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饭饭妈
孩子出生之后,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教育思维、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去教育他们呢?
相信对于现在大部分的90后父母来说,自己也没有带娃的经历,常常是在实践中摸索,有些时候还会听从老人教育方式。
可是不管怎么说,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父母总是逃不掉,将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进行对比。
加上现在压力越来越大,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存在,自然而然会通过一种对比的态度,去看待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特征。
闺蜜家的孩子今年四岁多了,每次和她聊天,总能说到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才艺表演等。
当然,聊到这些话题并不是为了夸自己孩子,都是向我吐槽,表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孩子还是没有任何的成就,显得没出息没作用。
相比于周围其他孩子,她认为自家孩子非常愚蠢,样样都不行,吃喝第一名,可是在我看来,她家孩子做事非常认真、细心,还是有培养的潜力。
当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之时,不懂得如何去辩证的看待孩子身上的特征,可能对孩子仅仅只是一种比较负能量的评价。
长时间如此,就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一些教育专家对于父母的这种想法行为状况,也进行相应的研究,他们认为父母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他们的思维导致的。
而在这之中“固定思维”是罪魁祸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父母所存在的固定型思维对于孩子的影响,从而找出方法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01、什么是“固定型思维”?
所谓固定型思维,我们可以从“固定性”三个字来细细品味。它所指的意思就是在思维循环过程之中,人们总是以一种较为正常化、普遍化、大众化的态度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甚至认为这是正确的。
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却又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父母已经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足足生活几十余年,他们的社会经验慢慢的将艺术同化。
在评价问题之时,也只思考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忽视了孩子的感触,那么到底哪些行为暗示父母存在固定型思维呢?
1)总以周围人标准来评判自家孩子
你看丽丽这次考试又是全班第一,可是你呢?已经多少次了,每次数学语文都考不好,也不知道你啥时候能像丽丽那样省心,我真的快要被你气疯了。
就像上面所说的一些话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现阶段应该出现的状况。
可因为对于孩子本身的了解并不清晰,常常就只是去和周围孩子做比较,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家孩子身上其实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总用别人的长处来讽刺自家孩子的缺点,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2)总要求孩子像别人家孩子一样
你都这么大了,能不能懂事一点?梅梅每天回来都会帮妈妈做家务,可是你呢?回家之后就知道在这里画画,看你也没有画出个什么名堂,一天就不知道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让我开心一下吗?
在大部分家长的心目当中,总是认为学习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过错都能够忍受。
但是只要孩子学习差,那就说明孩子什么用处都没有,长大之后,还能成为一个没出息的孩子。
在这种固定型思维之下,父母总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专注于学习,可实际上学习并适合每个孩子。
他们如果有自己的兴趣点父母进行相应培育,可能效果更好。比如:一部分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父母如果陪孩子这方面的兴趣,那么所呈现的效果也会更明显。
02、父母的“固定型思维”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当父母常常处于固定型思维之下,不懂得变通时候,直接会影响到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模式,同时还会引起自家孩子对父母内心不满、仇恨等情绪。
除此之外,父母的固定型思维不可能因为孩子的拒绝而消失,只得等待父母随意发现。
如果父母不懂得分析自我、剖析自我,那么孩子就会长期处于这种固定思维影响之下出现这些问题。
①孩子以固定模式自我剖析,不自信
如果父母都是以一种固定模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
要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有些时候父母的逼迫在孩子看来就是一种压力,一种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可是并不是一任何父母都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够为他们选择恰如其分的方向。当孩子以固定模式自我剖析之时,他们常常会显得不自信,甚至陷入纠结情绪之中。
②孩子思维固化,不懂得灵活变通
现在网络上有比较流行的词语“直男直女”,其实他所说的意思主要是指在双方聊天时,有一部分人完全不懂得对方在说什么,从中展现出来没情商的状。
当然,从孩子思维固化的角度来看,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状态,可能和我们所理解的直男直女差不多。
因为仅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懂得通过共情的方式去看看别人的内心,又不懂得灵活变通。
那么孩子在之后和其他人相处之时,这种低情商的状态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欣赏和肯定。
③孩子判断影响因素多,不敢尝试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被固定型思维局限,那么他们在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直接会选择尝试。
一般都展现出来较为勇敢的状态,往前拼往前冲。可是在固定型思维情绪引导之下,孩子可能会去考虑自己的结果。
比如在爸爸妈妈的想法之中,自家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孩子之后可能就不太愿意去参加一些比较挑战性的测试,或者类似于比赛之类的考试环境,因为这种可变性因素过多,孩子担心自己失败。
03、父母想要孩子不断成长就要去除固定思维,巧用成长型思维
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固定型思维所引起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呢?育儿专家建议:巧用成长型思维不断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让他们变得更优秀。
1、树立正确价值观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
当我们以一种固定型思维引导孩子之时,常常只考虑到了事情的某一部分,却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了解。
实际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以及缺点,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如果父母全都以追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目标,那么到底谁会垫后呢?
虽然我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后一名,但是也不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去要求孩子为自己脸上添光。看清楚孩子身上所存在的优势,极力的培养,让它发展成为孩子的优点才最关键。
2、懂得“试误说”,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很多时候父母出现固定型思维,主要原因还在于不能接受孩子失败,但是大家都听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为什么不愿意去容忍孩子的错误呢?
“试误说”也是一些心理学专家研究出来的,他们认为尝试错误才能在之后,做事情的时候更加顺畅。
所以,父母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也应该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是他们成长的垫脚石,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失败之中不断的进步,不用一味的追求顶尖,一天一个样,一天一进步。
3、多元发展,促使思维开拓,不固化
孩子就是应该多学一点才艺。
孩子就是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现在是上学的年纪,不要一天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很多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让孩子难以忍受的话,甚至之后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所说的大部分话都主要倾向于一点,让孩子在比较之中成为优胜者。
可实际上孩子出生之后,他们所接触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新奇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可以接受更多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物。
所以为什么要以固定型思维去看待孩子的发展呢?多元多角度多思维促使孩子思维开拓,同时让自己能够正确的分析自己孩子的特征。
孩子不断的成长都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想要让孩子逐步的成长,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思维特征。
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性思维是父母的进步,也是孩子改变的关键。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但是任何事情都总是带有一点点不确定性。
与其要求孩子成为最顶尖的存在,还不如多元角度出发,促使孩子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如若我们用一种固定思维要求孩子,当孩子出现失败之时,他们脆弱的心理可能也会无法承受,甚至影响一辈子。
“一丹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也曾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想要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父母必须改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做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