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市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重点聚焦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新格局——
苏州迈入服务经济新时代
□苏报记者 张帅
“十三五”期间,苏州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进服务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呈现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但也应看到,我市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相对不足。
日前,《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宣布“苏州将全面迈入服务经济新时代”,将围绕“苏州制造”品牌打造及扩大内需战略落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重点突出数字赋能型服务、知识驱动型服务、消费导向型服务三大方向,加快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苏州建成全国重要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形成新兴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危与机:全市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0588.5亿元,首次迈上万亿台阶,位居全国第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5%,创历史新高。服务经济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51.2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54.3%。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张家港入选“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建设名单,获评省级“两业”融合企业、区域、集群37家,位居全省第一。苏州入选首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同时,我市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度需要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尚未形成先发竞争优势。品牌标准化步伐需要进一步提速,本土企业品牌培育有待增强。市场主体引育有待进一步强化,具有全国竞争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不多。
“前有标杆,侧有强兵,后有追兵。”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这样形容苏州服务业目前的处境。据分析,我国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服务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对苏州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助于加快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化、苏锡常都市圈、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等区域战略高起点推进,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十四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处于转方式、优结构、调空间、换动能的关键期,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苏州服务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服务业区域合作、协同创新、集群发展,融入全国全球服务经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目标任务: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4000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高端化、专业化程度还不够;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但高品质、多样化的供给相对不足。这是我市服务业在“十三五”期间存在的两大短板。
“十四五”时期,如何保持成效补短板?苏州市发改委在翔实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今后全市服务业发展“划重点”。一是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九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一步增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竞争优势。二是顺应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现代商贸、现代旅游、健康服务、培训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4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8%左右;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4%左右,省、市服务业领域领军企业数量达80家;累计评选苏州市总部企业300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左右。
为达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我市将按照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瞄准国内国际最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数字引领、双向开放、融合发展、主体引育、集群发展等关键举措,打造全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开放创新先行区。其中,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是一项重要任务,全市围绕数字金融、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区块链、智能驾驶、新型消费等特色新兴服务业态,集聚产业生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市域一体化:“一环两轴四带”勾画空间形态
如何优化我市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推进市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使出的一记大招是“一环两轴四带”总体空间布局。
“十四五”时期,我市落实主体功能区发展理念,统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聚焦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板块廊道特色发展,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一环两轴四带”的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
“一环”是突出中心城区“环”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沿着内环、中环优化布局科技创新走廊、特色服务业载体、新型消费业态、文化创意园区等产业资源,持续提升“环”对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加快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功能。
“两轴”是沿沪宁发展轴、沿通苏嘉发展轴。沿沪宁发展轴是联动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姑苏区、昆山市和太仓市等板块,打造以创新为引领,“两业融合”为特色的东西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轴。沿通苏嘉发展轴是联动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张家港市和常熟市,打造以错位竞争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特色的南北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轴。
“四带”分别是以商务和总部为特色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以物流和贸易为特色的沿长江发展带,以科创和生态为特色的沿太湖及吴淞江发展带,以文化和旅游为特色的沿大运河发展带。
与“一环两轴四带”相呼应的是,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这4个县级市结合各自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统筹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北向拓展带和苏州中心城区的关系,围绕重点产业方向,深入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注重发挥服务业在城市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地位作用,强化4个县级市的服务经济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