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在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的答复。这个答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到底要不要学英语”“英语在教学中的课时占比究竟是高还是低”以及“中考、高考应不应该将英语作为主要科目”的大讨论。
从网络舆情来看,主要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学不可,其理由是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特别是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多数都是科技强国。不仅世界上顶尖的科学文献期刊都是用英文出版的,而且绝大多数产品说明书也都是使用英文。学好英语既能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能更好地使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那些毕业后不出国留学,不从事科研和对外贸易、外交工作的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对他们没有任何作用。与其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不如减少英语在教学中的课时比重,降低考试分值,或者直接把英语课程删除,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负担,还可以突出汉语的主导地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很显然,“英语优越论”和“英语无用论”都过于偏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不假,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大多数科技发达也是事实,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中国学生人人都要学英语的理由。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在中国能熟练掌握英语会话和写作的人,仍然属于社会精英群体。要么是从事科研的,要么是学霸准备留学的,要么是搞对外商贸的和国家外交公职人员。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精英,除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外,当然也包括他们的语言天赋。
大家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有个前清遗老教授辜鸿铭,传说其包括中文在内,精通英、法、德、意、俄等9国语言,被时人称为语言奇才。中国那么多教授,有几人在语言上能有这样的造诣呢?不是那些教授们不想多掌握几门外语,而实在是难以掌握。即便是下了功夫,花了时间,也是收效甚微,这种情形与现在参加英语考试的那些学生们极其相似。试想,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用相同的英语教材,接受同一个英语老师的教学辅导,但考试成绩却参差不齐。有的对英语能说、能写、能读,有的却除了能背几个单词外,既不能说,也不能写,更不能读。客观地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虽然与学生是否努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天赋各异,有的学生语言天赋的确要强一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语文、数学、化学等课程,不一定就都比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差。
引发这场讨论的起因,是有人大代表向教育部建议降低英语在教学课时中的比重,“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并非反对学英语和建议取消英语考试。而教育部的答复,既没有对建议给予否定,也没有给予承诺,只是很原则的引用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各科目课时比例规定,其中外语只占6%-8%,明显低于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的占比。
现在,网络上许多人将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教育部的答复,已经简化为“中国学生应不应该学英语、考英语”了。事实上,中国学生该不该学英语、考英语,这是一个伪命题。英语肯定应该学,应该考,问题在于怎么学?怎么考?如果总是采用一种学习形式,一个考试标准,不考虑城乡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会得罪很多语言天赋不足的学生和家长,遭到他们的反对。英语虽然是通向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却不是唯一的钥匙,更不能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去掌握这把钥匙。最好的办法是建立起多元化的,尊重学生发展方向的弹性英语学习考试机制。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