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骑马照
八十八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依然骑着骏马出行,引发世人一片感叹。
这倒修正了我一向以来的一个错误想法。《资治通鉴》中写道:
神功元年,武则天“游苑中,吉顼执辔,太后问以外事。
按这里的描写,当时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的女皇帝武则天曾经骑马在内苑漫游散心,由重臣吉顼亲自为她拉着马辔头,于是皇帝便一边闲逛一边向随行的吉顼询问最近的民情。
本来我一直觉得这一则事迹完全不可信,年过七旬的女性,还能骑马?可是,伊丽莎白二世以实际行动宣告了我的怀疑并不成立,这位陛下快九十岁了,仍然稳乘御骑闲庭信步呢。
因为唐代贵妇习惯骑马出行,所以我们今人往往喜欢赞誉这个时代风气开放,性情豪爽。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
唐代女子骑马图
在那个时代,越是地位高的贵妇,越不能让凡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外出除了要披戴罩离、锥帽之外,甚至由“行障“围绕起来。
武则天上尊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之后,临朝听政,接见大臣,则是在座前垂一道纱帘,隔着帘子与男性臣下议政。
最近,很多人对于历史上“武则天究竟长什么样子“很感兴趣,各种考据,各种推测。
其实,你真的未免想多了,就算有机会生在那个时代,哪怕像狄仁杰、吉顼那样贵为宰相级别的重臣,也没有什么机会看到女皇帝的面容。
唐代上朝场景
那么,你想,如果你不仅能不偏不倚穿越回那个时代,还恰好变身为唐高宗,夫妻相处,总有大把机会看自己太太的样子吧?
可是呢,古时女子崇尚化浓妆,最重要的是,唐代女性人人都在脸面上贴或者描画“花钿“。
花钿也叫花子,常常是金箔、绢罗或者鱼鳞等剪成的小花,上面还描有彩色花纹,贴在额头、眉间、眉梢、鬓边、双颊等部位。
尤其惊人的是,约定俗成,大家必定在嘴角两边贴一对圆形或花形的假酒窝“靥钿“,这对假酒窝可能是黑的,可能是红的,可能是金色的,还特别流行绿色的”翠钿“!
唐代女子的花钿与靥钿
一对带着绿色酒窝的女子向你微笑,你能适应吗?有胆量细看吗?
贴钿之外,唐代女子还很有创作精神地自己动手用笔在脸上描画,往往在额头画出花朵,双颊两侧则是类似流云、飞霞、翔凤的曲纹,半抽象半具象,特别考验画与看双方的想象力。
所以,一张妆容完整的唐代女性脸庞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花钿占据,而且这些金色或红翠的小花缤纷灿烂,只怕比五官本身还抢眼。
唐代男人对于心爱女性的印象,大概主要来自这些绚丽多变的纹饰吧。
我很怀疑,一位女子一旦改变脸上花钿的风格,比如由主打绿色改为多用红紫,本来喜贴小花却忽然一脸云气,她的意中人就会认错人或者猛然不再认识她,这种情况当时想来并不少见。
至于小叔、甥侄们,大概一生也弄不清自己家中嫂子、姨婶们的具体长相,换一脸花钿,就被家里男性亲戚搞错身份的事情也该时有发生。
花钿图案种类繁多
所以,虽然唐高宗与武则天算得上是朝夕相处,想必太太面庞上巧妙地装饰花纹也会对夫君产生极大影响,在他对太太地颜值感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那么,到了晚上,妆会残吧?就能显露几分真容吧?可是,古代贵族女性早就知道防止妆残颜败的局面。到了黄昏的时候,一定要重新上一次妆,称为“晚妆“或”暮妆“。
于是,她们从早到晚都是描画精致,鲜艳整齐,通过华贵端正的仪容,让尊贵的地位在直观上就具有说服力,看得旁人心服口服。
那么睡觉前,一定要卸妆喽。这时候武则天会是素颜一张,从李治到她周围的宫人,肯定能真切看清她具体长什么样子的。
