南两省市场监管局下达了《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应再按食品对槟榔进行监管」。这意味着,槟榔失去了「食品」身份。同一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湖南与海南也在行业自省。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2021年和2022年,海南和湖南都发布了行业标准,提出了标示警示语「长期咀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的必要性。
只不过,这些政策与标准的向下执行与浸透效果如何,还得打个问号。未来,槟榔产业或许不会迎来整个产业的覆灭,但须被置于强监管之下,或将面临必要的收缩与转型。
参考资料:
[1]《多地下架后,千亿槟榔产业何去何从?专家:应尽快明确其定位和监管方式》, 红星资本局
[2]《嚼槟榔致癌患者:轮盘赌里的中枪人》,《三联生活周刊》,小红
[3]《绑定湖南卫视:百亿槟榔29年营销发家史》,娱乐资本论-营销娱子酱,侬列
[4]《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曹雨
[5]《成瘾性食品的社会生命史研究:以湘潭槟榔为中心的考察》,张恩迅
[6]《浅析国际槟榔文化及各国管理政策》,吴娇、孔丹宇、万迎朗
[7]《槟榔西施:台湾的特色职业》,王伟,文史博览
[8]《呼吁三十年,争议中的「槟榔斗士」》,汪畅,新京报
[9]《海南农民砍树改种植槟榔 大面积天然林被毁》,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10]《湘潭槟榔文化的人类学考察》,李浩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王十二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顾问|王淑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