然而,在那个时代,注重仪容的女性会在睡觉前上一层淡妆,甚至在眉间贴一枚花钿。仅仅贴一枚小花钿,相比白日里的满面缤纷,在当时人的观念里,已经是低调与朴素了。
更关键的是,女性临睡前需在面上、脖颈、前后胸、双臂甚至全身大量地擦粉。这种粉是以米粉为主料,加入养颜护肤的中草药与香料。
在传统的美容观念里,夜晚在身上擦粉,能够让皮肤在沉睡状态中充分地、从容地吸收粉内的营养,因此是最重要的养护皮肤方式。
任何一个自爱的贵族女子,睡前擦粉这道程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所以,唐宋文人们便经常在诗词中写到,与自己同寝的女人第二天早晨残妆半退,脸上的白粉沾到半颓的蝉鬓上。
更有甚者,欢爱时刻的汗水会混着女人身上的白粉,在枕头上、锦被上、凉席上晕出鲜明的粉痕,还散发着浓烈的香气。
这种现象完全成了当时上层社会男子性爱体验的一部分,以致他们当中的才子们屡屡以享受的心情,在文学作品中加以描咏,不是嫌弃,而是津津乐道地描咏。
若是普通人呢,睡到大天亮,估计淡妆也不剩什么了吧。偏偏宫廷中又是勤勉得很,皇帝天不亮就起身准备早朝。因此,即使亲如李治,几十年里也未必有几回能看到武则天的素颜。
实际上,武则天非常知道化妆的力量,也极其重视通过化妆以及精心打扮来塑造形象。
《资治通鉴》就记载:
太后春秋虽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
她深知,要君临天下,除了治理国家的业绩、挫败政治对手的才干,具有说服力的仪态也很重要。因此,即使上了岁数,也仍然十分注重化妆。
因为将个人形象打理得漂亮爽目,所以周围的臣下发自内心地认为她并不老。在他们心中,她始终都是女神级的存在,是圣佛转世。
武则天十四岁时因为“美容止”被召入宫,先天生成的底版自然是不错的。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她的真实面容其实没有太多亮相的机会。
陈红版《大明宫词》剧照
因此,是靠了精致用心的化妆,靠了妆容昼夜不凋,靠首饰、发型、衣裙来让自己的形象从进宫的一刻起就闪亮出众,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美丽又智慧的形象。
不仅如此,她还要靠罩离、锥帽,靠殿上长垂的纱帘,围护着她走上封禅台的锦障,营造出独特的魅力气场。
其中既盈荡着高贵美丽女性的性感气息,又闪烁着刻意制造的神话色彩。所以,武则天与今天某些人理解的男性化的女强人不同,她是刻意把女性气质转化成政治中的正面因素。
或者可以说,武则天的真实长相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就算你是她同时代的人,而是还是她身边的人,也基本没机会看到她素面无妆的时刻。
大概,只有每日贴身伺候她洗沐梳妆的女官、宫女,能够短暂窥见这位女政治家的本初面容。
除此之外,即使身为她丈夫的唐高宗,也永远只能看到一个精心修饰、无懈可击的形象。
唐代宫廷复原图
这倒很符合法国人的观念。
在法国人那里,没有丑的女人,只有没有魅力的女人。任何女人,哪怕真的天生五官不佳,只要发现自己的特点着意加工,扬长避短,就能富有魅力,变得性感,而性感和富有魅力的女人就是漂亮的女人。
这种经后天的才华自我制造的性感与漂亮,也不因青春逝去而衰减,相反,就像美酒一样,岁月只会让聪明女人的魅力愈发醇厚与精粹。
因此,别相信什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说法。
武则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印证了法国人的观点,天生的美貌也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生不懈的自我塑造,这塑造由内心到外表,由此形成个性化的,让人可以清晰感受与辨识的魅力气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